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輝
摘 要:素質教育影響范圍的擴大,對初中數學教學水平及教學工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關的教育者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能夠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地解決各類數學問題,打造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發展狀況,可知不同數學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對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重視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數學問題解決效率,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更多熱情。基于此,該文就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認識實踐思考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 教學計劃 措施 學習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c)-0208-02
重視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方式方法,可以為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提供保障,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促使教學計劃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及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全面提升對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整體認知水平,提高學生處理各類數學問題的自信心,為他們數學綜合能力提高及未來的更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 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內涵及實施原則
1.1 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內涵
初中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對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內涵有著正確的認識,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高效處理數學問題,確保學生們在學習中能夠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更多方法。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內涵具體表現在:(1)當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若他們在某些知識點分析中提出質疑時,教師應注重問題解決教學方式的合理使用,調動學生處理問題的積極性;(2)關注數學問題發現中的心理狀態,通過老師的引導作用,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并對各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師生的共同配合下確保問題的順利解決;(3)引導學生采取合作的方式分析、處理數字探究問題,實現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們能夠形成良好的思維,提高各類數學問題處理效率。
1.2 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實施原則
了解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實施原則,根據這些原則要求開展相關的教學計劃,可以使問題解決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實施原則包括:(1)有效性原則。增強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有效性,是問題解決教學中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老師結合有效性原則要求,選擇合理科學的提問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處理數學問題的綜合能力;(2)啟發性原則。在開展問題解決教學計劃時,老師應結合教學目標及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合理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分析問題,大膽質疑,提出自身的看法,主動尋求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法。老師通過適當的啟發與引導,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各類數學問題的理解;(3)針對性原則。初中數學包含的知識點多,對學生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問題解決教學中老師應對各個教學環節設計合理性進行充分考慮,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設計問題,促使學生能夠在問題解決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4)適時性原則。初中數學教師提出問題時應把握好時機,并在學生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選擇合理的時機進行指導,確保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與培養,提高數學問題處理效率。
2 加強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相關舉措
2.1 注重創設情境,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
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應注重創設情境,并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確保他們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模式中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為自身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問題解決教學過程中,掌握問題解決方法的同時獲得數學問題處理中的更多樂趣。因此,開展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計劃時老師應深入理解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及思維發展規律,創設良好的情境,精心設計問題,實現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邏輯思維的有效培養。比如,初中數學教學中講解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雞兔同籠”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想像同一籠中雞兔的數量及從上到下及從下到上它們有多少個頭、多少只腳,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這類問題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進行解決,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2 重視自主探究,深入分析問題
作為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的關鍵環節,自主探究、分析問題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的融合,有利于拓寬學生問題解決教學中的解題思路,確保問題解決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老師應在創設問題情境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高數學課堂提問問題處理效率的同時加深對問題處理中各知識點的理解。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重視自主探究,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問題,有利于優化問題解決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解“全等三角形”中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用三支長度不同的筆組成△ABC,三支筆分別對應三角形的三條邊,若保持點B不動,分別旋轉BA與BC,∠B會發生咋樣的變化?”通過這樣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有利于學生掌握這部分教學內容的更多知識點,調動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的學習積極性。
2.3 加強合作交流,提高問題解決效率
采取合作交流方式,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各種數學問題,可以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對問題解決有著一定的認識,進而在合作交流中對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保持問題解決高效性。因此,需要在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加強合作交流、提高問題解決效率,促使各類數學問題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及時的處理,實現問題解決教學目標。比如,在講解“不等式與不等式組”這部分知識時,老師可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設計出合理的問題,并將所有的學生分為一定數量的小組,通過小組討論方式加深對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并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這類問題。
3 結語
提高對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重要性的正確認識,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學生數學方面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因此,未來初中數學教學計劃實施中應重視問題解決教學工作的落實及相關教學方式的合理運用,確保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模式引導下提高各類數學問題處理效率,保持數學學習高效性的同時拓寬問題處理思路。與此同時,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應加強對各種措施實際作用效果的綜合評估,促使這些措施的實施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東明.CAI技術手段下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研究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3.
[2] 王寧.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4(1).
[3] 張松.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6(1):107.
[4] 劉麗麗.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實踐[J].新課程(中學),2016(9).
[5] 王曉靜.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認識[J].中學數學,2012(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