張琳琳
(浙江省浦江巖頭鎮中心小學)
在數學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記錄當天數學課學習的發現、收獲、困惑。同學們對于這樣語數結合的形式,還挺感興趣。后來隨著學生到了高年級,我就讓他們自己開始創作數學故事。數學故事內容實質上是屬于理科性質的,必須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嚴謹和啟發性。數學故事也姓“文”,必須有濃郁的童話氛圍。在實踐中,我發現數學故事以它特有的形式,不拘一格的選材要求,靈活的表達方式,能給學生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數學平臺,能促進數學多元目標的實現。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一、數學故事寫什么
數學故事首先它的形式是一篇作文,數學故事的體裁和修辭手法等應是語文課工具性特征的體現,但怎么寫數學故事并不是數學課的任務,而寫什么才是數學故事的最重要的問題。首先要做的是讓學生在接受“數學作文”這個新名詞后,將之與一般作文分開,也就是學生交給數學老師的數學作文中,必須含有一般作文中沒有的數學性。可以將整理出來的典型的非數學作文和特征明確的數學童話作為范文分發給學生傳閱,使學生在比較、分析、討論中明確:數學作文的數學性來自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發現、理解、感受、疑問、創造等,而不是僅僅用數學名詞代替普通作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就是數學作文了。同理,如果一篇作文中的“數學”二字,用其他諸如“英語”“常識”等代替,不會讓讀者不解,也不是數學作文。所以,要想寫好數學作文,就要留心身邊的數學問題,運用各種方法去猜測、歸納、分析、整理,然后在數學作文中體現出來。
二、有關數學故事作文的嘗試性實踐
我開始系統地指導、要求學生寫數學故事作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切入口放在了“數學故事寫什么”這個問題上。首先我上了一節數學故事指導課——除數、被除數、商的故事,然后讓學生寫第一篇數學故事作文,結果交上來的幾乎都是用一個數學符號來作為主角的語文作文。當然,給數字、符號等以生命,讓它們自己來說明數學知識,是一個比較容易著手的方法,所以學生樂于采用。但有的同學只是將一節數學課的過程描述了一遍,就認為是數學作文了。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我再次進行了數學課外閱讀書目《故事中的數學》的指導,讓學生領略更多的數學故事寫法,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
接下來,我布置了第二篇數學故事作文,經過這么多數學故事的洗禮,學生對這個作業的積極性都很高,馬上有學生交上來,要我幫著修改。我匯總了學生的數學故事和數學作文,有幾個學生的作品寫得還蠻有童趣的。通過分析學生上交的文章,我發現了以下幾個特點:從內容上看,對某一數學知識的介紹,或某一數學技巧的應用介紹居多,如《淘氣的0》《了不起的小數點》《好玩的數學知識》等,還有數學實驗小論文,如《數黃豆》《一千克黃豆有多少顆》《我家到學校的路程是多少》《從我校到仙華山有多遠》。可見,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學生除了能寫出有數學性的數學故事作文,而且內容逐漸豐富、思維日益開闊。
到了寫第三篇故事作文時,多數學生對數學故事作文的界定已明確,那么怎樣讓學生覺得有材料,并想寫數學故事作文呢?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尋找可用素材,即把你學習了數學知識以后,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事情描述出來就是數學故事。
三、初步構建數學故事創作的模式和評價
在一學期的時間里,對數學作文這種作業形式的探索過程中,我逐步產生了以下認識:
1.關于數學故事的幾種主要類型
(1)講解介紹型。內容主要是對某一知識點的基礎性的知識說明、介紹。當然要寫好有一定難度。如李毓佩教授的“數學故事叢書”,包括《荒島歷險》《奇妙的數王國》《愛克斯探長》3種,它們分別以歷險小說、童話故事、偵探故事三種形式寫成,實質都是對數學知識的說明介紹。
(2)回顧展示型,即對某知識學習過程或某次數學實踐活動過程的回憶、整理。
(3)經驗介紹型,即對掌握、理解特定知識或解決某種題型的特殊方法的經驗總結,比如張景中院士的“院士數學講座專輯”,《數學家的眼光》。
(4)探索發現型。是對在學數學、用數學的過程中發現的數學問題的思考的闡述。包括兩種:一種是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是在生活中發現的。
2.寫數學故事作文的材料選擇上的經驗
寫數學故事作文最好不要有命題,不要給學生太多的限制,可以讓學生自己擬定題目,然后自己選擇材料,自己決定怎么寫,開始的時候,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長短不限、形式不論,放手讓學生自由選取素材,開放式表達,自主寫作。但有的學生對數學問題觀察得不是很仔細,對這些同學要在平時進行適時的引導,指引他們發現數學作文的題材,平時課內某一環節學生的發言或表現特別精彩、對某一問題的爭議特別大、創造性地解決了某一問題……諸如此類時,可以提一下:這可是數學作文的好題材。如《數黃豆的報告》等都是學生上完課后有感而發;還有數學課中的某個“花絮”、片段也可以嘗試用數學故事記錄;學校或班級中的哪些活動中蘊涵數學問題。
3.將學生的數學故事作文進行展示與交流來提高學生數學故事創作的積極性
展示和交流在激發學生寫作動力方面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可以將學生作品定期在校內展示和交流,數學作文如果能在中、高年段都實行,不妨在各年級間進行展示和交流,高年級可借鑒低年級的童心、童趣,低年級則可以學習高年級的思維縝密和標新立異。形式仍可通過墻報、板報、自編小報等形式。有條件的還可以由家長幫助在網上展示和交流,比如我們學校的校園網——巖頭中心小學校園網,還有教育局的官方平臺上有“學生的作品”欄目。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