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軍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完善、不系統,缺乏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動力。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在內部控制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構建高等院校內部控制體系,提出了建議,以期合理防范辦學風險。
關鍵詞:高等院校 內部控制 制度 體系
一、我國高等院校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和財政部門制定了高校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各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趨于規范,建立了一系列的財務會計制度,但這些制度僅僅規范了高校財務會計工作,在學校層面尚未建立涉及內部所有部門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
第二,高校章程的制定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相脫節。部分高校章程的制定還未完成,內控制度建設沒有章程作為指導,導致與之配套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不規范。
第三,高校領導層重視程度不足,內部控制工作實施不力。高校領導還存在將內部控制活動視為財務部門的事情的情況,認為只要財務會計制度健全,就可以防范高校辦學風險,缺乏主動建立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意識,沒有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或牽頭部門,沒有建立內部控制的溝通協調機制和聯動機制。
第四,沒有明確監督部門對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內部控制的實施結果離不開健全完善的內部監督和考核體系。實施內部監督機制,可以發現在內控建設和執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減少內控設計環節缺陷,避免內控執行過程中的偏差。
二、構建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方法
1.加強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環境治理,把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必須以《高等學校章程》為依據,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明確校內治理結構,明確領導層的職責,建立完整的學校組織機構,使內控建設在章程規定的框架下運行。
認真執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高校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單位應當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并組織實施。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就是學校的“一把手”,高校負責人要高度重視,負責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提倡控制意識、完善治理結構、規范意識規則、明確授權和分權,做好頂層設計。
2.內部控制建設應該全面、系統、職責清晰
內部控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要貫穿于學校日常管理運作的全過程,遵循全面性和制衡性的原則,在學校內部的部門管理、責任分工、流程設計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前置機制。對相關責任部門負責人和職工進行業務培訓,人人參與。
3.在各業務層面建立完整的內控體系
高校需要在預算管理、收付業務、支出采購、資產管理、基本建設、合同管理、財政項目管理等業務層面設計內部控制制度。
預算業務控制包括合理設立預算編制、審批、控制、執行、監督和考核機構,嚴格按照預算政策編制上報預算,監控預算的執行,做好預算執行分析和預算執行結果績效考評。
收支業務要按照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設立管理崗位,合理設置收支流程,加強各環節的審核監督,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依法依規收費,加強票據管理,建立票據管理制度,杜絕賬外賬。
采購業務根據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合理設置采購業務中的申請、審批、合同簽訂、執行、驗收與付款等部門的崗位職責與權限,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
建立健全高校資產管理制度,國有資產及時入庫,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落實資產清查制度,掌握資產使用狀況,建立資產使用績效評價體系。
基本建設的資金量大,建設周期長,應該完善基建決策機制,基本建設項目要做可行性研究和論證,該預算的編制、審核,項目實施,款項的支付,竣工決算審計做到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嚴格執行工程招標規定,確保招標過程公開、公平、公正。
合理設計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的起草、審核、訂立、執行、管理等環節分別由不同部門負責,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時間付款。
保證財政專項資金的專款專用,制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依法依規使用財政專項資金,加強對專項項目的審核監督,強化財政專項的績效考評。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