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萌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要使學生要掌握高效率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和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展能力的主要場所,其教學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成績。這就要求教師重視課堂教學的優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學校的課堂教學形勢不容樂觀,尤其是小學中文,語言類基礎課程,在教學中,經常出現一些教師沒有把握語文學科的本質,忽視了人文的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的錯誤理解,為了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現代教學手段的濫用導致語文教學處于尷尬的境地:表面似乎很忙,但這是低效的。因此,如何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踐,談幾點具體做法。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可使學生快速的掌握知識,而且其自學能力也可以得到迅速的提升。所以,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應側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覺得基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的習慣,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問答,勇于實踐,在實踐中深化知識的理解,勇于發言,敢于質疑權威,敢于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與時常自我評價的習慣,課外拓展閱讀的習慣。學生在閱讀時遇到生僻詞匯時要做到盡量少查或者不查詞典。一些學生在閱讀當中,一碰到生詞時便查字典,這樣會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因為人的瞬時記憶是很短暫的,查完生詞再往下看,會影響對文章內容連貫性的理解,甚至忘記前面的內容。教師應讓學生知道在碰到生詞時利用上下文、構詞法等來猜測、判斷它的詞義。
二、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
教育改革是否成功關鍵在于教師,語文教學能否取得進步與發展,仍然靠的是語文教師的素質,因此,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和水平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并且隨著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落實,現代語文教育對于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但要求語文教師要具備專業的語文教學水平,還要具有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熱愛教師這一職業,具有無私奉獻的教育精神。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面對的都是祖國的花朵,他們正處在長知識、學品質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有一顆愛心,懂得用濃濃的情誼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引導他們健康、茁壯成長。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通過不斷學習,積極進取,來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而不斷努力。
三、深入研究,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程改革倡導教師要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而教學資源包括多方面內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材。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和學生學習知識的來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教師沒有吃透教材,不了解編寫意圖,不能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便很難做到以教材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材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具體來說,要做到兩點。一是緊扣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在處理教材時,要先考慮課程標準。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依托,是在國家課程標準指導下經教育專家編寫的具有很強科學性的教學載體,教師不能輕易否定它,必須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加強對教材的深入鉆研和正確把握,熟諳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理清知識脈絡,力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實現教材的創新是為學生服務。二是以學生為本,結合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去。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多為學生創造與提供主動參與的機會,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因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采取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且迫于老師的權威,發現了問題也不敢提出,自然不可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對此,我們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培養他們的質疑精神,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二是安排學生合作討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習大綱,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合作討論,共同解決,之后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開展下一步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比較靈活,學生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教師也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五、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是一種新型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呈現、信息量大、交互強大等特點,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中無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直觀地看到教學難點和重點等缺點,非常有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獲取、存儲與建構。因此,更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但它不是萬能的,并不是所有課都適用,教師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選擇,合理運用。具體來說,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不能將多媒體課件等同于板書。教師書寫的示范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尤為重要。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利用黑板來展示教學重難點、題綱等,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這種教學方式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多媒體課件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課前制作好的,不能隨時增加內容,在遇到需要補充教學內容時,仍然需要教師板書,因此不能讓多媒體課件代替教師的板書。二是不能將多媒體課件同華麗劃上等號。多媒體課件不是越華麗越好,復雜的背景、過多的圖片容易喧賓奪主,使學生將注意力放在對畫面的欣賞上,而忽視知識和能力的接受和培養。三是不能只關注人機對話,而忽略師生之間的互動。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事半功倍,更上一層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