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香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一個重大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也已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基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明確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任務。職業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類型,同樣也面臨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任?;诖耍芯烤┙蚣铰殬I教育協同治理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首先,京津冀職業教育為什么要協同發展?筆者認為,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源自經濟、政治等多方面動因。盡管在一定意義上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因在于促進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發展,使京津冀地區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的以新興產業為骨干的新增長極,但毫無疑問,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特別是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將是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因為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發展關系最為密切的一種教育類型,職業教育可以為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適合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從整體上對技術技能型人才進行優化配置。除了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動因之外,來自政府官方的關注,特別是來自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來自京津冀三地政府政策的導向,對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外力推助作用也不可小視。當然,還有來自京津冀職業教育領域內部的、官方或非官方的、廣大職業院校進行的交流與合作等實踐探索,也為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其次,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為什么需要協同治理?顯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職業教育的產品——技術技能型人才是具有準公共性質的公共產品,再加上這一公共產品還具有天然的“流動性”特征(即人才流動),因此,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框架內,這一公共產品的供給與配置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復雜的公共問題,而這一公共問題很難通過某個單一行政區的管理行為進行有效的解決,因此,協同治理就成為必然。當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諸如京津冀三地職業教育政策制定主體的碎片化和部門化,京津冀三地對職業教育發展目標的差異,京津冀三地職業教育利益分配的差異等,都亟待京津冀職業教育實現協同治理。
最后,什么是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治理呢?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治理是指行政邊界彼此相鄰和功能部分重疊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三個行政區,為了解決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供給與配置這一公共問題,由京津冀三地的政府、行業(企業)、社會組織、其他利益相關者等多元治理主體,在職業教育政策制定、職業教育發展目標定位、職業教育利益分配、職業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等涉及職業教育公共產品供給和服務方面,進行跨界的互動與合作,最終實現為京津冀地區提供優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增進公共利益的過程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