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秦嶺北麓(秦嶺主峰太白山腳下)是中國獼猴桃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也是世界獼猴桃的原生地,民間種植歷史長達1000多年。隨著獼猴桃市場開拓,果價上揚,果農收入增加,獼猴桃已成為陜西繼蘋果產業之后又一個極具市場競爭的優勢產業。
截至2016年底,陜西省獼猴桃面積近100萬畝,產量130萬噸,占世界三分之一,每畝純收入平均在1.5萬元左右,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獼猴桃產業發展讓農民鼓起了錢袋子,走上了脫貧路。以周至為例,該縣2016年劃撥1000萬元用于獼猴桃提質增效,新增獼猴桃面積3000畝,總面積達41.6萬畝,產值30億元,帶動全縣農民人均收入5000元。
扶貧事業方興未艾,致富征程未有窮期。“十三五”期間,陜西省獼猴桃產業實施“東擴南移”戰略,以周至、眉縣為核心,向秦嶺北麓東部擴展;以城固為核心區域,向漢江、丹江流域擴展。實施獼猴桃新建園財政補貼政策,繼續推動適度規模擴張,保持面積、產量、品質全國領先地位。爭取到2025年陜西獼猴桃總面積發展到150萬畝,產量達到175萬噸。建設眉縣、周至、城固3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縣。產業規模化水平達到30%,貯運冷鏈能力達到總產量的30%,培育優勢獼猴桃品牌5-10個,種苗供應能力達到50%,建成秦嶺北麓、秦巴山區兩大獼猴桃產業帶,形成美味系、中華系兩大品系,產品品質明顯提升,使陜西成為全球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