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帥+蘇劍
(沈陽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1)
【摘 要】錦州糧食流通行業依托產量和區位優勢,同周邊地區相比發展較為領先,在東北乃至全國的糧食流通領域也頗具知名度。本文利用態勢分析法,對錦州地區糧食流通行業的內部優勢與劣勢、外部機會與威脅進行分析,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態勢分析法;糧食流通;分析
一、錦州糧食流通行業概況
糧食流通行業是從事糧食的收購、儲存、運輸、銷售、進出口等經營活動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集合。糧食流通市場自1998年起逐步放開以后,迅速成為新的投資方向和經濟增長點,民營糧食流通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糧食流通行業快速發展。
錦州市地處渤海灣北部,“遼西走廊”東端,是遼寧省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錦州也是遼寧省主要糧食產區之一,2016年,錦州地區糧食及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0.6萬公頃,產量262.0萬噸。充足的糧食產量和區位優勢帶動了錦州糧食流通行業的蓬勃發展。行業內部現有糧食流通企業二百余家,數量還在逐年增長。隨著企業數量的不斷增長,行業內部競爭強度也在逐漸加大,復雜的外部環境也使行業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本文利用態勢分析法,對錦州地區的糧食流通行業進行分析,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和幫助。
二、錦州糧食流通行業的態勢分析
態勢分析法也被稱作SWOT分析法,是將所要研究的對象主要內部優勢、劣勢,以及外部的機會、威脅,通過調查、列舉并進行綜合分析,利用分析結果制定最優戰略組合的方法。
(一)優勢
1、區位交通優勢。錦州是連接東北與華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是吉林省西部、內蒙古東部以及遼西北地區最近的出海口,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擁有5條高速公路、12條國省級公路、26條縣級公路組成的四通八達、暢通便捷的公路交通網絡,有京哈鐵路等10條鐵路組成的高密度的鐵路運輸網絡,有開辟了我國北糧南運的第一條“黃金水道”并連續15年成為全國內貿糧食中轉第一大港的錦州港,有剛剛落成并投入使用的錦州灣國際機場。立體化的交通體系將全市4縣5區聯結成一個整體,并通達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不僅為錦州的糧食流通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貨源保障,也提供了穩定及便利的銷售渠道。
2、自然氣候優勢。錦州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7.8~9.0℃,清爽宜人;年平均降水量為567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他季節降水較少;年平均日照時數約2600小時,陽光充足。干燥氣候條件,充足陽光照射,為糧食晾曬、運輸及倉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產業集聚優勢。錦州糧食流通企業超過半數圍繞錦州港開展糧食貿易,這些企業大部分聚集在錦州港區周邊,產生良好的集聚效應:①有利于信息獲取及交換;②有利于勞動力資源、生產及檢驗設備、倉儲設施的集約共享;③有利于促進企業間相互協作形成合力,提升市場議價能力;④有利于促進第三方服務或公共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帶動區域整體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⑤有利于引起政府重視,獲得有利的政策支持。
(二)劣勢
1、企業規模小,管理制度落后。錦州地區糧食流通行業內很多企業是以家庭為單位或少量投資人出資入股等形式創建的小微企業。這些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同為一人,沒有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及管理方法,也不具備制定長期發展戰略的意識及能力。
2、企業素質低、抗風險能力差。糧食流通企業在經營過程存在采購風險、商品貶值風險、財務風險等諸多奉獻。錦州糧食流通行業內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微型企業由于規模小、資本結構不合理、人力資源匱乏、管理者風險意識淡薄,導致抵御風險的意識和能力較差。
(三)機會
1、營商環境改善。近些年,遼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2017年2月起施行的《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改善營商環境上升到法制高度,更加體現了遼寧發展經濟的決心。這對于省內各行各業,包括糧食流通行業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2、融資環境優化。錦州是遼西區域金融中心,國內十余家銀行在錦州設立了分行,為企業提供了優良的融資環境。錦州本地的商業銀行——錦州銀行從創立至今,始終堅持把支持“三小”企業作為戰略定位和經營指導思想,現已發展成為審批高效、放款迅速、服務貼心的企業融資服務平臺。
3、科技水平提升。錦州是遼寧省重要的科技中心,全市擁有8所高等院校、22家科研院所,為糧食流通、倉儲、加工、營銷培養了豐富的人才以及技術支持。錦州農業科研能力、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在省內也是名列前茅,農業新品種培育、農技新技術的開發及推廣工作成果顯著,推動了錦州市的糧食產量的提升。
(四)威脅
1、糧食進口逐年增長。自加入WTO以來,我國糧食進口量逐年增長。東北地區是我國糧食主要產區,也是北糧南運的輸出區。進口糧食進入我國糧食市場,將會對東北糧食內貿需求產生一定影響。
2、糧食流通渠道增加。隨著高鐵網絡進一步完善,鐵路貨運能力進一步加強,糧食運輸的鐵路利用率將會提升。同時,《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渤海北部地區重點發展節點設定與錦州相鄰的盤錦(營口港)。以上兩點因素將導致錦州港在糧食內貿運輸中的優勢地位產生一定沖擊,圍繞港口開展糧食內貿業務的企業將會受到影響。
3、勞動力價格上漲。糧食流通過程中包裝、搬運、裝卸、運輸等環節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質檢和保管環節則需要具備相關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力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具有高水平技術能力以及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才價格更是大幅提升。勞動力價格將會提升企業經營成本、降低利潤。
三、錦州糧食流通行業發展建議
1、培育大型企業,打造知名品牌。遼寧省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遼寧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錦州糧食流通行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投資創建、企業聯合、優強企業擴大規模等多種方式,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糧食流通企業,打造知名的糧食流通品牌,帶動錦州糧食流通行業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2、拓展進銷渠道,培養長期合作伙伴。錦州交通運輸網絡發達,地理位置優越。糧食流通企業應充分利用區位和交通優勢,積極拓展新的貨源渠道及銷售市場,培養長期合作伙伴,在鞏固內貿糧運輸優勢地位的同時擴大競爭優勢。
3、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規范內部競爭。2003年,錦州在遼寧省率先成立了糧食行業協會,架設了企業間相互聯系的紐帶,搭建了企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糧食行業協會可以通過建立健全行業規范、開展信息與技術交流、傳播有益經驗、開展政策調研等形式,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的指導作用,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引導企業良性競爭,提升錦州糧食流通行業的整體實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4、提升企業素質、提高機械化水平。錦州糧食流通企業可以積極利用錦州市優良的科技及教育環境,提升企業領導者素質、員工素質、管理素質;通過提升機械化在糧食流通過程中的使用比重,提升技術裝備素質,減少對勞動力依賴,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上漲帶來的經營風險。通過企業綜合素質的提升,增強企業面對復雜市場環境的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玉明.東北地區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的啟示和建議[J].經濟研究導刊.2010 (20)
[2] 姚鵬. 錦州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農業經濟. 2012(2)
[3] 穆中杰.共和國糧食收購政策的演變及其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