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梁
近日,“第六屆全國九城藝術聯展上海站”在剛剛復原揭幕的天通庵路190號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二樓展廳舉辦。
這次九城展上海站以“新海派·新生代”為學術切入點,進一步凸顯主辦機構長期堅持的以學術為導向的藝術品收藏理念,深受歡迎的傳統板塊山水畫展和扇面展都注入了全新的內容、精彩的新作,分別推出“開門見山——全國名家山水中堂邀請展”“有‘風來儀——名家扇面邀請展”。同時,這個“中青年藝術家作品展”首次提出的“新海派·新生代”學術概念,為廣大海派書畫愛好者梳理海派繪畫歷史,進行藝術價值判斷提供了一個觀察視角。

王悅陽 ? ?清風雅韻之二 ? 40×15cm。
扇畫品位高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在此次“有風來儀——名家扇面邀請展”上,實力派畫家朱新昌、丁筱芳、陳翔、周全等再度登上扇畫界的“武林大會”,在咫尺之間揮灑創意。今年新加入的海上名家如唐云輝、邵仄炯、顧炫、王悅陽等,也以互不相同的筆調風格,闡釋他們心中的扇緣風情。
而在“開門見山——全國名家山水中堂邀請展”上,所有作品全都以中堂形式亮相,令人耳目一新。中堂是中國書畫里懸掛于廳堂正中墻上的直幅裝裱樣式,經常與同等高度的對聯相配。由于中堂的創作要求藝術家有較高的藝術技巧和較強的布局能力。本次展覽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山水畫名家樂震文、張弛、汪家芳、馮祥云、丁一鳴、劉旭、龐飛、浦均、張喆通過中堂形式,描繪出他們心目中的大好河山,并配上書法對聯,帶來強大的山水氣場。
為進一步厘清海派繪畫的歷史演進,樹立更加牢固的學術坐標,這次九城展上海站特別推出“新海派·新生代——中青年藝術家作品展”。策展方認為,海派畫壇的150年演進史,劃分出明確的代際遞進,每一代都有幾位領軍人物筆墨情趣沖出陳規套路,以個性十足的畫風彪炳于畫史,也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第一代的吳昌碩,第二代的張大千、吳湖帆,第三代的程十發、唐云等,為海派畫壇翻開了一頁又一頁的精彩章節。改革開放后的新海派,在傳統藝術的反思翻檢和外來藝術的沖擊席卷中尋找突破,張桂銘、陳家泠、施大畏、盧輔圣等都是新海派的領軍人物。新世紀以來,新海派的新生代藝術家競相啟航,他們扎根傳統,并擁有全球文化視野,筆端展現出全然不同于前輩的神采風貌。
新海派的新生代藝術家主要來自上海中國畫院和本地美術院校,他們正在銳意創新中尋找自己的風格,通過千錘百煉的內心過程,煥發出成熟的魅力。他們中,有的已經榮列上海市委宣傳部“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有的參與主創了國家重大文化藝術工程,有的在代表中國美術界最高水平和規格的全國美展中奪得重要獎項。“九城藝術聯展”作為國內知名的媒體藝術品牌,已經對新海派·新生代群體進行了跟蹤式、漸進式的觀察、梳理,將為藝術界對當代藝術史的預判和尋找未來的大師,提供一些切實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