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恒

【摘要】 目的:探討超聲在小腿肌肉、肌腱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小腿肌肉、肌腱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這些患者的臨床診斷資料。結果:所選患者中,1例完全性跟腱斷裂患者,2例部分性跟腱斷裂患者,2例發(fā)生在小腿中部的單純性跖肌腱斷裂患者,2例慢性跖肌腱損傷患者;9例肌肉挫傷患者,2例跖肌撕裂患者,2例腓腸肌撕裂患者。結論:通過采用超聲診斷技術,可以準確、快速地判定小腿肌肉、肌腱損傷,有助于為臨床疾病診治提供必要的依據(jù)。對于伴有靜脈曲張和小腿腫脹癥狀的患者,可以采用超聲檢查來對其下肢肌肉和肌腱情況進行檢查,有助于查明實際情況。
【關鍵詞】 超聲診斷; 肌肉損傷; 肌腱損傷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1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6-0031-02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Calf Muscle and Tendon Injury/GUO Yong-he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16):31-32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calf muscle and tendon injury.Method:The clinical datas of 20 patients with leg muscle and tendon injury treat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There were 1 case of complete Achilles tendon rupture,2 cases of partial rupture of the Achilles tendon,2 cases of simple plantar tendon rupture occurr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eg,and 2 cases with chronic plantar tendon injury in;there were 9 cases of muscle contusion,2 cases of plantar muscle tear,2 cases of gastrocnemius muscle tear.Conclusion:Using the ultrasound diagnosis technology,can accurately and quickly determine the calf muscle and tendon injury,help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For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 and leg swelling symptoms,ultrasound examination can be used to examine the lower extremity muscles and tendons,and help to identify the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 Ultrasonic diagnosis; Muscle injury; Tendon injury
First-authors address:Zizh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Zizhong 641200,China
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小腿肌肉、肌腱損傷的診斷主要以體檢和病史為主,缺乏明確、直觀的影像學檢查依據(jù)[1]。而超聲檢查技術則是一種重要的檢查技術,其可以清晰地顯現(xiàn)出淺表軟組織內(nèi)部的層次結構,有助于更好地檢查小腿肌肉、肌腱損傷情況。本次研究回顧分析了筆者所在醫(yī)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小腿肌肉、肌腱損傷患者的超聲檢查資料,歸納總結了超聲檢查特征和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下肢小腿肌肉、肌腱損傷患者2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這些患者的臨床診斷資料。在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齡18~46歲,平均(27.3±1.4)歲。入選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要求。
