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緒強
茶圣陸羽所著的《茶經》中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的記載,在現代人的觀念里,南方為產茶最佳之地,而在我們所熟知的“十大名茶”中,也沒有北方茶葉的蹤影。這一切似乎在告訴人們,北茶與南茶根本不可相提并論,茶,還是南茶好喝。但在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現場,來自山東臨沂的茶葉以其獨特的品質得到了眾多參會者的好評,呈現出與眾多南茶“齊頭并進”之勢。這種現象的背后,是臨沂幾代茶人辛勤努力的結果。
“南茶北引”造就山東茶業復興
其實山東產茶歷史久矣,從歷史上看,山東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神農時代。陸羽《茶經》里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p>
又據《晏子春秋》記載,“晏相齊景公時,食脫栗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庇纱丝梢?,早在春秋時期,茶已經存在于山東人的生活中。
唐朝楊曄在《膳夫錄》記載“茗絲鹽鐵,管榷存焉,今江夏以東,淮、海之南皆有之”?!昂!保f指海州,唐屬河南道,包括山東日照一帶,可見,中唐時期,山東地區已經栽種茶樹,所產的茶葉已經像食鹽一樣成了官府的統管物資和賦稅之源?!洞奘线z詩》亦有詩云“有客朱峰隱,積蔭學種茶,春來初佩綠,雨后已生芽”,詩中所提“朱峰”即是今天山東膠南的大珠山和小珠山。
可是自唐宋之后,我國氣候逐漸變冷,北方開始不適合種茶,南方成了主要的產茶區,人們幾乎忽略了山東的茶葉。西方學者也曾提出了“北緯30度以北地區不能種茶”的學說。
新中國成立后,面對山東如此巨大的茶葉消費需求,山東自產茶葉非常迫切。為此,當時的山東省委、省政府就達成共識:山東的茶葉供應不能光依靠國家,要想辦法自力更生,于是就形成了“南茶北引”的最初想法。
“南茶北引”項目啟動后,從零星試種到形成產業、發展壯大,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歷經挫折,經過幾十年的奮斗,使山東茶遍布齊魯大地,孔子故里曲阜、泰山腳下,日照、臨沂等地已成為優質山東茶的產地,山東人終于又喝上了自己的茶。
臨沂茶葉順勢而為發展提速
“南茶北引”為臨沂市發展特色茶產業提供了有利的先決條件,通過近些年的發展,臨沂茶產業完成了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跨越。2016年,全市茶園面積發展到10萬畝,干毛茶總產3600噸,茶葉加工企業102家,注冊商標54個, “三品一標”認證12個,其中農產品地理標志3個。
“目前,臨沂市產茶縣區涉及莒南縣、臨港經濟開發區、沂水縣、臨沭縣、蘭山區等10個縣區,莒南縣和臨港經濟開發區面積占到全市面積的70%;干毛茶總產3600噸,其中名優茶產量占61%,產值6.6億?!痹诓┯[會現場,臨沂市農業局副局長段倫才對記者說,“2016年,臨沂市打造的‘沂蒙綠茶區域品牌參加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價值達到7.81億元?!?/p>
臨沂市茶業發展如此迅速,產品具有哪些獨特品質?參加展會的沂蒙綠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傳頂告訴記者,沂蒙的茶葉具有“葉片厚、耐沖泡、內質好、滋味濃、香氣高”的特點,其茶葉內的茶多酚、咖啡堿、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物、兒茶素等有效成分含量高,碳、氫、氧、氮、鎂等化學元素的含量比其他茶葉高出許多,保健功能十分顯著。
李傳頂現場為記者泡了一壺茶,其茶湯香氣之高、滋味之濃并不亞于那些知名茶葉?!澳悻F在喝的這種綠茶,一斤在市場上能賣到1000多元,而且在我們臨沂本地就全部售罄,根本不愁賣!”李傳頂對記者說。
