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芬
前些年我們結合學校情況,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近兩年,我們選擇語、數、英三學科骨干,結合課堂教學,從反思性自主學習的技能培養以及對反思性學習方式的實踐入手,通過學科教學,重點在實踐操作層面,對反思性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作一個較為系統的實踐性研究。實踐研究主要集中在針對不同的學科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培養反思性實踐的能力。通過對實驗老師理論培訓和課堂教學實踐,實驗老師不斷地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進行總結歸納,形成了我校學科課堂教學總模式即“基于反思性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其基本流程是:
本課堂教學總模式就是各學科(主要是語數英三科)按照“質疑問惑定目標——合作研究解疑難——分享交流矯成果”這條主線進行課堂教學。“質困問惑定目標”是指課前教師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預學活動,測查學生差異,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合作研討解疑難”是指是指學生根據研學問題開展嘗試性學習,小組共同討論解決疑難,教師重點指導研學方法。“分享交流矯成果”指學生進行學習結果的展示與匯報,教師適當點撥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反思學習活動,激發不斷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一、學科變式
在尊重課程資源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基礎上,依據我校反思性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流程進行變革,初步構建了不同學科、不同課型或不同教學內容的反思性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變式,并運用于課堂教學,在實踐中進一步提煉和完善各學科(語數英)的變式。
語文科我們建立了“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反思性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小學習作指導課反思性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小學習作講評課反思性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流程如下圖:
閱讀課教學反思性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整體感知,質疑定目標——合作探究,釋疑解惑——交流反饋,反思內化惑
習作指導課教學反思性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反思生活,自主選材——交流素材,提煉方法——個體表達,評價分享
習作講評課教學反思性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賞析評價,表達探究——明確任務,合作修改——自主反思,方法提升
英語科根據新教材要求,引導學生對單元語言知識進行反思與積累,引導學生對單元話題學習中的情感和態度進行反思,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反思,基本涵蓋了課標五大目標: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針對各單元設計反思性任務,如問題式、日志式、問卷式、討論式,反思活動包括個體和群體反思。鑒于上述思考和實踐,建構了以單一話題及相關語言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即:
數學課通過創設緊緊圍繞學生所要探究的數學知識的問題情境入手,以問題為導向,引起困疑,確立學習目標。提出問題是教學模式的第一要素,也是探究活動的起點,有了問題,才會努力去尋找答案、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探究是合作交流進行。即是在學生個體獨立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以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
二、課堂教學中培養反思性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 明確反思性學習實踐的反思對象
學生學會制訂學習目標、計劃、任務,安排學習時間,監控好自身學習過程及學習結果,即確定解決的問題——分析要解決的問題的目標和要求——檢索相關知識,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依據相關知識,選擇方法,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老師則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習情境,給學生以清晰的反思指向,特定的反思策略,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反思實踐中學會反思。同時,老師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關注教學策略以及策略的使用對學習結果發生的作用,為后續教學提供依據和有效補救。
2. 注重自主反思與合作反思相結合
反思性學習需要對自身學習進行自主性的反思,獨立思考,自我規劃、自我監控、自我調整、自我剖析。同時,反思性學習也離不開合作。無論是老師之間還是學生之間,知識結構、智慧水平、學習思維方式等方面不同,引導學生凝神聚力,專注于自身學習情況、效果反思。通過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使反思性思維碰撞,才能產生出解決問題新方法,學到不同的解決問題方式,拓寬解決問題的途徑,逐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