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啟躍

自去年2月《纖維制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出臺以來,明確了專業纖檢機構對校服質量監管擔負的重要職責。圭臬在先,怎么將這些辦法落實,如何使相關部門形成校服質量監管的共識,成了益陽纖檢局面對的首要問題。
抓基礎,練好自身功夫
益陽對校服質量的監管早已有之,只是過去一直集中在對校服生產領域的監管,自2013年始,益陽質監局與市教育局組織聯合督察,成立了學生兒童用品和學生服質量監督工作領導小組,并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我市學校及幼兒園學生床上用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把監管觸手眼神到校服使用環節。而自去年《纖維制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出臺后,校服監管更上了一條“快車道”。
“建立企業質量信息檔案、‘雙送檢、多部門聯動機制等等這些行之有效的校服監管措施,目前在益陽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形態。”益陽纖檢局副局長諶靈軍說。
去年,益陽市纖檢局經過摸底排查,明確了當地學生服、軍訓服生產企業13家,床上用品生產企業7家,并且為學生服生產企業建立了質量信息檔案,完成了對13家學生服生產企業的質量信用等級的前置審查和評定。目前,這些企業已經獲得湖南省纖檢局評定的質量信用等級證書,其中AAA企業6家,AA企業5家,A企業6家。
這種企業質量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大大方便了益陽纖檢局開展校服質量監管。“有了分級,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等級情況對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和巡查,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和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諶靈軍說。
同時,益陽纖檢局將獲得質量信用等級評定的企業名單在益陽門戶網站、《益陽日報》予以公示。用諶靈軍的話說,就是“用輿論的力量讓企業質量信息檔案作用最大化,促進行業自律和自我規范,并為學校、幼兒園集團采購提供參考依據”。
除了建立質量信息檔案,益陽的“雙送檢”工作也做得有模有樣。“現在益陽已經初步形成了‘纖維-纖維制品全鏈條監管格局。”諶靈軍形容。
去年一年,益陽纖檢局為全市學校集團采購的學生服實行免費檢驗。由地方財政買單,施行免費檢驗的措施,提高了學校、幼兒園履行進貨質量驗收把關的有效性和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雙送檢”制度的落實。
“檢驗不涉及收費,并且又能給學生的安全加一道保險,‘雙送檢工作自然受到了歡迎。”諶靈軍介紹,政府財政保障也促成了益陽校服監督抽查量大面廣、影響力大的特點。
據了解,僅在去年8月至11月的3個月時間里,益陽纖檢局就出動執法人員220人次,共監督抽查涉及益陽下屬安化縣、桃江縣等7個區縣市的104所(家)單位,完成了305批次纖維制品監督抽查,形成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目前,益陽已將各縣市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對學生服、絮棉制品、床上用品的監管納入年終考核,各縣市區局有專人專管,并開展日常檢查工作,以督促各縣市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切實履行監管主體責任。
當前的益陽市,一個由省纖檢局統一部署,市纖檢局靠前指揮,技術支撐,考核督查,各縣市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按轄區監管的立體監管體系已經成形。
抓宣傳,擴大校服監管影響力
經得起輿論檢驗的工作才是過硬的工作,干工作要能露臉,敢露臉,這一直是益陽纖檢局的理念。
“我們現在建立了一個微信平臺,目的就是通過這個平臺加大對相關法律法規及產品標準的宣貫,讓消費者通過這個平臺了解到益陽市纖檢局職能職責、公開規定、公開指南、法律法規,以及舉報投訴途徑等,能幫助企業更全面更直觀地了解我們益陽市纖檢局的實時動態及信息。”諶靈軍說。
目前,益陽纖檢微信公眾平臺包括三大板塊:涵蓋了纖檢概況、舉報投訴、職能職責、纖檢常識、纖檢行動、工作動態、法律法規、辦案流程、辦事指南及檢測課堂等。
現在,諶靈軍走到哪里都會推薦別人來掃一掃。“微信新媒體平臺使信息能夠得到及時公布,目的就是讓老百姓第一時間了解纖檢局的工作,讓信息更加透明化,提升纖檢工作的公信力。”諶靈軍說。
除了微信平臺,益陽纖檢局也十分注意傳統媒體的作用。益陽市纖檢局組織的“陽光纖檢進高校”、“陽光纖檢進幼兒園”系列警示宣傳活動。除了利用學校報到通知單、校報、宣傳海報、社區宣傳欄等多種方式印發警示宣傳資料。還充分運用《益陽日報》、高校網站等媒體,加強纖維制品安全知識、專項行動宣傳,在《益陽日報》、益陽電視臺、市質監局門戶網站都進行了專題報道,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6月的《纖維制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宣貫會。由益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持,全市各高校、中小學校、幼兒園、賓館酒店、縣級以上醫療機構代表,學生服、絮棉制品、床上用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各區、縣、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教育局、衛計局、民政局、商務局、旅游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共270余人參加了此次發布會,陣仗著實不小。
纖檢局工作人員逐章逐條對規章條文進行了宣貫和典型案例分析,結合實際對今年監管工作進行了部署,同時在益陽市政府門戶網站“政策解讀”欄目發布了《辦法》條文解讀,并印制了《纖維制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和相關產品標準1000套,向相關部門單位進行免費發放。
益陽電視臺、《益陽日報》、《益陽晚報》、《益陽城市報》、等10余家市級新聞媒體參加了新聞發布會。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現在我們出去做抽檢或者一些消費警示宣傳活動的時候,經常有群眾會來主動和我們了解校服質量信息,‘我知道你們纖檢局,你們是管校服的,這說明我們的宣傳是起作用的。整個社會慢慢形成了一種對于校服質量監管的關注度和共識。這對我們開展工作有不可或缺的幫助。”諶靈軍說。
抓協同,打造質量監管合力平臺
2016年4月,兩份關于校服質量監管和產業發展的文件擺到了諶靈軍的案頭。它們分別是益陽市人大黃柏林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校服管理的建議》和謝榮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校服產業助力益陽紡織產業振興升級的建議》。
益陽市纖檢局對此進行了深入調研,并根據代表意見提出了整改措施。議案辦理的質量得到了代表、委員的一致肯定。這件事是益陽纖檢局之所以能在地方廣受支持的一個縮影。
“校服質量監管,不是纖檢機構一家的事。要想建立完善的校服質量監管體系,必須多部門聯動。人大代表的議案,代表社會關切的心聲,我們一定要辦好。只有當我們把工作做好,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和支持。”諶靈軍說。
益陽纖檢多年來的兢兢業業沒有白費。去年,益陽市纖檢局主動與益陽教育局聯系,就如何加強當地中小學生校服管理進行了多次專題研究,最終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長掛帥,市教育局牽頭,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經信委四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的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監管職責和協調配合機制,形成了多部門、全覆蓋的監管模式。
這種多部門聯合行文的形式在湖南全省尚屬首次,也受到了湖南省纖檢局的肯定,并在全省各地州市推廣。
敢做、敢“秀”是益陽校服質量監管工作的特點,雖然現在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是益陽的校服質量監管無疑正走在一條快車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