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永昌
依安五色土
文/張永昌

離鄉已九載,終回母親懷。五月,我回到家鄉,工業園區的潘巖主任對我說:咱家鄉——依安被國家命名為“中國五色土(北方紫砂)之鄉”了。聽了這個消息,我心情特別高興,高興的同時也勾起我許多童年的回憶。
小時候,我和伙伴們常常用泥摔泡玩兒。把泥做成空心的圓柱形,口朝下,用力向下猛地一摔,看誰的響聲大,震開的孔洞大,就能決出勝負。輸方還要按贏方摔的孔洞的大小,給予補償泥巴。泥可分三等:一等是,從西溝取來的五色土;二等是,可就地取材,在我們摔泡場地西大坑,黑土層以下便可取之;三等土就是黑土,這在我的家鄉隨處可見。我為了贏伙伴們,總愛使用五色土。因為五色土細膩,粘性大,而且色彩鮮艷。即使玩兒得天昏地暗,每個人都像花臉包公一樣,才余興未盡地回家時,也不怕臟,不怕沉,把這心愛的五色土泥帶回家中,留著下次摔泡繼續使用。每年深秋,母親就用五色土泥作火盆。做火盆是用瓦盆當作模具,所以火盆大小與瓦盆相似。想起來那時的五色土功勞也是不小。不僅給我帶來了童年的樂趣,而且還給家人帶來了冬天的溫暖。
傳統文化一直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是組成世界萬物的基本要素,也稱為五行。而五色、五方、五音、五味、五行、五臟之間又存在著相互對應的關系。就說五音吧,它分為:“角、商、宮、徵、羽”且與其它五行、五方、五味、五臟有很玄妙的對應。因此,我們的華夏祖先對自然認識及描述應該從這些傳統文化中來。其實這些傳承至今還與某些行業有著關聯。就說“五行”與中醫有關;“五音”與現在的音樂有關。究其內在,還與哲學有關。
五色土不僅啟迪我們的心智,而且還是我們生產陶瓷工業的優質原料。
從遼金陶瓷產業的興起,到唐三彩的發展,形成了中國的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民族文化史。我們從過去日常生活中作為消費者享用著,更有收藏者,而今我的家鄉的建設者們已喚醒了沉睡多年的寶貴資源,開創了屬于自已的產業。
此時,我再次捧起家鄉的五色土,久久地注視著:這就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優質陶瓷生產原料。讓你等了這么久!你就是這樣默默地為了我們守候。我們不會辜負你。家鄉的陶瓷產業早已經拉開了產業序幕,并且已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我使用的紫砂壺就是家鄉人制作。將茶放在壺里,再將水徐徐注入茶葉起伏著,恰如人間萬象。熱氣裊裊地升騰著,宛若漸行漸遠的炊煙,一股生活的暖流涌入心身。這壺里乾坤包容著多少創業者艱苦卓絕的故事啊!我想到這陶瓷工藝:用特定的土燒成陶瓷。還要經受烈火的考驗,多像我們的產業歷經苦難,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