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麟
關鍵詞:簡政放權 放管服 煙臺市
“我申請的創業小額擔保貸款,不到10天就拿到手了。”2017年4月6日上午,煙臺市三站批發市場一家服裝店內,“小老板”劉彩霞高興得合不攏嘴,申請到小額擔保貸款后,她馬上進行了新產品訂購。生意進展得很順利,現在每個月比過去能多賺幾千元。目前,劉彩霞正計劃著再次申請小額擔保貼息貸款,擴大店面規模,“至少能解決3個下崗工人的就業問題”。劉彩霞的喜悅溢于言表,這得益于煙臺市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推進,也是老百姓在放管服改革中得實惠的一個縮影。
2017年5月3日,隨著《關于公布煙臺市市級公共服務事項目錄的通知》的印發,59個部門(單位)、715項公共服務事項的集中公布,標志著煙臺市放管服改革取得又一個成果。政府的運行體系無外乎三個方面:一是權力、二是責任、三是義務。近年來,煙臺市編辦正是緊緊圍繞這三個方面,分步驟、有梯次地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逐步構建起了“三為一體”的政府運行體系,不斷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讓老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真真正正的變化、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編制公布行政權力清單 實現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
2014年9月,作為推進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當頭炮”,煙臺市部署了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工作。2015年1月,印發了《關于公布煙臺市市級行政權力清單的通知》,將市級58個部門(單位)的行政權力事項由7116項精簡至3647項,壓減率達48.7%。除涉密事項外,所有的權力事項名稱、權力類別、實施依據、實施主體、承辦機構及聯系電話、收費依據及標準、權力運行流程圖、監督電話等,全部在“中國煙臺”網站、市編辦網站向社會進行了公布,大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在推行權力清單制度中,煙臺市推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以前需要三個部門分別審批的三個事項,現在只需工商一個部門一個窗口就可辦理完畢,審批時限得到極大壓縮。2015年10月8日上午,煙臺市工商局首張“三證合一”營業執照在政務中心工商注冊窗口誕生,窗口工作人員現場為“山東深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辦事人員頒發營業執照。“早上8:20來,8:40就拿到執照了!沒想到這么快,還成了第一名。”當日上午,山東深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興奮地展示了剛剛拿到手的“三證合一”執照。
編制公布部門責任清單 實現政府法定職責必須為
2015年3月,煙臺市印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政府部門責任清單編制工作的通知》,部署了部門責任清單編制工作。2015年7月,印發了《關于公布市級政府部門責任清單有關事宜的通知》,確定主要職責370項、具體責任事項1459項、追責情形6711項;確定部門職責邊界39項、涉及33個部門(單位),并編寫了具體事例40例;建立事中事后監管制度462項;明確公共服務事項127項,全部在“中國煙臺”網站、市編辦網站向社會進行了公布,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通過編制政府部門責任清單實現了“四化”:一是部門責任具體化。明確了部門承擔的具體責任,從“針對部門籠統地講責任”細化為“針對具體行政權力講責任”。比如,針對校車安全管理責任不清、出現安全事故推諉卸責的問題,厘清了教育、公安、交通運輸部門的職責邊界,明確了具體追責情形,強化了問責監督。通過責任清單,部門應該承擔什么責任,都界定地非常清楚,一目了然,真正把責任落到了實處。二是事中事后監管常態化。對部門承擔的主要工作以及取消、轉移、下放后仍需監管的事項,制定完善各項監管制度和措施辦法,建立常態化監管機制,引導部門把工作重心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三是公共服務責任化。把公共服務事項明確為部門的責任和義務,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四是責任追究明細化。按照“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的原則,明確責任追究的實施主體、追責方式和追責程序等。建立了公務員主管部門、政府法制機構、監察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對不作為或違法違紀行為實行嚴格問責。
編制公布公共服務事項清單 實現政府提供服務盡力而為
2016年12月,煙臺市印發了《煙臺市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實施方案》,部署開展了優化服務改革工作。今年5月3日,煙臺市印發了《關于公布煙臺市市級公共服務事項目錄的通知》,將59個部門(單位)的715項公共服務事項,包括主動提供的事項375項,依申請提供的事項340項;涉及創新創業方面的事項375項、日常生產生活方面的事項302項、行政權力運行方面的事項38項,全部在“中國煙臺”網站、市編辦網站向社會進行了公布。同時,煙臺市還編制了343份公共服務事項服務指南,為企業和基層群眾辦事創業提供周到細致的公共服務。特別是對一些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但群眾和企業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務事項,如“免費窩溝封閉”“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等,一并列入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在不斷做大公共服務供給總量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服務質量和效率,最大限度釋放了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業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