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領
摘要:初中思想品實際教學中,基于思想品德學科特點和教師實現課堂高效的教學理想,就應努力創設愉悅的學習環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樂于學習,以達到在愉快的教學中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 愉快教學 學習氣氛
一、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愉快的學習氣氛
思想品德課顧名思義就是對學生思想認識、品質、個人價值,道德情操等方面進行正確引導的一門學科。有的學生一提起思想品德課,就覺得很枯燥。該課的確理論性強,但也未必一味地讓學生們死記硬背,若然,誰都會敬而遠之。越是這樣,教師就越要獨辟蹊徑,讓學生喜歡上這門課,愿意上這門課。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做到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放下自己的教師架子,和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喜歡的朋友,尊敬的老師,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到教師是親切的,教師講出來的道理就會很容易地被學生接受、認可。比如,師生關系和諧平等,學生針對教師所講的問題產生的疑惑就會講出來,這些疑惑真的很重要,因為恰恰說明學生動腦筋思考了,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這時,教師應抓準時機,讓其他學生參與進來,說出自己的看法……整個課堂就會變成討論的天地,學生們在討論中掌握知識,又何樂而不為呢!
愉快的學習氣氛,學生們心理上毫無壓力之感,40分鐘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這遠遠要好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枯燥的說教,因為那些理論性較強的語句的理解和背誦,對于十四五歲的孩子來說,的確不是一件易事。如果在討論和借鑒一些實例來進行講解的話,氣氛輕松,還能達到不錯的記憶效果。
二、借用一些有地氣的素材,為思想品德課愉快教學保駕護航
愉快教學不是空穴來風的,它需要一些引人入勝的實例來做基礎,這樣那些理論才能被通俗化,課堂氣氛才得以活躍。生活就是一部大百科,網絡上有趣的素材更是比比皆是,只要教師肯用心思,稍動腦筋,思想品德課就會“妙筆生花”。例如,在學習一些國策時,我便很好地列舉了涉及到千家萬戶,人人皆知的計劃生育的例子,在這里有效結合這些案例,學生們一下子就理解了我國國情,理解了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應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實現可持續發展,逐步走向富裕。
三、運用愉快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樂在學中
第一,創設“愉快”的教學情景。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讓其在活動中愉快學習,借助活動悟出做人的道理,感受情感,實現知識、能力雙豐收。例如,在思想品德課中合適地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的音、畫功能為思想品德課增添亮麗的色彩,讓學生耳目一新的同時有所收獲,從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在教學時,若能聯系當時的重大時事,也可以收到很好地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講內容的重要性。例如,在講“生命健康”內容時,我便結合網上報道的一些食品安全的例子,作為導學案借助多媒體播放給學生看,活生生的事例,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再結合課本上的知識點,學生總結得非常到位,關鍵是對生命健康這一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我努力實現讓學生參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
第二,給予激勵性評價,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也是愉快教學的方式之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都是嶄新的,初中學生更是如此,由于年齡特點,初中學生更善于探究和創新。教師針對這一特點,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教學中,針對一個問題學生可能有多種不同的看法,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都要及時地進行鼓勵,給予學生以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品嘗到被表揚的滋味,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學生就會在某種意識上再接再厲,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和熱情就會增強。
四、“愉快”教學要求思想品德教師應具備的條件
1.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一堂課成功與否,完全取決于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教師組織到位,反映敏捷,處理教學過程得當,就會很好地實現“愉快”教學。否則教學都不能順利地完成,又何談“愉快”二字呢?
2.要求教師課前備課充分,在備教材的同時還要備學生,備案例,只有準備充分,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有信心靈活地駕馭課堂,真正實現愉快教學。
3.要求教師富有個人魅力。教師魅力十足,自然會奪人眼球,例如教師的幽默細胞,教師的感染力、親和力以及較強的責任心。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勤于觀察,勇于探究,全力挖掘教學中的“愉快點”,這樣才會真正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愉快教學。
參考文獻:
[1]雍素芳.淺議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創新性[J].教師,2009,(16).
[2]杜永敏.“快樂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