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
兩會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助力學校體育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體育明星 劉翔)
通過“體育課+社團活動”的學校教育形式,以及針對體育特長的社會培訓,培養體育產業“消費者”,在體育界貫徹“少年強則國強”。對于中小學生,體育課可以是啟蒙課,著重以基礎體育項目為培訓的主要手段,比如田徑、體操、游泳、球類項目等,有條件的學??梢赃m當開展冰雪運動的基礎教學。而大學的體育教育,除了延續基礎體育教育之外,還可通過廣泛的體育社團活動,培養大學生對于職業體育的興趣。
而重視體育發展,首先表現在重視體育教師的培養,提高全國基層體育教師的待遇,從基礎層抓起帶動體育教育的發展。有的偏遠地區學校能夠獲得企業社會的一些贊助,場地設施也還是可以的,但從師資配備來說相對落后一點。體育課更多的都是一些文化課的教師在教,更多的是一些游戲課。希望有更多的專業體育院校的學生畢業以后去基層、鄉村幫助孩子們,能夠建立起他們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劉昌?。?/p>
體育課的傷害有各種原因,有學校原因的學校應該擔責。但如果是偶然因素,就應該謹慎處理,不能把學校弄得不敢開體育課。這里說的法律法規需要涵蓋很多層面,具體處理時還會涉及事故鑒定,包括發生體育事故的原因等,然而這方面的取證很難,還需要教育、法律等各類政府部門協同。

(全國人大代表、賽艇世界冠軍 徐東香)
希望在當前教育部新政下,國家政策層面能夠為沒有接受過師范院校系統教育的退役運動員從事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開辟新的通道,讓更多有志于從事教育工作的運動員發揮專長。如足球進校園后,缺乏足球教師,隨著學校各類體育項目社團課的開放,又將缺少更多專業體育教師,而不少專業體育院校又完全有能力培養出出色的專業體育教師人才,如能為體育專業類學校開設本科班,打通教師資格證的通道,不僅可以讓更多的退役運動員走上體育教師崗位,還填補了體育教師隊伍缺乏的現實需求,實現事得其人,人盡其才。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 楊樺)
近年來,青少年體育和學校體育發展取得了成效。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實現全民健康、人人體魄強健,青少年這一基礎要打好。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對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時間等問題進一步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在調研中發現,家長、老師、學校、全社會開始重視青少年體育問題了,但是學校體育發展的勢頭還需要加強。部分中小學校平時能夠堅持開設體育課,但是一到期末考試等時間點,體育課就被占用,又被換成了數理化,學校體育開展的各環節都需要嚴格的落實、檢查和督導。

(全國政協委員、八一體工大隊原隊長 錢利民)
今后體育的發展在學校,精英也在學校。我們要轉變觀念,不然就失去了機遇。高校有人才,有資源,場館建設也好,但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專業隊師資力量雄厚,苦于基礎教育薄弱。這就要解決體育與教育分離的問題,在學校體育方面實現突破,讓好的師資力量進入校園,給予政策傾斜,走出一條體育與教育融合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男子舉重隊原總教練 陳文斌)
要想發展好全民健身,促進健康中國建設,就一定要加強青少年人群的體育鍛煉?,F在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不夠,加之有些青少年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導致出現了很多健康問題。而多參與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改善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也能促進他們在學習時更有精神,面對困難時更有信心。
要想使廣大青少年長久地參與到全民健身中,就一定要保證健身活動可持續發展,要給予青少年人群科學合理的運動建議,甚至是量身定做的健身方法、運動處方,以使大家在運動時更有效果。此外,還應加強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再培訓工作,由他們帶領中小學生科學健身,其輻射效應會更好。

(全國人大代表 黃海燕)
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還存在著較重、課外輔導班多的現象,因此學校應繼續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學生在校期間,學校一定要重視體育課,組織開展好學生的體育活動。建議在校內外要多配備一些適合青少年學生使用的體育器材,以此保證有適合該人群的器材,促進他們參與體育運動。

(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教師、中國殘奧乒乓球隊教練 衡新)
學校體育場館開放是一項很好的措施也很有必要,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方便群眾參與體育運動,同時也能將現有資源充分利用,減少部分體育場館的重復建設。但長久以來學校體育場館開放難,主要還在于管理難度大,學校擔心開放帶來管理、安全等后續問題。
現在可以通過逐步試點,利用周末、假期等時間進行有序開放。同時通過健身組織、協會、團體等作為紐帶和組織者,合理組織、安排群眾去學校體育場館健身。此外,還應制定有關的制度,使健身者在制度的管理下入校健身。更關鍵的一點是所有人都要提升自身的素質,共同維護校園體育設施,將學校體育場館服務利用最大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 李光宇)
中國青少年體質之弱,已經到了不得不重視的程度了!學校和家長都應轉變觀念。家長要敢于放手讓孩子到戶外鍛煉,要想孩子身體好,就得上好體育課,多參加戶外運動,這是吃什么保健品也代替不了的。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少留點兒作業,進一步減輕中小學生學習負擔,堅持上足體育課、上好體育課,豐富體育課的內容,多搞些戶外活動,多增加一些孩子們喜歡的項目,比如籃球、足球、游泳、武術、健身操、瑜伽等。是時候讓孩子們放下書本、遠離手機、走向戶外運動起來了,否則身體都不強,何來少年強、何來中國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籃協主席 姚明)
在培養體育市場上,要改變學校體育教學“重體能、輕技能”的局面,注重興趣養成,做到基礎能力和專項技能并重,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專項體育教學,使學生掌握至少一種專項技能,進而熟悉專業術語,了解裁判知識,理解項目文化內涵,最終成為忠實的體育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