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寧+郭亦非

6月18日,“第三屆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在山東即墨召開。金融專業人士朱云來在其中一場分論壇上談及房地產時說,當房子不再增值,持有者最終可能被迫出售,那時房價將調整至剛需族“兜里有多少錢的地步”。
“您覺得房地產行業,屬于實體經濟嗎?” 在論壇最后的提問環節,一位與會者向朱云來等嘉賓發問。
這個問題引發朱云來的興趣,他說道,“還有什么東西,能夠比添磚加瓦更實的實體經濟?可房子都是拿錢堆出來的,一切都是跟錢相關的,又有人說它是虛的。但我覺得恰巧這個問題不在于實和虛,而在于到底蓋了多少房子?蓋了有什么用,(老百姓)到底能不能買得起這個房子?”
朱云來援引國家統計局的年鑒歷年統計介紹,如今深圳住房總體面積已經夠支撐按人均30平方米的標準,而且如果以人均30平方米的標準計算,全國現有商品房足夠支撐10億人居住。
“我們把很多鄉鎮人口都算上,目前國內的城鎮化人口也只有7億多人,多出的3億人居住面積,也就是房地產庫存。”朱云來認為,即便開發商把閑置的房子賣出去了,多出的庫存依舊處于閑置狀態,“雖然房子被人買走了,但是沒有人住,人們之所以買房是為了將來賣。”
朱云來表示,按照目前中國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來說,已經很難買得起如今這么貴的房子,“房子為什么會這么貴?因為它越來越像是純粹的金融產品,所謂脫實向虛中的‘虛。貨幣超發量一直在提升,房價一定跟著漲,這是資產的價格膨脹過程。”
“真正需要住房的大多數人,收入水平又非常低,大概需要30多年的積蓄結余才能買得起一個房子。”朱云來說,盡管目前房產持有人繼續看漲房價,但等到將來賣房時,他們依舊需要剛需族接盤,“他們(剛需族)確實想買,但不可能買得起,最終時間長了你(空置房產持有者)會發現,這個房子你買了也沒有意義,同時伴隨著很多的利息消耗、維修消耗等各種消耗。”
朱云來總結道,當房子不再增值,持有者可能被迫出售,等到那時房產價格將會調整,“我不知道價格將來怎么調整,我說的是,到時候房價會調整到絕大多數需要買房子的人兜里有多少錢的地步,更高的他們出不來,除非搶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