1.2 方法
經(jīng)MRI證實,本次研究入選患者表現(xiàn)為下肢小腿腫脹或疼痛。14例患者存在明確的外傷史,其中10例患者于急性期行超聲檢查、4例患者在慢性期行超聲檢查;6例伴有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行US檢察,采用Acuson-128型和ATL-3000型超聲診斷儀,超寬頻探頭為5~10 MHz,通過橫斷加縱斷掃查相應的圖象特征,然后以自上而下的方向適當?shù)叵蜻h側移動探頭,沿肌肉、肌腱走向至附著點進行逐層顯示。需要注意的是,在橫斷掃描中要適當?shù)貙μ筋^進行合理旋轉來明確肌肉類型;在對肌肉進行縱斷掃查的過程中,肌腱需要和聲束保持垂直,以減少因折射問題而對影像造成干擾。
1.3 診斷標準
在超聲聲像圖中,肌肉損傷的表現(xiàn)主要是正常的羽狀結構中斷,同時在局部有回聲增強(因間質出血)或減弱(因血腫)。部分患者在肌肉收縮時可見包繞肌肉前筋膜撕裂,肌肉組織膨出。肌腱損傷的聲像圖表現(xiàn)包括:粘蛋白變性區(qū)的纖維結構消失,觀察到邊界不清的低回聲、強回聲的鈣化和異位骨化。在掃描診斷中,必須保證聲束和患者肌腱結構的垂直狀態(tài),進而得到平面圖像。
1.4 觀察指標
觀察20例患者的肌腱斷裂、損傷情況,以及肌肉損傷和血腫形成情況。
2 結果
2.1 肌腱損傷
患者肌腱斷裂、損傷情況見表1。
完全斷裂患者超聲圖顯示斷口處血腫有斑點狀,或蜂窩狀低回聲,跟腱臨近部位回聲不均。部分斷裂顯示伴有少量積液。慢性跖肌腱損傷患者在肌腱損傷之后的半年內(nèi)持續(xù)伴隨有活動性小腿疼痛情況,且其在超聲檢查下的病變部位處主要表現(xiàn)為邊界不規(guī)則的低/高回聲非均質性團塊,周邊伴隨有少許積液情況。
2.2 肌肉損傷
在20例患者中,9例肌肉挫傷患者,2例跖肌撕裂患者,2例腓腸肌撕裂患者。且本次研究中不存在肌肉完全性斷裂患者。
2.3 血腫形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患者均伴有或多或少的積液情況,且部分患者存在血腫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損傷部位處形成血腫情況,具體主要呈現(xiàn)為橢圓形或卵圓形;在肌肉附著部位處的血腫形態(tài)表現(xiàn)為逐漸變窄的情況;在沿筋膜擴展的時候,血腫形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雙凸透鏡狀況。
3 討論
小腿肌肉、肌腱損傷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其診斷主要以體檢和病史為主,缺乏明確、直觀的影像學檢查依據(jù)[2]。按照損傷時間的不同,可以將下肢小腿損傷類型劃分成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兩種類型,其中的急性損傷類型主要是在3周內(nèi)進行就診的患者,慢性損傷類型則是出現(xiàn)損傷3周后才去就診;根據(jù)損傷的嚴重程度,可以將下肢小腿損傷分成一般性損傷、撕裂傷和斷裂傷三種類型,其中;斷裂傷則主要是指肌肉、肌腱存在完全撕裂的情況;撕裂傷則主要是指肌腱筋膜和肌肉存在部分斷裂情況;一般性損傷也被稱為肌肉挫傷,主要表現(xiàn)為小血管破裂滲血和出血情況,肌腱和肌肉不存在斷裂情況,是一般性輕微損傷。而完全性肌腱斷裂和部分性肌腱斷裂情況在超聲檢查下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如下。完全性肌腱斷裂:通過縱斷掃查肌腱,發(fā)現(xiàn)肌腱連續(xù)性存在突然中斷的情況,其四周也伴隨有些許液體聚積;部分性肌腱斷裂:肌腱連續(xù)性表現(xiàn)為部分中斷,且四周也伴隨些許積液。肌肉損傷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肌肉連續(xù)性出現(xiàn)中斷或者撕裂部位處肌肉回縮的時候,斷端肌肉出現(xiàn)顯著增大的情況,且其周邊有無回聲的血腫包圍。肌肉挫傷主要表現(xiàn)為肌肉增大、內(nèi)部回聲減低,伴隨有不規(guī)則的無回聲區(qū)[3-5]。
