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彩蘋+杜永仁
[摘要]作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紅樓夢》在很多方面都有值得后人借鑒的理論和觀點。其中關于詩歌的創作觀點,更是見解獨到。在小說中,作者或直抒胸臆,或借作品中的人物之口,從不同的角度,充分地表達了自己關于詩歌創作的觀點和見解。
[關鍵詞]《紅樓夢》;詩歌創作;美學觀點
冰心先生在其《紅樓夢寫作技巧一斑》中說:“作為一個喜愛《紅樓夢》的讀者,作為從事寫作、希望從祖國的古典名著里得到教益的人,若是光從《紅樓夢》的寫作技巧著眼,光挑《紅樓夢》許多技巧中的一種手法,來略談一下,那么,在百花齊放的許多紀念文章之中,做一朵墻角的蒲公英,也許會襯托得花圃里的異卉名花,更加明艷,更加芬芳吧!”1作為一名大學寫作教師,筆者愿意步冰心先生后塵,本文擬從《紅樓夢》的詩歌創作觀點談起。
一、有破有立,重視閱讀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虛借不同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環境和場合下創作出了一系列的詩詞歌賦。其中作者最直接、最明確地闡述自己的詩文創作觀點的,是在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詩”一節當中。話說香菱拜黛玉為師,向黛玉學習作詩的技巧。首先,黛玉認為,寫詩“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梢?,曹雪芹認為雖然格律詩講究平仄虛實對仗,但這些畢竟是詩歌形式方面的要素,詩歌的詞句終究是為其內容所服務的。既然詩歌形式服從于內容的表現,那么首先就要遵從“詞以意為先”的創作原則。然后,在詩歌的內容得以表達的前提下,詩人還應該追求詩歌形式的獨創性和新穎性,而不必拘泥于尋常的平仄虛實之規則。這說明曹雪芹主張作詩要有破有立。同時,黛玉還向香菱強調:“斷不可”讀陸游“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樣淺近、質實而缺乏意境的詩歌??梢姡诓苎┣劭磥?,詩歌重在意境,這符合前面他所堅持的“詞以意為先”的創作原則。那么,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怎樣才能獲得詩歌創作的技巧和靈感呢?方法之一就是多讀書,因此,黛玉要求香菱多讀王維、杜甫、李白的律詩絕句。此處,曹雪芹也是借林黛玉之口,向廣大的寫作愛好者強調了一個寫好詩歌的不二法則,就是多讀書,而且要讀文質兼美的經典作品,才能培養純正的文學審美品位。
二、追求意境,無理而妙
小說第48回中,香菱依黛玉指導,將王維的詩歌讀了數日,黛玉讓她講講讀詩后的感受,香菱笑道:“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里說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毕懔庾x詩的這段體會說明了以下幾個寫作方面的問題:第一,創作詩歌要講究意境,然而,意境從何而來?這不僅需要詩人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還需要藝術的想象和創造。要充分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恩格斯在評論德國詩人普拉頓的時候曾強調說:“寫詩必須有大膽的想象?!笨梢哉f,沒有想象就沒有形象思維,也就沒有詩。第二,王國維言“一切景語皆情語”,2中國傳統詩詞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時,有一個有趣的特征,就是追求語句精煉和詩意含蓄之時會采用一種非邏輯結構的表達方式。這種非邏輯結構及有悖于常識事理的表述,就是歷代詩評家們所津津樂道的“無理而妙”的情形。那么,“無理而妙”是用了什么法寶使“無理”的表述可以進入“妙”境的呢?曹雪芹的貢獻就在于,通過香菱學詩的體會涉及到了“無理而妙”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創作規律,同時曹雪芹借香菱學詩之體會把這一抽象的文學創作規律演繹得比較形象生動,而有助于廣大的詩歌創作者體會揣摩。
三、勤學苦練,厚積薄發
除了上述寫作觀點,曹雪芹通過香菱得黛玉指點后,整日讀詩、學詩、寫詩,以至廢寢忘食,幾近魔怔,而最終在夢中得佳句,得到大家的贊賞的情節。說明了以下關于詩歌創作的觀點和規律:首先,前面說到學詩的第一步應該是讀詩,而且要多讀一流的諸如王維、杜甫、李白等文質兼美的作品,以確保學詩者能夠形成高雅的文學審美品位。但是,詩歌的寫作畢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想要把學到的經典范文之意境、平仄對仗等內容和形式加以體會和表現,真正熔鑄為自己的詩歌作品,就需要長期不懈的寫作實踐。如,香菱一開始的寫作也是不得要領。但是,香菱并未灰心,繼續努力,寫出了她的第二稿,第二稿語言近乎詩,雖用了鋪陳手法,但說來說去,無非是月色很美的意思,黛玉批評它“過于穿鑿”,可謂一語破的。即是說香菱的詩歌為寫詩而寫詩,缺乏情感、意境,更加缺乏創造和想象。香菱聽到否的評價,并不放棄,繼續苦學苦練。終于夢中得到佳句,使她的第三稿得到眾人的一致認可。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毕懔庠趯W詩的過程中依靠的不僅僅是聰敏和悟性,更重要的是她學詩過程中的虛心求教和持之以恒。香菱學詩的過程,說明要想在寫作方面有所建樹,寫作主體就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要多讀勤寫,持之以恒。
