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寶珠
( 福建省寧化縣第二實驗幼兒園)
摘 要:幼兒處于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要明確良好的用餐禮儀能夠帶給幼兒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質,打好營養基礎,培養起良好的用餐習慣對于他們一生的健康大有裨益。改進傳統幼兒園中用餐禮儀教育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并能不斷創新教學和實踐,結合時代發展的新特點提高幼兒的用餐興趣,真正發揮禮儀教育的功效。從實際的幼兒教育經驗分析,論證了新課程體系下幼兒用餐的禮儀教育,為廣大幼師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和培育工作提供思考和借鑒。
關鍵詞:營養常識;良性循環;禮貌;好奇心;交流合作
一、傳統幼兒園中用餐禮儀引導方面的問題
1.體系設置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學習和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使得學齡前的幼兒也開始在家長和老師們的壓力下,端起課本進行專業學習,所以早期課程教育是幼兒園中幼兒教育的重點,故幼兒園的用餐禮儀教育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在學校層面歷來得不到有效重視,常常伴隨著幼兒教師的個人安排,也無法形成科學有效的教育和引導體系,所以一個不完備的體系自然就無法真正調動起幼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幼兒的學習主動性,這在教育體系設置方面需要進行改革。
由于幼兒的身心發育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對事物的認知和掌握比較膚淺,所以幼兒的用餐禮儀教育需要專業的幼師進行指導才能有效完成。體系設置是和幼師密不可分的,幼兒教師的配備不盡合理,因為有些幼兒園的師資條件還達不到標準幼兒用餐課程開辦的水平,這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方面,不少幼兒園的老師是中專畢業甚至未畢業,由其他科目的老師甚至食堂阿姨兼職的情況屢見不鮮;另一方面,幼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夠,這尤其體現在非科班出身的幼師身上,無法系統性地講解用餐禮儀、食物營養等知識,對幼兒用餐程序缺乏科學認識,既無法對身心發育關鍵期的兒童及時開展生理衛生的講解和情感方面的疏導,也無法做到在幼兒發生食物傷害如食物中毒后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等。這些基本卻十分重要的能力缺失,都反映出體系設置存在問題。
2.用餐禮儀教育環節的問題
在具體用餐禮儀教育環節,傳統課堂在“量”和“質”兩方面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量”,從幼兒園用于用餐禮儀教育的時長和安排來看,排課長度和位置應當更加合理,很多用餐禮儀教育課程被排在了一天當中的最后一節,臨近幼兒用餐,表面上看起來與他們的進食處于同一個時段,效果會更好,但處于這個時段的幼兒在經歷一整天的玩鬧和學習后往往筋疲力盡,不愿意進行相關禮儀教育,也達不到教育的效果;此外,通過大量幼兒園教學實踐來看,用餐禮儀教育課程的頻率保持在一周三次左右,課時非常少。
3.好奇心引導的問題
幼兒由于年齡特征,對外界事物敏感且充滿興趣,好奇心比較強,大部分幼師卻不能有效抓住這一特點,用餐時間的放任自流容易讓兒童養成無法專注于吃飯的壞習慣,不利于他們健康成長。
二、幼兒用餐禮儀教育的創新途徑
1.均衡膳食,夯實基礎
用餐禮儀的架構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物質基礎即用餐食物本身上。所以保持幼兒良好的食欲,并形成與之相適應的飲食衛生習慣和規則十分重要。幼兒正處于身體成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均衡膳食、平衡各類營養是保證他們能夠健康成長的物質基礎。膳食健康的創新可以從國外一些實踐中獲得啟發。例如日本,他們的幼兒教育就十分重視各類蔬果的搭配、高品質肉類蛋白的攝入和各型號維生素的補充,啟動行之有效的“膳食提高計劃”,配備具有專業素養的膳食營養師,全程監督指導幼兒園的用餐工作,讓孩子們懂得吃。越來越科學地進食,這在用餐禮儀中也應得到不斷的加強和重視。
2.快樂交流,開心用餐
交談是幼兒快樂的源泉。幼兒每天在幼兒園生活的時間中,教師掌握的時間占去了絕大部分,幼兒很少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在幼兒用餐禮儀的教育實踐中,可以積極引入適當的共同就餐模式,讓幼兒充分交流,并把交流上升為禮儀。因為在交談中,孩子有了傾聽對象,一番傾吐后,孩子們心情愉悅,伴著食物飄來的陣陣香味,讓幼兒食欲大開。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可以表揚那些和自己及其他小朋友互動的幼兒。破除自我封閉式的進餐環境,讓幼兒結識更多小伙伴,收獲友誼和快樂,真正讓“禮儀”的核心“禮”,變得通人情,變得可交流、可感觸。
3.衛生用餐,扎實常規
幼兒生性好動,接觸外界物體較多,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細菌、病毒等沾染。從小就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將終生受益。用餐禮儀要教導他們養成餐前、餐中、餐后的良好就餐習慣。老師們可將習慣編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如進餐前三字經:好寶寶,吃飯啦。一雙手,搬椅子。先如廁,再洗手。握小手,靜等待,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興趣,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就餐習慣。
4.家園共育,習慣持續
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視,為此幼兒園、幼師和家長要有效溝通和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將幼兒用餐禮儀教育的效果發揮到最好。家長做好榜樣作用,家庭成員都共同遵守餐桌規矩,讓孩子感受到用餐必須是在餐桌上做的事,并能和家人一起愉快地享受用餐時光。家長和老師一起引導孩子,對孩子節約糧食、文明用餐的習慣同步培養,認真對待幼兒用餐禮儀教育,切實通過各種手段提升他們的興趣,孩子們的興趣有了,積極性提高了,飲食的效率也隨之提高,更加喜愛文明用餐、禮貌用餐、健康用餐,體質也漸漸轉好,帶動成長的其他面,構建起良性循環,更重要的是將良好的禮貌意識和健康認知根植于幼兒的內心深處,這會讓他們受益終生,實現可持續發展。
幼兒用餐禮儀對他們的健康和身心發育都十分重要,幼兒園和老師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新課程體系下更多探索創新途徑,真正惠及幼兒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利.幼兒用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8):20.
[2]甘杏芳.幼兒用餐好習慣的養成[J].讀與寫,2012(8):23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