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平
(溫縣第二人民醫院 內五科 河南 焦作 454850)
克拉霉素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臨床分析
楊會平
(溫縣第二人民醫院 內五科 河南 焦作 454850)
目的 探討克拉霉素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溫縣第二人民醫院就診的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92例,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46例采取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46例采取克拉霉素進行治療。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的71.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低于對照組的17.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過程中,給予克拉霉素治療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及使用。
克拉霉素;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又稱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指發生于十二指腸及胃部的慢性潰瘍,屬于臨床常見消化系統疾病[1]。該疾病的發病率高,病情反復,病程長,其致病因素與胃黏膜保護作用削弱、幽門螺桿菌感染及胃酸分泌過多存在著密切聯系[2]。患者臨床表現為上腹部長期反復疼痛,多呈饑餓、灼傷及鈍痛,還包括嘔吐、惡心、噯氣、反酸、反胃、燒心及唾液分泌增多等胃腸癥狀,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旨在探究克拉霉素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溫縣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92例,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以隨機的方式分成兩組,各46例。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為23~73歲,平均(49.1±5.4)歲;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為22~72歲,平均(48.6±5.8)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此次納入研究的46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克拉霉素進行治療,于餐后口服克拉霉素,2次/d,250 mg/次,以7 d為1個療程,經3個療程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3 判定標準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將療效分為:①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經胃鏡檢查后,潰瘍面基本愈合,幽門螺桿菌檢測為陰性;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經胃鏡檢查后,潰瘍面減少超過50%以上,幽門螺桿菌檢測為陰性;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潰瘍面無任何變化,幽門螺桿菌檢測為陽性[3]。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定性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的71.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低于對照組的17.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消化性潰瘍屬于臨床常見消化道疾病,多發于超過30歲的青壯年,發病率高,病情反復,治療難度大,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該疾病尚不存在明確的病理機制,與胃黏膜、幽門螺旋菌及胃酸存在著密切聯系,精神、環境、藥物、遺傳、胃腸肽、膽汁及胃排空延緩均可不同程度引發患者的消化性潰瘍[4]。同時,患者臨床表現為嘔吐、惡心、噯氣、反酸、燒心及腹脹腹痛等,食欲正常,但是存在偶發性進食后潰瘍面疼痛,造成患者的體質量下降,甚至累及全身神經,不僅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表2 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bP<0.05。
從現階段我國醫療水平來看,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方法單一,仍停留于粗放型階段,以藥物治療為主,效果良好,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用藥不良反應。克拉霉素屬于14元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與羅紅霉素及紅霉素的抗菌效果相似,其藥理機制為利用阻擋聯結細胞核蛋白50 S,抑制合成蛋白質,產生抑菌效果[5]。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的71.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低于對照組的17.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在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過程中,給予克拉霉素治療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及使用。
[1] 張麒法, 徐國建. 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J].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4(53): 79-81.
[2] 陳林才. 序貫療法與傳統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 10(28): 1326-1328.
[3] 孟凱, 孟玉玲. 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聯合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效果評價[J]. 中國療養醫學, 2015, 11(24): 1192-1194.
[4] 劉劍君, 李華翔, 李延超. 奧美拉唑聯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聯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外醫療, 2013, 30(68): 109-110.
[5] 張鳳華. 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與克拉霉素聯合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臨床療效[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11): 643-644.
R 725.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90
201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