四、詩如其人,人文合一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除了上述比較直接的、明確的表明其詩歌創作主張的論述,還有許多地方把自己關于詩歌創作的觀念滲透在林黛玉諸人的創作過程中。其中有20多章回都有這樣的片斷,涉及了關于詩歌創作從內容到形式的許多方面。
在《紅樓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曹雪芹借林黛玉等人的詩歌創作,側面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詩歌創作理論,即“詩如其人”。話說,“初春時節,萬物更新”,桃花盛開,林黛玉有感而發,即景創作《桃花行》一首?!短一ㄐ小肥抢^《葬花吟》之后,黛玉的又一首顧“花”自憐的抒情詩。書中說“寶玉看了并不稱贊,癡癡呆呆,竟要滾下淚來”,寶琴讓他猜是誰做的,寶玉一猜就中:“自然是瀟湘子稿?!睂毲匍_玩笑地騙他說是自己作的,寶玉不信,“這聲調口氣,迥乎不像”。寶琴又用杜工部之詩風格多樣來證明她也可以寫出這樣的詩,但寶玉笑道:“固然如此說。但我知道姐姐斷不許妹妹有此傷悼語句,妹妹本有此才,卻也斷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睆膶氂竦倪@番話中,我們不難體悟,一個人的人生經驗、學識修養、審美品位、氣質胸襟會相互作用,反映到其作品之中。莫泊桑就有“氣質就是商標”的名言。他在《愛彌爾·左拉研究》一文中指出:“藝術家的獨特氣質,會使他對可描繪的事帶上某種符合他的思想本質的特殊色彩和獨特風格?!敝袊膶W史上,諸多的評論家也從不同的角度強調了人格是寫作主體內在精神建構的核心,清人徐增就說:“人高則詩亦高,人俗則詩亦俗,一字不可掩飾?!?即寫作的人格決定文章的風格,簡單來說就是“詩如其人”。于是,寫作理論研究者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寫作是寫作者生命狀態的一種自覺呈現。4這一理論在本章林黛玉等人的詩作中得到了具體的表現和佐證。探春的《南柯子》之“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南北各分離”的離散之音,黛玉的《唐多令》中所描摹的“粉墮百花州,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求。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的悲傷之音。以及同樣的詠柳絮,寶釵的《臨江仙》之“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詩句卻大氣沉穩,并且立意新穎,和尋常詠絮詞相比,翻出了新意。對于眾人的詞作,大家一致認為“自然是這首為尊”。至于“纏綿悲戚,讓瀟湘妃子;情致嫵媚,卻是枕霞”,這是《紅樓夢》中典型的風格論,也是“詩如其人”理論的具體表現。
五、立言得體,重視文體
第78回“老學士閑征姽婳詞,癡公子杜撰芙蓉誄”中,賈政及眾幕友皆欲寫詩弄詞挽吊姽婳將軍,賈政命賈寶玉、賈環、賈蘭三人“各吊一首”, 先是賈蘭寫了一首七言絕句。然后賈環也交出了答卷,是一首五言律詩。兩人的詩作獲得了在場賓客的一致稱贊?!耙蛴謫枌氂裨鯓印保瑢氂駝t認為:“這個題目似不稱近體,須得古體,或歌或行,長篇一首,方能懇切?!痹趫霰娙艘灿X得寶玉此言有理。究其原因在于“每一題到手必先度其體格宜與不宜,這便是老手妙法。就如裁衣一般,未下剪時,須度其身量。這題目名曰《姽婳詞》,且既有了序,此必是長篇歌行方合體的。或擬白樂天《長恨歌》,或擬詠古詞,半敘半詠,流利飄逸,始能近妙?!鄙鲜鲞@番關于吊挽姽婳將軍的詩作究竟該用何種體式的討論中就蘊含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寫作學原則,即寫文章要“立言得體”?!绑w”的含義之一即文體。各種文章體裁在各自的發展運演過程中,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性,建立了相對穩定而精致的規范結構,李漁說:“天地之間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準繩。”5這些“法脈準繩”——即文體特性與規范結構,對于學習寫作,明辨各種文體的特點是非常關鍵性的一步。古代文章家把辨體作為指導寫作的鑰匙。賈寶玉正是根據“立言得體”這一美學原則對其要寫作的詩歌文體進行選擇的。也正是因為賈寶玉很好地遵循了這一寫作原則,他的提議才獲得眾人的一致認可,也才能寫出“我為四娘長太息,歌成馀意尚傍徨”如此獲得眾人“妙極,妙極!布置,敘事,詞藻,無不盡美”之夸贊的佳作。
[注釋]
1冰心:《〈紅樓夢〉寫作技巧一斑》,《人民文學》,1963年11月27日。
2王國維著,李夢生評釋:《〈人間詞話〉導讀》,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頁。
3徐增:《而庵詩話》。
4周淼龍:《別一種詢問:寫作是什么?》,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李漁:《明清小品叢刊:閑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