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茂斌
關鍵詞:事業單位監管 業務范圍 清單化
為切實加強對事業單位的事中事后監管,促進事業單位依法規范運行,高青縣編辦積極適應新形勢下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要求,努力創新工作方式,拉高標桿、求新求變、精心謀劃,突出“全面推開、動態管理、完善機制”,推動事業單位業務范圍清單化管理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全縣全面推開清單化管理工作,實現行業全覆蓋
在2016年縣社會救助中心、縣居民養老保險事業處和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作為“試驗田”開展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專門召開全縣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工作會議,部署2017年度事業單位業務范圍清單化管理工作,將清單化管理范圍擴大到參與2016年度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102家事業單位,涵蓋教育、衛生和文化等各個行業,實現行業全覆蓋。同時,成立由機構編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務服務中心等部門和單位組成的聯審會議,按照“兩報兩審”工作程序對事業單位上報的業務事項清單進行合法性、規范性審核后,“曬出”事業單位的業務事項,為構建宗旨和業務范圍清晰、權責一致、服務高效的事業單位公益服務體系奠定良好的基礎。
制定業務事項的動態管理意見,實現科學化管理
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對需要增加、調整或者變更的業務事項,要求事業單位及其舉辦單位開展調查研究,進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論證,充分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對擬取消、調整或者變更的業務事項,要求事業單位及其舉辦單位在調整事由發生后10個工作日內,提出相關意見,事業單位監管機關在收到申請起20個工作日內提出審查意見。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縣編辦會同縣政務服務中心、縣法制辦等部門進行聯合審查,切實做好對清單的動態維護和管理。
完善業務范圍清單化管理機制,實現監管的有效融合
為充分發揮清單在事業單位監管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讓清單“活起來,用起來”,高青縣編辦積極探索業務范圍清單與行政許可、年報公示、“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績效考核、信用監管、政府購買服務和事業機構編制管理的有效銜接方式。為著力構建“互聯網+清單化管理”新模式,高青縣編辦將清單在縣機構編制網站和“高青事業單位監管”微信公眾平臺面向社會公開,精心打造“指尖上”的清單,方便群眾隨時隨地查詢和了解相關業務的辦理流程、所需材料和時限要求等。為方便社會公眾對事業單位業務開展情況進行評價和監督,事業單位監管機關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和郵箱,同時在微信公眾平臺設立“社會評價”和“監管投訴”欄目。若收到事業單位存在超業務范圍開展活動、業務活動開展不到位或不開展業務活動的投訴舉報,一經查實,按照規定列入異常信息管理,并在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進行公示,逐步構建起功能明確、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