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欣
文化是孕育理想信念的沃土。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互相滲透潤補、互為犄角合力、渾然一體而成的文化整體。理想信念則是對社會現實狀態及其未來走向的內心認同和思想信任,表現為群體或個人對民族、國家、政黨發展前景發自內心的一種崇敬追求、一種矢志不渝的意志堅守?!皥远ǖ睦硐胄拍睿仨毥⒃趯︸R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p>
文化自信涵養理想信念,應著眼于修養品行。正心就是修厚德正人品。文化潛移默化地支配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文化育人就是從內化正心肇始的。身正先要正心,正心才能身正。正心要心懷敬畏和執著。講內化正心,先要以文化打底,需要一定量的文化積累。在注重文化積累的同時,還要解決以文立德化行的問題,純粹道德品行。這是內化正心的必然要求。內化正心是真功夫、硬功夫,是道德自律和自我救贖的苦行修煉,正心先要靜心,專心之后逐漸凈心,洗刷靈魂、滋潤心性,陶冶高尚情操。內化正心不能中斷,淺嘗輒止的結果將會前功盡棄。
文化自信涵養理想信念,應致力于外化踐行。文化的力量最終要通過致用來體現。唯有豐富的踐行才能彰顯文化的魅力,也唯有在外化踐行中才能提升文化自信。馬克思墓碑上鐫刻著的那句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說明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將自己的全部學說概括為用行動“改變世界”。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精辟論述的知行統一觀、鄧小平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習近平總書記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些思想一以貫之,說明沒有踐行將會一事無成。文化自信是實實在在的自信,是用生動踐行表現的自信。知行合一是真境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高境界。
文化自信涵養理想信念,應堅持鍥而不舍。文化自信是文化自省、自救、自強的過程?!百F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睆某种院闳胧质抢侠蠈崒嵶鍪虑椋瑏聿坏冒朦c弄虛作假。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曾用詼諧的語氣告誡全黨:“對待學習,任何一點調皮都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老實一點吧!”要不間斷、無縫隙、不松懈。文化潤物無聲,不用刻意安排時間,一有哪怕是片刻閑暇,信手拈來,即刻入境?!读暯接玫洹凤@示出習近平同志的文化底蘊和功力。他自少年時代鍥而不舍地積累,為我們做出了文化自信、篤定信念的表率。通過學習黨的歷史,在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世界里都能看到高度的文化自信,看到忘我慎獨的境界。不言而喻,他們人生信仰的堅定都是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入手,是天長地久積淀而成的。
文化自信涵養理想信念,應保持兼容并蓄。中華文化是世界百花園中一顆璀璨明珠。同時,在中華文化為世界作出貢獻的同時也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向各種優秀文化借鑒學習,與世界大家庭共享最新文化發展成果。黨員干部涵養理想信念,不僅要對中華文化如數家珍,了然于胸,同時也要注意了解、學習世界先進文化。有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才有勇氣登高望遠,篤定理想信念。文化自信是在波浪式前行中積累形成的,中華文化就是在長期的歷史文化自信中走到今天的。民族文化形成之后,其特質決定了吸引、汲取外來優秀文化和先進文化,博采眾長,百花齊放的歷史趨勢不可逆轉。以世界眼光看待中華文化,才能在比較中發現其他文化的優秀特質,在善于向世界各優秀文化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中,中華文化的優勢即包容性、消融性、多樣性及自信與創新才能得以與時俱進。文化自信體現民族性。這種自信是對民族文化的敬仰與自豪。正是在這種比較、鑒別、沉淀中,提升自信自強之心,涵養愛黨愛國情懷,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作者單位:沈陽市地方稅務局第三稽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