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波
著名國學大師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有:“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其中的少年便是今天常規意義上的青少年,中學生必然被納入其中。2015年,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然而在川北農村中小學,由于受現實、觀念及體育器材等因素的制約,體育教學的實施與發展深受影響。以地處四川省北部的西充縣為例。
一、農村學校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開展好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工作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在于:增進身心健康,使其掌握正確、良好的體育鍛煉方法,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農村學校對體育的認識,目前仍還處在較低層次。
1.學校體育觀念落后
農村學生從小就接受只有考上大學才能脫離農村的“傳統”家庭教育,只追求分數,而忽視其他方面的成長。學校體育課現狀就是課時少,而且經常被挪用,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根本無法得到保證。體育教育教學在學校、甚至整個教育系統無位置,教師上課缺乏活力、學生無興趣等極大地阻礙了學校體育的發展。中考體育有40分的成績,學生到了九年級的時候才有“真正意義上”的體育課,但也是圍繞中考這根指揮棒。學生只有枯燥的訓練,體會不到鍛煉身體的愉悅感。
2.教師隊伍力量薄弱、工作積極性不高
農村學校體育專職教師配備不夠,在西充縣每所鄉鎮學校僅配置一兩名體育教師,有的學校體育教師還被安排教授語文、數學等科目。非畢業班的體育課分割給老年教師充課時。而這些兼職老師大多數都沒有受過專業培訓,遑論資格證書,因而他們的專業水平達不到相應的要求。學校評價體系中的優秀、先進往往與體育教師沒有關系。這些因素導致了專職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不高。
3.教學設施嚴重不足
體育經費嚴重匱乏,導致體育場地和器材嚴重不足。西充縣農村中小學校每年可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費用僅為數百元,有的學校甚至連籃球也沒有,遑論小型的足球場。有的農村中小學本身已經債務纏身,根本無力投資改善體育教學設施。面臨以上種種困難,在農村中小學開展體育工作是非常艱難的。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1.制訂嚴格的教學評估體系
各級相關部門制訂有關體育教學的文件,加強檢查監督學校特別是川北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工作,確保體育教學的質量,改善提高體育教學管理水平。學校完善體育教師的獎勵制度,在評優、評先上與其他科目保持一致。
2.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板書、網絡宣傳和邀請參加體育比賽等方式宣傳體育,使更多人正確認識體育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意識,讓更多的群體關注和支持體育的發展。各級領導特別是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要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積極支持學校的體育工作,多方面激勵體育教師,使其提高專業技能,最終使學生受益。
3.重視人才,提高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
學校要為體育教師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間和平臺,還要全方位提高教師的主動積極性,廣泛招攬人才,有的放矢用好人才,穩定體育教師隊伍;學校還要支持、鼓勵現有體育教師、非體育專業畢業的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以促進學生的發展。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同樣取決于體育課堂的組織形式,由于體育教學大多是在戶外進行,體育教師組織體育教學時要排除各種外界干擾因素,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最終促進師生的成長和發展。體育教師在備課時應當預設教學情境:如何合理地調動隊伍,什么時候講解點評,如何把少量的器材發揮最大的課堂效益。
4.拓寬體育經費渠道
根據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開通多元化的資金籌集渠道,尋求社會大眾的支持加強建設學校體育設施器材。充分合理地使用體育教學經費,針對西充縣農村地區的特點,合理開發和利用體育資源,改變農村學校體育經費匱乏、體育設備器材簡陋的現狀。
5.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活動
學校應利用課余時間、某些活動日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保證體育課課時不被隨意侵占、挪用,按體育教學計劃有序地進行教學、考核。各方都重視學校體育教學,為推動學生自發、積極自由地進行體育鍛煉而努力。
6.合理利用校外周邊場地
西充縣屬于丘陵地區,大部分學校都建在山坡附近,學校自然環境優美。學校附近的山坡較為平坦,車輛行人相對比較少,學生開展活動安全方便。這種情況下,學校體育課可以開展跳石梯、翻山丘、爬山坡、沖坡等活動,還可以利用鄉村公路進行越野練習等。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開展囿于場地、器材的缺乏,但一旦有合適的活動場地且不影響體育教學秩序的體育活動照常值得提倡,例如在走廊過道、花壇等地學習武術、健美操、健身走、體操等。
7.師生制作器材
西充縣農村可以作為體育器材的資源非常豐富,比如可以用竹子做標槍,廢舊的礦泉水瓶進行“保齡球瓶”的擲球游戲,廢棄的汽車輪胎做滾動游戲。跳繩、鐵環等體育運動器材也都可以自制。這樣,師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體驗到異于課堂的別樣樂趣。踢沙包、踢毽子等傳統游戲同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