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 讀

周雪光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最近《人民的名義》大火,中國的官場、政治以這樣一種影像化、娛樂化的形式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但如果真要探究中國的政治模式與組織制度,應該讀讀這本嚴謹的學術著作,現任斯坦福大學社會學系講座教授周雪光的新書。這本書是周雪光多年來研究中國國家治理制度的一個階段性總結。2004年以來,他數次在一個北方鄉鎮做田野研究,觀察了解基層政府的工作過程和環境。他在書中講述了不少具體的事例,但宗旨意圖始終是從這些或大或小的現象背后,發掘和理解穩定的制度邏輯。本書的探討涉及中央權威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也涉及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系。

(美)馬克·哈里斯 著
黎綺妮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本書的副標題為“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明確指出了本書的書寫范域。在當時的大背景下,戰爭電影理所當然地成為主流,因戰爭導致的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思考在電影中不斷被演繹。然而,作為主要參戰國之一的美國,當時采取了一個有些荒誕的舉措:將戰爭宣傳工作外包給好萊塢。五位著名好萊塢導演,約翰?福特、喬治?史蒂文斯、約翰?休斯頓、威廉?惠勒和弗蘭克?卡普拉,被允許自由出入戰區,作者哈里斯對相關檔案資料進行研究后,用這部作品講述了五個導演從參與戰爭到歸來期間的生活經歷及電影作品,為我們理解好萊塢在戰爭中的角色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

韋力 著
中信出版社
此前的《書魂尋蹤》《古書之美》《失書記·得書記》《古書之愛》,已經讓不少讀者了解了韋力這位當世少見的愛書人、藏書人。新近的這一部《書樓覓蹤》,是韋力的禮敬先賢之作,他多年來致力于中國古代藏書家遺跡的考察與研究,歷經數十年走遍大江南北,訪問了百余位先賢藏書家的或故居或遺址,從沈括、錢謙益、黃丕烈到梁啟超、顧頡剛、鄭振鐸……韋力在此書中記錄了自己的尋訪,更在歷代藏書家的故事中將中國古籍收藏流轉的歷史娓娓道來。大量傳統典籍能流傳至今,都有賴于歷代藏書家的薪火相傳,而這些故事如今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已經相當生僻。
編輯/陳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