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杰玲,閆順杰,劉曉靜,柳蘊芬,張開春
(1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農業局 山東煙臺 264000;2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093)
福山區大櫻桃科技研發中心栽培技術試驗區的三種樹形
呂杰玲1,閆順杰1,劉曉靜1,柳蘊芬1,張開春2
(1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農業局 山東煙臺 264000;2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093)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大櫻桃科技研發中心位于煙臺市東廳街道辦事處丁家夼村米頂山,于2014年由福山區政府與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合作建設,目前己投入資金400余萬元,占地面積100余畝,聘請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理事長、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開春擔任首席技術顧問,對科研中心的整體布局、試驗苗木品種及樹形的選擇等給予指導。現己建成栽培技術試驗區、品種砧木展示試驗區、大苗建園試驗區(內含專家試驗示范區)、育苗試驗區等四大板塊。栽培技術試驗區約30畝,分別采用叢枝形、紡錘形、籬壁形等3種現代樹形管理模式,并推廣使用寬行密植、水肥一體化、果園生草等先進技術。品種砧木展示試驗區約12畝,品種砧木組合達26種,均為北京林果所獨家培育,為篩選適宜福山區更新換代的大櫻桃新品種和砧木提供了充足樣本。大苗建園試驗區約39畝,主要品種有美早,搭配先鋒、薩米脫等品種。育苗試驗區約22畝,采用大青葉、蘭丁2號和考特3種砧木,嫁接品種以美早為主,試驗探索不同品種砧木組合對大櫻桃生產的影響。
科研中心內的各試驗區櫻桃2017年已開花結果,再經過2~3年的試驗篩選,進一步確定適合福山區發展的大櫻桃樹形、品種砧木組合的優新品種,并通過采取政府財政補貼的方式,逐步對全區老殘果園進行改造,全力推動福山大櫻桃產業提檔升級,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產業靚點,進一步增強“中國大櫻桃之鄉”的綜合發展實力。現對試驗區三種樹形作簡單介紹。
具中心干,干高 50~60厘米,樹高3~3.5米,行間設立支架,中心干上著生12~16個單軸延伸主枝,基部主枝長150~180厘米,間距10~15厘米,逐步變到中上部主枝長100~120厘米,間距15~20厘米(圖1)。品種包括:紅燈、岱紅、美早、砂蜜豆、早豐王、明珠、福神2號、早生凡、龍冠、黑珍珠、那翁、拉賓斯。

圖1 大櫻桃紡錘形樹形
具中心干,樹高3~3.5米,沿行向設立支架;在中心干上輪狀著生長勢相近、水平生長的15~20個側生分枝,將側生分枝固定在鐵絲上,形成籬壁狀(圖2)。品種包括:福神2號、黑珍珠、早豐王、美早、砂蜜豆、那翁、明珠、紅燈、岱紅、早生凡、龍冠、拉賓斯、紅蜜。

圖2 大櫻桃籬壁形樹形
無中心干,干高55~65厘米,樹高2.5米左右;中心干上著生5~6個大的分枝,每個分枝上著生5~6個單軸延伸的結果枝組,全樹25~30個主枝,無主無側,全部直立生長,無永久性主枝(圖3)。品種包括:美早、黑珍珠、龍冠、紅燈、岱紅、早豐王、那翁、早生凡、砂蜜豆、福神2號、紅蜜。

圖3 大櫻桃叢枝形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