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萍


(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
【教學內容】
《讀書要有選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第11課的內容,它是一篇自讀課文,自讀課文并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因為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達到學習目標。文章主要向學生講述了選擇讀物的方法,認為可以選讀優秀文學作品、名人傳記、科普類、工具類書籍等。它是一篇簡單易懂的說明文。給小學生選擇讀物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議,同時讓學生學習了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重點需要讓學生掌握讀物選擇方法。
發展學生找中心語句的能力,提升學生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
掌握說明文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基于“讀—評—說—寫”這條主線,組織學生展開趣味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自主學習與探究,提升學習能力。
在互動討論中歸納各部分內容的大意,逐步強化學生思考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活動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思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新時期的教學,要踐行以生為本,不斷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發展創新思維與綜合能力。基于此,對于這篇自讀課文,筆者選擇了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模式,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造了條件。小學生平時閱讀機會很多,也有自己閱讀書籍的獨特方式。但是學生個性化的讀物選擇方法是否科學呢?很多時候學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為進一步讓學生找到科學的方法,可以基于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針對“選擇什么讀物”展開合作探究學習過程,并在實踐活動中感知體驗、獲得方法,并反思建構,進一步展開讀書計劃的制訂和延伸寫作學習過程。
【教學重難點】
1.由綜合實踐活動提煉出文章的主要架構和中心思想,獲得反思感悟。
2.需要加強對學生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及與文本對話的能力的培養。
3.掌握簡單的說明文寫作方式。
4.鼓勵學生掌握讀物選擇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閱讀活動開始前,我組織了為期一個星期的讀書漂流活動,奠定了此次“讀書要有選擇”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
1.引導分享交流,激趣導入活動
教師拿著幾本書,如《魯濱遜漂流記》《西游記》《小王子》《一千零一夜》等,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很好奇,紛紛猜測“難道這是讀書分享會嗎?”
師:大家喜歡讀書嗎?
生1:喜歡啊,我很喜歡讀故事書。
生2:我很喜歡讀童話書。
生3:我很喜歡讀科普類書籍,很有趣,能發現很多奧秘。
師:那么大家收集了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呢?能介紹給同學們嗎?
生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生2: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說話。
生3: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看來大家很喜歡讀書,對讀書也有一定的認識,還有很多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如“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這些都說明讀書是非常有益處的,那么是不是什么書都可以讀,是不是囫圇吞棗地讀?讀書要不要講究方法呢?
生1:什么書都讀也讀不完呀!
生2:有的書可以囫圇吞棗,但是有的好書不行。
師:結合大家的閱讀經驗,及一些名人的名言警句,我們了解到“讀書要有選擇,讀書也是要講究方法的”。
2.多元方式閱讀,深化感悟理解
初讀:學生自主大聲地朗讀一遍,并在筆記本上做好記錄:這篇課文講述的主題和內容是什么。
點名讀:邀請個別學生匯報自己初讀的收獲,并展示自己的讀書記錄表,記錄下文章主旨、大意及好詞好句。
討論:小組合作討論,得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品讀:運用批注式的閱讀方法,自主品讀文章課文,記錄關鍵詞、句,并與同桌小聲討論,交流品讀收獲。
小結:文章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在平時的閱讀時間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3.把握脈絡主線,制作學習卡片
師:由上面的討論我們知道,讀書是要有選擇的。籌備圖書角期間大家讀書選擇了嗎?讀書有收獲嗎?下面請大家自主設計學習卡片,我們該選擇什么書讀,并制作階段性的讀書計劃表。
4.感知寫作特色,進行遷移練習
師: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是什么?
生:條理清晰,分類說明。(學生交流討論)
繼而引導遷移練習,模仿寫作。請大家理清文章的思維脈絡,畫出文章的思維框架圖,模仿文章的寫作思路,寫作“閱讀要有方法”一文,以450字為宜。
【教學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能豐富語文課堂形式,讓學生在趣味的活動過程中感知語文的魅力,展開自主合作探究,完善知識與方法,提升綜合能力。語文教學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策略,需要把握這幾點原則:
1.踐行以生為本,科學組織活動
此次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學習卡制作、拓展遷移寫作為過程,一切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導向,關注學生的動態發展。圖書角籌備是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端,學生掌握了一些讀書的知識與技巧,再經過對課文循序漸進地閱讀、討論、交流、實踐的過程,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逐步掌握了“讀書要有選擇”的意義與方法。
2.基于學生經歷,鼓勵合作交流
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沒有學生的自主閱讀和讀書經歷,就很難順利展開活動。學生在《讀書要有選擇》課文自學時,對“讀書的意義”“讀書如何選擇”“選擇哪些類型的書籍”等展開了合作交流、實踐探究。這些都是基于學生的親身經歷,在閱讀課文后得出的心得,深化了對文章的理解,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意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邵光華.教師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法研究及其啟示[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5).
[2]孫芳,朱水根.“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之項目教學法[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