小腿后群淺層肌肉即為腓腸肌,其內(nèi)外兩側分別起于股骨內(nèi)外側髁的后部分,兩頭合成肌腹后,在小腿中部形成扁腱與深面的比目魚肌腱相合,因此跟腱強度比較大,抵止于跟結節(jié);跖肌實際上是一塊小而薄的肌肉,其主要位于小腿上部腓腸肌側頭的深面,有一長肌腱,終止于跟腱,其主要作用是避免身體出現(xiàn)前傾問題,有助于對髁關節(jié)進行固定,同時還兼有提起足跟的作用,但是很容易因過大的收縮力而致使其過度背伸而引發(fā)急性損傷問題,相應的損傷部位主要位于跟腱附著部、肌與腱交接部位、腓腸肌股骨髁部附著部等部位,其會在長期作用下而形成勞損問題[6-8]。而腓腸肌勞損患者則主要表現(xiàn)為其小腿發(fā)張、酸痛和沉痛等癥狀[9]。另外,腓腸肌和跖肌損傷也是運動員小腿出現(xiàn)疼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所謂的網(wǎng)球腿。通過采用超聲檢查和MRI,可以對被檢查者肌肉損傷程度,以及其是否伴隨有血腫情況很好地進行確定,尤其是MRI對軟組織疾病特異性檢查優(yōu)于超聲檢查的實際效果,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展現(xiàn)出肌肉走行和肌肉之間的毗鄰關系。通過本次研究可知,在20例患者中,1例完全性跟腱斷裂患者,2例部分性跟腱斷裂患者,2例發(fā)生在小腿中部的單純性跖肌腱斷裂患者,2例慢性跖肌腱損傷患者;9例肌肉挫傷患者,2例跖肌撕裂患者,2例腓腸肌撕裂患者。
超聲檢查技術則是一種重要的檢查技術,其下肢小腿肌肉、肌腱損傷判定中的應用,可以清晰地顯現(xiàn)出淺表軟組織內(nèi)部的層次結構。在超聲檢查下,正常肌肉長軸主要顯示為與纖維脂肪隔相互對應的細小斜行平行回聲。橫切面的圖像的規(guī)則性不理想,在肌纖維中存在有纖維脂肪隔散,其中較大的纖維脂肪隔可以表現(xiàn)成薄網(wǎng)狀圖形。筋膜實際上具有高回聲特性,肌肉回聲要弱于皮下組織回聲,但是這種情況未必是絕對的,某些肥胖患者也可能表現(xiàn)為低回聲情況。肌肉挫傷、斷裂傷或者撕裂傷等損傷情況均可能會伴隨有血腫及周邊出血情況。肌肉腫大具有很強的顯著性,這點同肌肉供血比較豐富、出血較多情況有關。而肌腱斷裂傷可能與肌腱無血管供應有關,且局部液體比較少,相應的液體來源也主要表現(xiàn)為反應性滲出液[10]。在長時間出現(xiàn)肌腱損傷問題后,患者在超聲檢查下會存在局部病變回聲增強情況,并構成結節(jié)情況,這表明局部有纖維肉芽組織增生情況。
綜上所述,通過采用超聲診斷技術,可以準確、快速地判定小腿肌肉、肌腱損傷,有助于為臨床疾病診治提供必要的依據(jù)。對于那些伴有靜脈曲張和小腿腫脹癥狀的患者,可以采用超聲檢查對其下肢肌肉和肌腱情況進行檢查,有助于查明肌肉、肌腱損傷的實際情況。
參考文獻
[1]陳雪娟.高頻超聲在肌肉、肌腱急性損傷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9(18):552-553.
[2]涂濱,何秀珍.超聲在診斷肌腱損傷及愈合觀察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0,12(10):715-716.
[3]楊振宇,程佳文.高頻超聲在外周神經(jīng)損傷診斷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4):37-38.
[4]張輝,方占軍,潘國棟.超聲在四肢肌肉、肌腱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河北醫(yī)藥,2012,34(5):738-739.
[5]梁健.高頻超聲在閉合性肌肉肌腱損傷診療中的應用探討[J].吉林醫(yī)學,2011,32(17):3410-3411.
[6]薄莘莘,姚景.超聲診斷在肌肉肌腱急性損傷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4,21(6):616-617.
[7]孟凡偉.高頻超聲在小腿肌肉、肌腱損傷診斷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5,35(4):145-146.
[8]徐霞,侯春杰.高頻超聲在肩袖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浙江醫(yī)學,2016,38(12):1024-1025.
[9]賈永利.高頻超聲在肌肉韌帶損傷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8):107.
[10]靖立芹.高頻超聲檢查在運動性損傷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3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