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香
摘要:城市公園對城市居民的生活有重要影響,為了充分利用城市公園的功能,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相關人員可以將其改造設計為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下面主要分析城市公園地震應急避難功能改造設計原則,在此基礎上,分析應急通道的改造設計,應急供電區域的改進,應急篷宿區的設計,應急供水的改造建設,垃圾的處理措施等,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地震應急避難;城市公園;改造設計方案
中圖分類號:P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5-109-02
前言
設計人員要設身處地的考慮,科學合理的搭配應急設施,保證避難人員在這里有一個平穩、安定的環境,除此之外,要考慮改造設計成本,要充分利用現場的地理條件,整體優化設計,確保將城市公園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1城市公園地震應急避難功能改造設計原則分析
1.1改造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
對于城市公園地震應急避難功能改造設計工作而言,其根本目的就是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難場所,因此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確保避難場地足夠大之后,還應該保證空間整體的安全性,周圍不能有過高的建筑,否則地震時容易引發安全隱患,在此基礎上,無論是相關設施建設還是空間布局情況,都必須符合城市居民的審美標準,畢竟其日常主要是作為城市公園使用,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休閑環境。當發生地震之后,人們的心理會非常恐慌,因此設計中要考慮避難人員的行為模式和心理活動,避免讓人感到壓抑,對人們緊張的心情有一個很好的緩解作用。
1.2改造設計要因地制宜
為了有效防止地震等突發事件對城市居民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從地震應急避難功能角度分析城市公園改造設計十分必要,通過合理的設計給人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在對其進行編制和規劃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統一規劃、平災結合等原則,最終做到對城市公園的綜合利用,對城市居民進行就近疏散,提供的避難場地要安全和通達,滿足城市的整體規劃目標。同時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不同情況,在降低改進資金投入中進行建設,如果公園附近有河水、小山,應該都很好的應用上,降低施工投入。
1.3避難公園要隨時達到
發生地震后非常危急,為了保證人們的安全,要求人們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達到這一公園,因此該公園改進時要和周圍有很好的連通性,做到及時疏散密集人群,快速到達的目的,在公園的主要出口位置設置鮮明的引導標志。
2分析城市公園地震應急避難方面的改造設計方案
2.1分析對應急通道的改造設計
應急通道非常重要,如果通道設計不合理,將會影響人們快速找到入口,或者影響避難人群的通過率,因此在設計應急通道過程中,為了很好的配合救援行動,進行內部通道設計時,必須將主要的出入交通集散區、應急帳篷區、醫療救護區等連接上,這樣就形成了通暢的道路交通網絡。為了達到平災結合的設計原則,在公園內部所設計的道路要兼具很強的景觀性,而道路設計的寬度要滿足救災運輸車輛的通行,除此之外,在危機情況下有可能發生火災,因此為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在園區內部要設置兩條寬度至少在4m以上的道路。為了提高避難人群的通過效率,公園的主出入口可以設計為開放式的,這樣人群、車輛等都可以快速進入到公園內,一般設計的出入口不能小于兩個,如果有條件可以在東、西、南、北設置四個出入口,將公園地震避難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2.2分析對應急供電區域的改進
當發生大地震之后,肯定會破壞到城市的供電網絡,如果地震發生在夜間,那么及時恢復供電顯得異常重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讓人們在夜間及時找到應急避難公園,及時從正確的入口進入到安全區,公園改進設計過程中,可以設計出太陽能供電系統、燃料電池、應急電源車、柴油發電機等,及時為城市補充電源,為了確保整體的安全性,對于這些應急電源設備而言,必須做好防雷、防觸電保護。對于公園內部的照明設計而言,可以使用太陽能路燈,或者選用風光互補路燈,不僅節約了應急電源的使用,還可以為避難區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休息場所,為棚宿區提供安全的照明。
2.3分析對應急篷宿區的設計情況
當發生地震后,大部分人都會居無定所,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一問題,很難保證人們長期穩定的在應急避難公園等待救援,那么整個現場就很難控制,進而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而且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住宿區域,很多老人和孩子以及婦女都無法處置,長期下去還會發生各種疾病.不利于對受災群眾的管理。針對這一情況在避難公園設計一個應急篷宿區十分有必要。如果要搭建大規模的帳篷,那么就需要很寬闊的場地,設計中可以結合公園內部的開敞式足球場和籃球場進行設計,或者針對日常的活動區間進行硬質鋪裝,做好鋪設帳篷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了確保設計的合理性,一般使用的帳篷都是國家標準,因此其他設施都要和標準帳篷的規格配套,根據具體用途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規模,為了方便管理,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空間,要分區進行帳篷的設置,各個區域之間還要預留消防通道,除此之外,公園內建設的室內體育場也可以作為帳篷區,但是要注意安置避難人員的人數,可以安排現場的使用,避免發生擁堵和踩踏事故。
2.4分析對公園內應急供水的改造建設
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短時間內避難可能不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但是如果避難時間過長,避難人數眾多,那么對水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因此在對城市公園改建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這一問題。一般公園的日常用水并不多,因此在設計中可以在必要的位置設置幾處供水點,例如林木噴灌區、公廁區、人們休閑活動區等,其余全部采用應急供水設施,這樣不僅減少了一次投資,還避免對設施的浪費。可以受用抗震水罐、市政水罐網供水車等進行供水,因此在城市總體規劃設計中,在避難公園附近要有城市消防隊,或者是市政供水部門,這樣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之后,及時溝通將相關設備運送到現場,在公園內部還可以建設少量的庫房,停放少量的供水設備,保證供水的及時性。設計中要確保不同用水設施和公園內環境的協調性,在城市居民引水的位置,還可以根據景觀的設計加入水龍頭,達到使用和美觀一體化的設計效果,一般相關部門有規定,100人就應該設計一個水龍頭,一般情況下進行綠化灌溉,緊急情況用于人員飲用,或者救災搶險。
2.5分析醫療救護設施的建設
當發生大規模地震之后,會造成一部分人的受傷,及時在避難場所對其醫治十分必要,可以在公園內部設置醫療點,搭建少量的病床,這一可以及時收治少量的受傷人員,一般按照避難人員的2%進行計算即刻,為了避免耽誤治療,現場一定要配給足夠的醫療用品和器材,以及相關的藥品。對于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可以結合設計建設,并在周圍預留足夠的空間,當受傷人員數量較多時,還可以在周圍及時搭接醫療帳篷,供醫護人員進行護理、手術、搶救等,為了避免在公園發生疫情,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要定時對公園進行全面的消毒。
2.6分析對應垃圾的處理措施
當人們在公園休息時,日常消耗后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如果不及時清理,不僅影響公園的環境,還會影響避難人員的舒適性,嚴重時垃圾腐敗發酵.還會滋生很多的病菌,為病毒傳播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公園設計過程中,結合整體設計特點布置足夠的垃圾站,派專人進行清理,當發生地震后,可以結合避難的人數對垃圾箱、垃圾站、移動式垃圾桶合理的布置。
3總結
通過以上從地震應急避難功能角度分析城市公園改造設計方案,發現設計中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同時堅持相應的設計原則,這樣才能保證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