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注釋】
①神州:中國之代稱,此指淪陷的中原大地。
②悠悠:遙遠,長久。
③兜鍪:士兵戴的頭盔,代指士兵。
④坐斷:占據。
⑤曹、劉:指曹操和劉備。
【翻譯】
從哪里才能看到你——我的中原大地?此時此地,只有北固山風光盡收眼底。千百年來,多少朝代興亡相繼,似這滔滔江水滾滾不息流向天際。
想那孫權英雄年少率師萬騎,占據江南不畏強敵征戰不息。天下英雄誰能敢稱是他的對手?只有曹操和劉備。難怪曹公長嘆息:生兒子就該像孫權這樣自強不息!
鑒賞
這首《南鄉子》重在歷史的反照中傾瀉一腔憤慨。雖然全詞充滿了熱辣辣的嘲諷,但基調仍然是是壯闊豪放的。
上片直寫登樓即景所感,而暗責置中原于不顧的南北朝廷。詞人起筆發問:“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北固山峭拔于長江之上,可極目遠眺,可詞人登樓并非為“滿眼風光”,而是要眺望淪陷的中原大地。從哪兒才能看你一眼呢?這劈頭一問,寄寓了詞人對失落的故土魂牽夢縈的一份深情,更隱含著對眼前所見的一份失望。登樓而不見神州,自是地理條件所限;望不到神州,是當時政事興亡之表征,是“天理”不順之結果。“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說“千古興亡”,其實作者無意去關心其他朝代的興衰更替,落腳點只在眼前造成神州隔斷之政事的衰敗,趙宋王朝的衰敗。“悠悠”二字,上承政事興亡之更替,下接滾滾不盡之長江,情景交融,匯成詞人不盡的憂憤。
下片由《三國志》中的典故展開,借正面推舉“坐斷東南戰未休”的孫權,暗罵“偏安江南只議和”的當朝者。面對當時的形勢,詞人愈來愈不滿南宋朝廷庸碌萎靡不思進取的茍安政策,也愈加發現同為據有江南形勢極其相似的孫權那“坐斷東南戰未休”的精神的可貴。這里極度地表現孫權,正與當時的統治者形成鮮明對照。“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出自《三國志》中曹操對劉備所說的“今天下英雄,惟使君(指劉備)與操耳。”詞人以此來襯托孫權,將原為天下僅有的兩位英雄作為與之相稱的對手,突出了孫權不畏強敵、戰斗不息的英雄氣概。接下來詞人繼續用曹操的話作為結語:生子當如孫仲謀。巧妙而恰當地痛罵了當朝者的昏庸腐朽。
全詞以問答式展開,恰當引用前人語入詞而不著痕跡,含蓄而明快,顯現了大家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