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呂芳
摘 要:檔案作為學校各方面情況的真實記錄,它承載著學校的發展變革,記錄著學校工作方方面面、點點滴滴,是促進學校各方面科學發展的重要依據,伴隨著學校數字信息化的進一步推進,學校檔案室建設和檔案工作卻陷入了一個較為尷尬的狀態。如何才能在新形勢下保障檔案完整,跟上時代步伐,不斷促進檔案管理規范化,保證檔案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關鍵詞:數字化 檔案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47-01
一、學校檔案建設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1.學校檔案建設現狀
1.1學校數字化建設逐年推進和提升,但領導對檔案室的現代化建設關注的不多,絕大多數學校檔案室仍處于十幾年前的老樣子,設備陳舊,觀念陳舊,檔案工作仍處于原始狀態。數字化檔案建設前期投入資金大,檔案數字化采集工程量大。設備的采購,軟件的配備,人力的投入,需要資金的支持;一本檔案實體從拆卷校對、掃描采集、圖像處理、校對審核、裝訂還原、電子數據歸檔,需要人力和時間的保證。這更使得學校檔案數字化建設任重而道遠。
1.2當下,各方面形成的材料、稿件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電子稿件不能及時歸檔,材料流失過大;學校檔案管理人員絕大多數為兼職,崗位職責的邊緣化,專業性不強,也阻礙了學校檔案建設的健康發展。
諸如此類種種因素,限制和影響了學校檔案現代化、數字化的發展。
2.檔案管理發展趨勢
檔案管理數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會對檔案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檔案管理發展的必然方向,將傳統紙制材料轉換為數字化信息,通過專業的檔案管理系統提供快捷方便的檔案信息服務,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必將是檔案管理發展的趨勢。
二、學校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優勢
1.將原始紙制檔案轉變為數字化檔案后,增強了對檔案原件的保護,檔案使用相對更加安全;通過檔案數字化處理,同時也防止了檔案篡改行為。
2.一旦實現了對檔案和檔案材料收集、整理、保管、轉遞、統計、查閱等日常工作的數字化管理,可以使閱檔變得非常簡單,按照檔案管理流程,經過管理員授權,學校內部領導和有關處室可以在各自辦公室查閱所需檔案,外來查檔人也可以通過網絡實現遠程閱檔。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檔案工作服務水平和質量。
3.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來形容檔案數學化建設一點也不為過。數字化管理檔案使傳統的以紙質為載體的檔案轉為機讀檔案,避免了紙張和人力的浪費,節省了占地空間,提高了檢索、查閱效率;即時歸檔,即時提供利用,為領導決策提供詳細準確的信息,為社會大眾提供即時準備的服務。以學籍檔案為例,畢業多年的學生辦理出國、失業證、確認工齡年限等證明,都需要詳細準確的檔案信息,管理員授權下的網絡遠程閱檔,可以減少跑腿、查閱時間,為查檔人提供最為便捷的檔案服務。
三、現階段做好檔案工作的思考
1.建立檔案管理網絡體系,把好檔案材料收集關
1.1針對學校檔案專業管理人員缺失,大多為兼職人員從事,崗位職責邊緣化,專業性不強的特點,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建立以學校辦公室為主體,各職能處室為分支的檔案管理網絡體系,協調各部門,形成自下而上的檔案材料傳遞網絡,有針對性的避免檔案材料的流失,做好檔案初期的收集工作。
1.2學校辦公室做為學校檔案管理的主體部門,定期組織分部門檔案員業務學習,明確歸檔范圍,增強檔案意識,學習檔案知識,切實減少檔案資料遺漏發生,不斷完善檔案管理流程,努力加強學校檔案建設。
1.3分部門檔案管理員要把檔案的收集工作放于平日日常工作中,對于在歸檔范圍內的材料要隨時形成,隨時收集,防止檔案材料的流失,為檔案立卷歸檔做好堅實的材料基礎。
2.充分利用現有設備資源,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
目前在學校沒有投入專業檔案管理系統的條件下,如何能更好的利用現有的設備資源管理好檔案,實現檔案管理的初步數字化?
2.1對于管理類檔案,我們采用“兩條腿”的方法,即形成紙制檔案材料按件裝盒成檔,又按照檔號采集數字信息,錄入“金宏辦公”“學校檔案”模塊,進行“數字化”管理。
2.2對于實物類檔案,我們按年度整理歸檔,采用大流水號,將學校建校以來所獲得的獎牌、獎狀、獎杯等實物進行梳理、編號,錄入“金宏辦公”“學校檔案”模塊,實現“數字化”管理。
2.3隨著“數字化”管理檔案的逐年推進,通過計算機檢索,在檔案查閱方面大大節省了查找名錄的時間,方便了閱檔,提高了檢索準確率和利用效率;將傳統的紙制檔案變為數字化機讀檔案后,避免了因多次復印而造成的紙張浪費,對檔案原件起到了保護作用,檔案的使用更加安全,提高了檔案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3.努力提升個人業務素質,提高檔案材料利用率
3.1檔案工作者要在扎實的檔案管理理論基礎上,要注重計算機知識、信息技術的學習,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適應數字化和現代化檔案建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3.2檔案工作者需要極大的細心和耐心面對各種檔案材料整理、統計、檢索……容易產生職業疏遠感和壓抑、失落的心理;同時日復一日單調的、重復的勞動,容易產生乏味、煩躁情緒。這就需要檔案工作者實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自身認知上改變傳統工作模式,提高檔案責任意識,調動自身積極性,用開拓創新的精神去開展工作,煩躁的心理就會自然消退。
3.3檔案工作者要熟悉“家底”,對于分管的檔案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數兒、心中有底兒,改變重“整理”輕“利用”、“你來要,我才找”的被動服務,逐步實現檔案資源共享,讓檔案“活”起來,充分發揮檔案為學校發展與教育教學服務作用。
這些檔案中包含著一個學校歷年發展的重要節點,這些檔案中記錄著較為隱秘且重要的信息……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檔案工作者,亦能深深體會到檔案工作對一個單位的重要意義,亦能深深感受到一個檔案工作者的無奈,學校檔案工作任重而道遠。2014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為新形勢下做好檔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也為我們檔案工作者提供了更高更遠的舞臺。在新的機遇下堅守我們的本職,實現檔案&檔案人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照余 檔案信息化理論與實踐 中國檔案出版社
[2]馮惠玲 電子文件管理國家戰略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 2014
[4]《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