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華清
摘 要:情感對思想品德課教學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論述了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并具體談了實施情感教育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情感教育
課堂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師生間傳遞信息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前者屬于智力因素范圍,而后者則屬于非智力因素范圍,它是學生智力發展的內驅力。情感對思想品德課教學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身心發展以及個性發展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能有對于真理的追求。”同樣,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沒有情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熱情,也不能促進學生認識過程的發展。所以,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有了積極的情感,以情導知、知情交替、情知交融,課堂教學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得到培養。
二、實施情感教育的幾點做法
1.創設和諧融洽的教育氛圍
教師的情感、言行直接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教師淵博的學識,課堂上生動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豐富的面部表情、恰當的形體動作都能贏得學生的親近,都能縮短師生間的心靈距離,都能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扎實。教師以親切、溫和、和藹可親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能給學生營造一個愉快、寬松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氛圍中學習,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增強記憶、發展思維。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錯誤,教師不應板著臉,甚至挖苦、諷刺,而是親切地引導其找到答案,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輕松、無壓抑感,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給予鼓勵,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對于貧困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更應如此。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真誠地給學生以鼓勵、支持,創設和諧融洽的情感氛圍。
2.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的情感因素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誘導學生
思想品德課中蘊含著很多情感因素,借助課程資源中的“思想驛站”“活動平臺”和“擴展閱讀”等板塊,以貼近學生生活的社會情境和他們的親身體驗為載體,采用提問探究、合作參與、觀察體驗、分組討論、漫畫欣賞、小品演出等多種教學方式,開展趣味性、實驗性教學活動,誘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營造學生愉悅的學習情緒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在上七年級上冊第一課第2站的“結識新朋友”這課時,我充分利用社會觀察模板中描繪學生互相交流的場景,讓學生進行模仿交流,促進陌生的同學之間敢于表達、互相了解的心理體驗;又如,利用交往清單活動,讓學生注意自己經常會忽略的細節,從而強化個人參與人際交往的心理感受,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創設情境,激發學習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情感是智力發展的翅膀,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巨大內驅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就會表現出巨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如可利用以下方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利用影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影視作品有形、聲、色、情、意相結合的特點,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教學“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時,我向學生播放了專題片《大國崛起》以及《復興之路》片段,讓學生直觀地明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同時還補充了比亞迪汽車研發的相關資料,學生形象地了解了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紛紛表示在現代社會,必須認真學習、掌握科學技術,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這堂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2)利用角色表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角色表演不僅能夠使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全部調動起來,共同參與學習,而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各種機能,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造性得到更好的發揮。例如,在教學“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內容時,我把學生組織起來,分別扮演消費者、銷售者、工商部門有關人員等。在這個小品表演中,學生比較容易地掌握了當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犯時,如何利用合法途徑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個知識點。
總之,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傳統的教學中,只有教師滔滔不絕的灌輸,而學生則不做思考地重復相同的信息,實踐證明這是極其低效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思想品德課中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注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既能融洽師生的關系,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愉快、輕松,使課堂教學效率高效。
參考文獻:
[1]王莉.初中政治有效教學方法初探[J].學理論,2012(31).
[2]潘春霞.在思想品德課中滲透情感教育[J].教師,2012(36).
[3]周天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0(57).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