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梅
摘要:小學教育是從小培養孩子智慧,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科學、有效的教育管理對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只有對教育管理方式不斷的創新才可以為小學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使之健康、和諧、有序的發展,提高素質教學改革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使小學教育與時俱進。本文對小學教育的師資建設、教學質量、教育制度的改革與創新進行了探析,旨在建設有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小學教育管理體系。
關鍵詞:小學教育管理;改革;策略
小學教育是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對小學教育管理方式不斷的創新可以為小學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其健康、和諧、有序的發展,加強小學教育管理工作,因此,應建立教學機制,實行有效的改進措施,在教學質量、教學環境、教師管理等方面加強小學教育的管理與創新力度,促進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1.改革教育管理模式促進教育管理進程
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以及全部學科的知識結構理解,可以通過考試、課堂提問等活動對教育管理成果進行檢查。但是不能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筆試來檢驗小學生的知識獲得能力,要根據小學教育管理的特點,應用多種模式,并根據相關規定制定考試內容,應用多種測試方法如筆試、動手操作以及口試等靈活生動的方法,對所進行的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檢驗。此外,還可以通過課外協作或者課內定時完成的方法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單向測試,對素質、能力以及知識進行綜合性測試,由家長在家中進行評價或經過同桌、同組的同學之間相互點評。還可以由自己制定測評辦法對學生進行考核。改革教育管理模式的同時還要改革學生的測評制度。不再以分數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根據平時的表現、臨場發揮促進學生各方面的鍛煉,挖掘每個學生內潛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的健康心態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
2.加強教育管理的師資建設
2.1 教師應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教師是學校教學、管理的核心,尤其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學教育對教師的教育管理水平要求更高。而現今大部分小學教師的學業水平較低,缺乏較高的修養素質和知識水平,不能與現今課程和素質教育相適應。小學教師應具備的教育管理技能包括一般技能,如語言表達技能、書寫技能、教育信息技術技能、簡筆畫技能、教育教學實用文體寫作技能等。教學特色技能如教學設計技能、上課技能、作業和布置批改技能、課外輔導技能、教學評價技能等。綜合教學技能包如說課技能、組織教學技能、教學反思技能、評課技能、教學研究技能等。因此,應加強各種技能培養,通過本專科系統完善的學習,工作后的進修,短期培訓班等方式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管理能力與水平。
2.2 骨干教師是建設培養的方向
在教師專業化培養的同時應該積極挖掘有潛力的年輕教師。培養這些年輕教師的進取意識和敬業精神。為教學業績突出的優秀年輕教師提供更多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在榮譽及物質獎勵上予以傾斜,提供更多的進修機會。只有重視對年輕教師的培養才能使他們逐漸成為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對其他的小學教育者起到帶頭和模范作用。此外,要陶冶小學教育工作的情感,要使每一個小學教育者都有愛小學、熱愛小學生、熱愛小學教育工作、熱愛小學教育事業的情感和熱情。學校要增強開發意識,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組合學校的各種辦學資源是學校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學校的各種辦學資源中人力資源占主導地位。人力資源使用合理配置得當,不僅可以創造價值而且自身可以增值,成為更加寶貴和有用的高級資源。因此人本管理論將人力資源開發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管理者要根據每個教師特有的天賦、興趣、專長和個人的發展領域,做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使其各顯其能、各盡其才。
3.更新教師教育管理理念,堅持質量為本不放松
教育管理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提高教育管理質量是廣大學生、家長的迫切愿望。是學校發展的基石,學校必須始終堅守"質量為根本"的意識,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育管理質量上來。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按照21世紀人才培養的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正確的質量觀。確立以人為本,注重對學生的道德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等的綜合評價,既要注重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和諧發展。要求教師轉變角色,由課堂的主宰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發者、合作者。
4.創設良好的教育管理環境
教育管理環境指的是對學校教學活動具有影響作用的全部條件。學校應該吸收更多的物質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為教師與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學校應該大力度投入教學硬件建設,采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課堂教學更加有趣、生動地呈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現代化多媒體設備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廣泛使用。
結論:
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各部門應對教育管理方法進行創新。加強小學教育管理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實行有效的改進措施,在教學質量、教學環境、教師管理等方面加強小學教育管理,促進學生長遠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