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月?鄭玉潔
摘 要:在新時代,新形勢的號召下,按照我國的發展策略,以城市為經濟支柱,把城市發展作為重點,以城市的發展為圓心向周邊農村輻射,以城市建設帶動農村經濟。于是乎,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國的城市化建設發展的越來越好。但是卻造成,農村一下子變成了空殼,人口稀少,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由于沒有年輕人,沒有新型產業,無法帶動消費,農村的經濟狀況令人擔憂,只剩下農業生產苦苦支撐。在此情況下,農村的環境衛生,生態保護工作開展的不是很好,不盡人意,環保工作出現各種復雜問題。在此,政府要在新形勢的領導下把農村環保工作放在龍頭位置,作為重點項目去管理,探索農村環保工作的出路與未來該如何發展。
關鍵詞:農村環保;探索;展望
不僅要發展好城市化建設,還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把農村發展和城市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互幫互助。對新農村建設的環保工作要求是:提高農村人口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把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更好。農村的生態文明提高了,環境變美了,對于農村人有著切身利益。人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民生也得到了保障。所以,農村環保工作是不僅是黨和政府未來的重要戰略,也是建設農村人未來美好家園的基礎。
一、農村環境問題的現狀
1.農村環境問題分析。對我們農村環境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發現農村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生活垃圾到處可見,沒有統一收集處理;工廠企業排放污染問題嚴重,造成河流骯臟,危及農村人的飲水;荒地,荒山,出現生態退化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抑制??傮w歸結為,農村環保意識差,政府出臺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不全面,存在漏洞,對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只給與少量資金,對農村的環保工作監管制度弱。導致了農村環保工作跟不上新時代,新形勢的腳步。
2.農村環保工作發展觀念分析。在我國,某些農村存在嚴重的經濟觀念問題,只重視農村的經濟發展,認為只要經濟發展是硬道理。對環保工作置之不理,覺得環保工作在經濟發展中處于雞肋地位。有些農村仗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靠著農村的山山水水和優美景色,來發展經濟。開展旅游業,開工廠,把資源優勢發揮到極致,大肆開采。一味的發展經濟,把環境破壞的千瘡百孔,對環保工作不理不問,置于一邊。
3.農村特定原因分析。農村由于大量年輕人涌入城市,只留下老人和小孩,老人思想落后傳統,農村的教育質量又相對差點,造成農村人口的文化程度較低。由整體文化程度低引起的連鎖反應就是,農村人幾乎沒有環保意思,覺得環保問題與自己沒有直接的關系。眼里只有經濟,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把解決溫飽問題作為頭等大事。還有一些農村建設只重視目前的利益,缺乏長遠全面的的考慮,農村建設規劃的十分不合理,雜亂無章,缺乏科學依據,農村人建房子,建工廠都是根據常識來搭建的。這樣的后果是,浪費了大量的空閑土地,土地沒有得到的安排利用,農村的經濟功能與環保生態功能不能有機的結合起來。
二、探索農村環保新道路
根據我國的發展謀劃,以城市帶動農村的策略,讓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和城市的環境保護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把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第一位,作為重要內容。這個新形勢為農村環保工作提供了有力條件。
1.做好城鎮建設。改變農村人輕視環保工作的態度,提高環保的意識,把以前農村環保工作遺留下來的復雜問題一一解決。做好農村環保工作的長期發展,改變舊體制,創造出新的體制。首先,把不合理的農村規劃進行重新測量,重新安排,以環保干凈的農村環境,適合農村開展經濟,打造農村生態文明這三點作為重點內容做好農村的建設規劃。縣、鄉政府應以農村未來的科學發展為指導,把農村發展與農村環保通過一種互相幫助,和諧的方式結合起來。對農村的房屋布局,建設規模,進行環境影響評測,保證農村的環境建設與房屋布局,建設規劃同步發展。
2.廣泛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在農村開展環保宣傳,舉辦以環保為主題的培訓和活動,在村莊里拉橫幅,鄉政府可以制作一些農村人看得懂,喜歡看的環保宣傳冊,發放給每家每戶。政府領導要下鄉去和農民交談,聽取農民對于環保工作是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議和想法。根據農民的想法進行補充和完善,引導農民重視環境工作,重視生態文明。使農民提高環境意思,改變農民以前對環保工作漠不關心的態度,調動起農民對環境保護的興趣,與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在新野縣王集鎮,該鎮組織人員,挨家挨戶的對村民進行宣傳,把人人講衛生,人人愛干凈的理念傳達給村民,讓村人在處理人畜糞便的時,自覺處理到化糞池里,把生活中的垃圾統一歸為,進行處理。
3.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機制。以城市環保工作為樣板,按照城市的環保工作來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機制,規劃好農村的環境基礎和環境污染工作。以河南省新野縣為例,新野縣五星鎮南馬村村子村民反映,在農村西邊有一個塑料加工廠,每天晚上都會產生刺鼻難聞的氣味,村民呼吸了有害的氣體后非常難受,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希望村委會和縣環保部門能夠采取監管措施,讓居民過上健康的生活。對此新野縣環保局采取了行動,首先調查了村民反映的五星鎮南馬村的塑料加工廠,該工廠有一條生產線,沒有建設任何的污染防治措施,把加工塑料的廢水直接排入村子西邊的水塘里,沒有做防滲漏措施處理。工廠沒有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和合法證照。新野縣環保局在進行調查后,下達了有關文件,并責令該塑料加工立即停業整改,拆除生產設備,恢復環境原狀。由此看出,政府環保部門加強了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制度,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做到更完善。
4.打造農村的生態環境。農村的環境衛生差,環境的保護工作開展的不到位,導致農村的生態環境十分惡劣。通過優化農村的經濟發展環境,打造優質的農村生態文明。以新野縣王集鎮為例:王集鎮秉承著要“青山綠水,更要金山銀水”的思想,把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如:在空氣污染方面,王集鎮監督村民,不讓村民焚燒麥秸稈,燒生活垃圾。讓村民有保護空氣的意識,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三、結語
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與廣大農民的經濟、生活、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對農村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新時代,新形勢下的農村環保工作應做到。規劃科學合理,環境好,具有生態文明的新農村,提高農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政府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監管,打造健康的農村生態環境,這樣農村環保工作才能在新形勢下發展的更好。
參考文獻:
[1] 陳健鵬,李佐軍.新世紀以來中國環境污染治理回顧與未來形勢展望[J].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3(04).
[2]李慶瑞.新常態下環境法規政策的思考與展望[J].環境保護.2015(02) .
[3] 趙蓉, 梁菁華, 周林. 關于農村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化的問題和對策.[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5(01).
作者簡介:徐江月(1975-8-),女 ,漢族,河南新野人,大專學歷, 助理工程師,從事環境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