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瀝文
摘要:“文因情而動”,心中無情,則思維枯竭,寫文章就如無源之水。寫文貴要,妙在得法。要寫好作文,方法很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長期熏陶,使學生寫文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懷感恩之心,做真情文章。當一個人覺得有話要說,有一種情緒需要表達時,這樣的文章才會鮮活地走向讀者的內心,激起讀者共鳴。
關鍵詞:心懷感恩 以真為本 獨抒性靈
寫作,是當前中學生面臨的一大難問題。一提起作文,大多學生如談虎變色,唉聲嘆氣。若是課外作文,則抄襲拼湊,若是當堂作文,則抓耳撓腮,無所適從。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筆者認為當代中學生缺乏一顆感恩的心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拔囊蚯槎鴦印?,心中無情,則思維枯竭,寫文章就如無源之水。
接下來,筆者就近幾年來的寫人作文訓練,談談自己的心得感悟。
一、寫文貴要,妙在得法
寫文貴要,妙在得法。要寫好作文,方法很重要。而寫人方法的指導則貫穿于平時的教學當中,學生更容易接受。
“長媽媽”是魯迅筆下常寫的一個人物形象,她饒舌多事,不拘小節,善良、真誠、無知、淳樸,熱愛關心孩子。在《阿長與<山海經>》中,魯迅把這個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在教學中,我和學生們一起品讀文本,感知長媽媽的形象:“她生的黃胖而矮”是外貌描寫;“明天睜開第一句話要說,阿媽,恭喜恭喜”“哥,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是語言描寫;“睡覺擺‘大字”是動作描寫;”“惶急的看著我”是神態描寫……全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表達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與祝福之情。
在細讀慢嚼中,長媽媽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學生的腦海中,而刻畫人物的方法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學生心中。
在平時的教學中,有許許多這樣鮮活的教材。如《背影》中的抓住特征,細節描寫;《慈母情深》中的精選事例,以事寫人;《父母的心》中的對話、細節描寫……正是這樣的長期熏陶,使學生寫文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百善孝為先,作文先做人
由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諸多原因,現代孩子大部分嬌生慣養,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不孝順父母,不聽父母的話,頂撞父母,對父母不理解,不感激。試想,作為一個學生,一個孩子,如果缺乏一顆善良的心,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性情愚鈍,性情愚鈍又怎會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怎么會寫出富有真情的文章來。
于是,筆者在教學之余,堅持和學生一起誦讀、學習《弟子規》,教學生學會做人,以聲情并茂地講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孩子們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父母恩情似海深,在家里一定要孝順父母。孩子的孝心一旦打開,性情就會聰慧,對周圍的人或事就會起恭敬心,寫文章時,就會覺得有話可說。
三、懷感恩之心,做真情文章
1.感恩父母類文章
當孩子們知道父母在自己成長道路上的所付出的點點滴滴,筆者就勢讓孩子們用心觀察、用心體會父母的心,當你有話想說時,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將父母對你的愛再現出來,結果一篇篇佳作誕生了。
打開記憶的閘門,媽媽的嘮叨一下子涌了上來,像夜幕里的繁星,多的數不勝數。媽媽的嘮叨像山澗里小溪的叮咚聲,使我歡樂;又像每天叫我起床的鬧鐘,使我厭倦。細細品嘗她的嘮叨,似一杯濃濃的而又香醇的咖啡,有苦到甜,流入我的心坎。上學路上,她反復叮囑:“過馬路遵守規則,注意安全”;黑夜入睡前,她總是說:“蓋好被子,小心著涼”;寒冷的冬日,她每天都要說:“多穿些衣服,以免感冒”。小時候,總覺得媽媽嘮叨,長大了,才知道則是幸福的密碼。
——任鵬如《平淡生活中的幸?!?/p>
媽媽讀的書少,很多題都不會做,可有一次,我問媽媽一道很難得題,出乎意料,阿媽一下子就做出來了。一天深夜,我從睡夢中醒來,看見媽媽房間里透出一道亮光,我悄悄一看,原來媽媽拿著參考書在認真鉆研,我的淚涌了出來,媽媽的背影在燈光下如此高大。
——魏蓉蓉《母愛》
……
筆觸雖然稚嫩,但都是孩子們真情的流露,這一篇篇,一句句讀起來都能打動人心??吹胶⒆觽兊某砷L,筆者由衷感到高興。
2.憶恩師類文章
“父母給了我生命,老師給了我慧命”,老師是我們的第二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愛總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師恩難忘,因此,寫完父母之后,我就讓孩子寫老師。每年的教師節,我都會讓學生寫文章懷念曾經帶過課的恩師,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董老師,個子不高,一頭烏黑的短發,眼鏡后面折射出來的是聰明、機智而又和藹的光芒。他不僅交給我們課本上的知識,也傳授我們做人的道理。她教我們誦讀《弟子規》《三字經》,領略古人圣賢的教育。董老師——我的第一引路人。
……
老師的愛,樸素的愛,沒有任何希求,沒有任何企望的愛。感謝有你因為有你,我的人生更美麗。
——張悅《因為有你》
最難忘的就是她了——呂彩萍老師,她胖胖矮矮的,對我們可“兇”了,上課時,一個走神,一截粉筆“嗖”地一聲,不偏不倚落到你臉上;作業寫不好,戒尺伺候。但她講起課來口若懸河,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劉歡《難忘師恩》
文因情而感人,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文思自然涌動,寫出的文章自然感人。
3.寫寫身邊的平凡人
寫完父母、老師,該寫身邊的平凡人了。生活處處皆學問,我們身邊有各行各業的人,他們都服務于大眾,服務于社會,他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安定的生活,對這些人,我們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有這樣一個老人,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簡單而重復的工作,你每天從他身邊經過5次,你有沒有注意過他呢?一周后,請以“門衛牛爺爺”為話題,交一份答卷,讓我們一起來批閱這份答卷吧:
牛爺爺年過五十,留著“時髦”的花白寸頭,鼻子高挺,眼睛炯炯有神。牛爺爺總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又外人或外來車輛進入,他總是“兇巴巴”的上前詢問。
——康雨雨《我們學校的“守護神”》
有這樣一個人,喜歡站在校園中無拘無束地引吭高歌;有這樣一個人,總是站在校門旁默默無聞地維持秩序;有這樣一個人,總是與老師家長們一起談笑風生。他就是我們學校的警衛——牛爺爺。
——康玉凡《“非常”警衛》
會師中學滿校園都彌漫著古典音樂的氣息,連我們的門衛牛爺爺也是一個音樂人呢!每天早晨上學時,老遠就聽到牛爺爺的歌聲喚醒黎明。
——康佳雯《忠誠的校衛》
……
“懷感恩之情,作真情文章”,初中三年,學生寫了許許多多人物:清潔工、交警、醫生、農民工、買早餐的阿姨、修鞋的老人、送水的叔叔,獻愛心的司機……
綜上所述,“心懷感恩”“以真為本”“獨抒性靈”,就是筆者寫人作文訓練的三部曲,經過3年的訓練,學生對寫人作文是得心應手。因為當一個人覺得有話要說,有一種情緒需要表達時,這樣的文章才會鮮活地走向讀者的內心,激起讀者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