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星
(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幼兒園)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人格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們的教育中卻忽略了性別角色教育,尤其是幼兒學前教育階段,性別角色教育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希望我們的家長、學校以及社會能更加重視幼兒性別角色教育。
關鍵詞: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現狀;對策
一、幼兒性別角色教育探討的必要性
性別角色是屬于特定性別的個體在一定的社會和群體中占有的適當的位置及其被該社會和群體規定了的行為模式。幼兒性別角色的形成與發展是兒童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方法對幼兒今后的活動興趣、建立社會關系、形成性別價值取向等方面都有重要影響。幼兒并非生來就認識到性別存在差異,在幼兒的性別角色教育過程中,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給予正確的引導與陪伴,因此要以科學的性別角色發展理論為基礎重新審視性別角色教育現狀,消除現存的不正確的教育理念,建立符合當今社會發展趨勢并完整的性別角色教育體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兒童的性別角色意識首先是從家長那里接受的,然后又從現實社會中感覺到的。因此,這就需要家長、教師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觀念。
二、我國目前存在的現狀
1.家庭性別角色教育觀念
父母的教育觀念與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關系。受教育較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時較有原則性,反之另一部分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具有獨裁性,如家中一切事物由丈夫或妻子說了算,沒有民主性,家庭教育缺乏原則性、一致性,會導致幼兒無所適從,阻礙幼兒性別角色正常的認知發展。
父母在為孩子購買讀物時,多會選擇男性領袖、英雄地位等特征的和女性溫柔、善解人意等特征的讀物。建議在購買時選擇色彩鮮明、形象特征明顯的,早期幼兒的認知仍然以具體形象的事物為主。這樣能夠吸引幼兒的長時間注意,增強幼兒閱讀的興趣,有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認知。
2.教師性別角色教育現狀
在對幼兒的性別角色教育由誰負責方面,大部分教師認為應由家庭、幼兒園共同承擔;有少部分教師認為由家庭和社會承擔責任。在哪個階段的幼兒會表現明顯的性別差異方面,絕大部分教師認為幼兒在小班后期就出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而且每個幼兒會表現出不同的性別特征發展傾向,因此她們普遍認為幼兒階段是性別教育的關鍵時期。
三、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的策略
教育觀念沒有及時更新,缺乏科學的教育指導,這要歸咎于自身對知識的渴望以及社會對性別角色教育的重視程度。幼兒教師缺乏相關知識的深究,沒有形成家園合作,這些都不利于幼兒性別角色的發展。針對現狀,提出以下有利于性別角色教育的幾點建議:
1.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并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
在幼兒認知的形成過程中,父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要經常查看自己的語言與行為是否有性別認識偏差,并隨時糾正,以免自己的語言傳遞給孩子消極的信息。首先,父母應全面、充分地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除了關注孩子的生理發展,也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活動。父母與孩子溝通時,除了運用語言外,還要運用肢體、面部表情等。其次,家庭的教育觀念要一致。孩子的父母之間、與外祖父母之間有時很難取得一致的意見,容易對孩子過于溺愛,會造成孩子生活不愿自理,男孩變得柔弱。這都會阻礙兒童性別角色認知的正常發展。最后,家長應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要尊重兒童的意見和看法,在對他們無傷害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在對待不同的兒童時,具體采取什么樣的措施,要看孩子的性別及個體差異性。
2.教師進行性別角色教育也要實施具體的策略
(1)教師的性別角色教育觀念
兒童進入幼兒園后,意味著他們開始接受正規教育。由于幼兒園教育具有特殊性、權威性,隨著個體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幼兒園教育對兒童性別角色發展的主導作用逐漸顯現出來。因此,教師的教育觀念對兒童性別角色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對男女幼兒的不同看法和態度,影響著幼兒性別角色的形成與發展。在教學活動中應盡量避免流露出對男女幼兒的主觀傾向,在選用教材和讀物時,盡量選擇一些性別角色多樣化的教材,材料不要有過多性別化特征,鼓勵幼兒嘗試不同性別的合作活動及游戲,男孩子也可以到“娃娃家”去玩哄“娃娃”,女孩子也可以去“汽車城”玩“開車”、玩手槍等,讓不同性別的幼兒在共同的游戲中,相互了解,取長補短,促進其性別角色的健康發展。
(2)幼兒教師配置觀念
我國幼兒教師多為女教師,因此幼兒性別角色形成都受到一些女性特點的影響,不利于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女教師應該注意使自己向心理雙性化努力。當然,我們的幼兒園領導也可以嘗試引進男幼教,平衡教師隊伍結構,讓幼兒接受兼備男性與女性的特質影響,促使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吳佳佳.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
[2]馬有智.淺談幼兒教育的現狀及改進對策[J].學周刊,201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