記者在博覽會現場了解到,為了讓臨沂茶葉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臨沂市農業局積極推進茶樹良種試驗示范及苗木繁育,重點加強無性系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提高自身優質苗木生產能力。此外,還積極推進茶葉標準化示范園的創建工作,推廣改換良種、肥水一體化、土壤改良等技術措施,配套越冬防護設施,推動全市茶園改造升級。在茶葉加工上,以清潔化和標準化為發展方向,加強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競爭力。
“為了提升臨沂茶葉產品品質,臨沂市農業局還加強了茶葉質量安全管理,強化了茶葉標準化建設、安全質量認證、監督檢驗檢測和產品質量可追溯等環節,建立最嚴格的質量安全監管制度,確保茶產業生態安全、質量安全。這次臨沂市參展茶葉企業生產的產品,你隨便拿出一種,通過掃碼都可以知道該產品產地在哪由誰種植,這樣更便于消費者了解產品相關信息,倒逼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倍蝹惒鸥嬖V記者。
據了解,到2018年,臨沂市茶園面積將發展到12萬畝,其中采摘面積8.3萬畝,干毛茶產量4700噸,每畝節本增效300元以上,茶葉產值達到8.5億元;至2020年,全市茶園面積將發展到13萬畝,其中采摘面積10萬畝,干毛茶產量5700噸,每畝節本增效500元以上,茶葉產值達到10億元。
一片葉子助力茶農脫貧增收
在博覽會現場,記者碰到了一位老朋友——臨沂春山茶場的總經理袁偉才。2014年記者赴春山茶場采訪時他還只是協助他父親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現在他已經正式成為春山茶場的第二代掌門人。
作為臨沂市的知名茶葉企業,春山茶場一直把促進農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袁偉才的父親袁春山任總經理時,就先后利用“蒼馬山茶葉基地”、“古龍崗茶葉基地”、“羽山茶業基地”和“陳宅茶葉基地”四大基地招收當地員工,僅此一項每年采工就達600多人,使當地人不需外出打工,在自己家門口就能掙錢,這樣做到了忙農活與掙錢兩不誤,使他們實實在在得到實惠。而到了袁偉才這一輩,他更是把企業的優良傳統傳承了下來。
“我們去年就加入了臨沂市農業局組織的百企扶貧聯盟,并跟臨沂市農業局簽訂了農業脫貧攻堅幫扶協議,有200戶貧困家庭需要企業進行幫扶脫貧?!痹瑐ゲ鸥嬖V記者。
談話中記者了解到,春山茶場把貧困家庭勞動力組織起來到茶園進行采茶、鋤草等日常工作,平均每人每天可以拿到100元工資,而對于有文化的年輕人,企業則與其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并在職業規劃上進行指導。目前,春山茶場所負責的200戶貧困家庭已有一半實現脫貧。
同樣加入到百企扶貧聯盟的山東雪尖茶業有限公司,也承擔了幫助100戶貧困家庭脫貧的任務,據公司副總經理黃賓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幫扶的100戶貧困家庭已全部脫貧。
“臨沂市農業局高度重視高效農業發展,通過近幾年努力,已經培植壯大了像臨沂玉芽茶業有限公司、莒南金龍湖茶業有限公司、沂蒙綠茶業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這些企業在帶動貧困戶創業和吸納貧困戶就業的同時,也積極探索資金股權量化機制,將財政投入企業的茶產業發展資金,按一定比例量化股權給村集體和貧困戶,村集體和貧困戶每年從企業的經營收入中分紅,排除了經營風險,實現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穩定增收的扶貧效果,目前全市帶動361戶、507人通過茶葉種植、生產和銷售實現當年脫貧?!迸R沂市農業局市場信息科科長、農業行業精準扶貧辦公室主任劉杰告訴記者。
瀕臨消失的臨沂茶葉與山東茶葉一樣因“南茶北引”的興起再一次回歸大眾的視野,又因臨沂人孜孜不倦的努力讓其得到世人的認可,臨沂茶人正譜寫出新的“沂蒙山小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