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解決車主停車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打通停車閉環。

ETCP市場公關副總裁朱凱
“ETCP停車”本來是一款提供停車費自動支付服務的App,用戶綁定信用卡或預存停車費就可以享受停車費優惠,無需用現金支付停車費,它解決了用戶在停車繳費點排隊、等待等痛點。
而就在這個5月,ETCP推出“車主專享”共享單車,也就是說它要加入到共享單車混戰中。但其實,ETCP推出的單車從名稱、受眾到產品邏輯、目的都與普通意義上的共享單車大相徑庭。
ETCP單車的名字叫“ETCP擺渡車”,顧名思義,該產品是連接停車場與目的地的接駁工具,是為了破解停車難的地理問題而推出的解決方案,旨在解決車主停車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打通停車閉環。
一天1分錢,你騎不騎?
擺渡車面向ETCP的注冊綁牌用戶,當用戶的已綁定車輛駛入ETCP停車場后,用戶可享受停車場內提供的ETCP專屬單車服務,解決用戶停車后去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在區域內較為擁堵、目的停車場費用較貴或周邊停車場沒有車位的情況下為用戶提供一種全新的交通方案。
具體的操作步驟為:用戶在ETCP停車場停車后,在線電子支付交納88元押金(首次)后用車,在將單車騎回停車場后進行行程結算并支付費用,一天1分錢,不限次數。完成正常還車流程并支付費用的用戶,經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后,可以全額退還押金。
ETCP擺渡車首批計劃在北京地區投放5萬輛,年內將擴展到10座一、二線核心城市,視情況在每個城市投放5?10萬輛單車。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參觀ETCP公司后了解到,ETCP還將專門成立一個全新的部門,專門負責全國的擺渡車業務。
擺渡車聯合原有業務,打通停車閉環
擺渡車作為ETCP全新的產品,解決的是停車難中的地理問題,但這僅僅是停車眾多難題中的一個。
數據顯示,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61萬輛,而全市停車位只有290萬個,近年來供需矛盾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呈逐漸拉大態勢。北京車位缺口巨大,但仍有70萬?80萬個車位閑置或半閑置。通過調研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狀——白天車位閑,夜里停車難。北京市停車場的利用率,在工作日僅為65%,節假日也只有83%。原本就稀缺的停車場資源,利用率居然還存在這樣大的空缺,這反映出大量的停車場同樣沒有得到有效的服務。
面對這樣一個資源信息極度不對稱的低效現狀,提高停車資源在城市運轉效果的關鍵,是需要找到一套系統化的停車服務解決方案。基于這樣的思考,ETCP向傳統停車行業引入“互聯網+停車”概念,
基于車牌識別技術、后臺管理系統、崗亭收費系統、移動端App等核心產品服務搭建智慧停車解決方案,為車主提供不停車電子支付、車位引導、反向尋車、信息交互等服務,同時滿足停車場智慧城市生態下的服務能力升級,滿足停車場高效管理、節流增收、優質體驗等多重訴求。
ETCP的車場端產品可以將停車場傳統收費效率提升3?4倍,讓車輛通行效率提升8?10倍,節約人力管理成本50%,對賬效率提升2倍。僅僅通過上述幾個簡單的舉措,ETCP就可幫助車場整體提升收入至少1倍。
ETCP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武漢、長沙、蘇州、西安等61座一、二線城市擁有合作停車場超過5000家,覆蓋了大型商業綜合體、寫字樓、中高端社區、大型公共交通樞紐等眾多客流和停車高發區域。同時,“ETCP停車”App注冊用戶數達千萬級,月服務車次超過4000萬,在智慧停車市場占據80%份額。
基于前幾年的服務基礎,ETCP推出擺渡車,讓用戶停車后,方便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不過,ETCP這種“車主專享”的共享單車還沒有得到市場驗證,可以說ETCP只能在摸索中前進。盡管業務模式與摩拜、ofo等不同,但要解決車主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難免會受到已有共享單車的影響。
ETCP成立于2012年,集團總部位于北京中央商務區,在中國一、二線核心城市設有分(子)公司近20家,投資控股和參股的相關企業10余家,在歐洲、北美和香港分別設有代表處和合資公司,業務范圍輻射全球,A、B兩輪更累計融資近20億元。目前,ETCP已經與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廣州等多個城市的政府達成深度合作。
2016年,ETCP從“跑馬圈地”的1.0階段進化到了“生態化、場景化、體驗化”的生態共建2.0時代,合作公司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萬達集團、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金地集團、美團、飛凡網、龍湖地產、萬科物業、物美集團等。
2017年,ETCP升級為3.0版本,定位為停車場的資產和運營管理,要做停車場良性生態的創建者,從停車場運營角度去提供智慧停車服務。
為此,ETCP成立了停車場廣告公司,成立了海外公司,自建了工程公司等等,還將與政府合作嘗試以PPP模式建設停車場,與停車場嘗試長期運營權合作,嘗試把汽車后服務商家引入停車場的探索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