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虹
(重慶工商大學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重慶 400067)
經管類專業四輪驅動O2O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李 虹
(重慶工商大學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重慶 400067)

經管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建設“集成化—云端化—可視化—大數據化4化協同;示范中心—虛擬中心—創業學院3維互動;國際—校際—校地—校社4方共享”的開放型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實施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建“通識教育+創新創業播種、專業基礎教育+創新創業孕育、專業綜合教育+創新創業孵化、學科綜合教育+創新創業成長”4層次分層遞進的創新創業教育流程,借助O2O平臺協同校內外資源,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培養具有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人才。
四力導向; 四輪驅動; O2O活動鏈仿真; 創新創業教育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指出,堅持育人為本,提高培養質量[1-2]。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樹立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我校以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新創業力培養為導向,解決學科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兩張皮”問題[3-4],并以“四力導向”為線將其融合為一,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創建學科專業綜合實訓-學科競賽創業仿真-創新創業項目孵化-成果展示交流轉化等有機銜接的創新創業教育一體化平臺,依托國家級的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成立創業學院,建設“集成化—云端化—可視化—大數據化4化協同、示范中心—虛擬中心—創業學院3維互動、國際—校際—校地—校社4方共享”的開放型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
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Online To Offline)活動鏈仿真是以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業力培養為導向的、線上線下結合的、通過科研成果轉化、學科專業孕育、基地平臺孵化、校企合作催化等四輪驅動實現與專業教育各階段對應配套相應創新創業仿真活動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3]。遵循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知識積淀和能力養成規律,通過四輪驅動開展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探索與實踐,構建起四力導向O2O活動鏈仿真體系(見圖1),讓學生通過情景體驗、角色扮演、O2O操練等方式在市場仿真環境中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協作學習、創新創業學習,獲得專業技能、綜合素養和能力提升,培養具有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人才[5-6]。

圖1 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活動鏈仿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圖示
1.1 四力導向四輪驅動
遵循人才培養的特殊規律,滿足依托學科專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現實需要,按照“專業需求調研→能力標準分析→培養方案設計→O2O創新創業仿真活動研發”等路徑,設計優化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業力等四種能力培養,體現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人才內涵。
充分發掘和利用現有資源和環境條件,以科研成果轉化、學科專業孕育、基地平臺孵化、校企合作催化等四輪驅動,對經、管、文、工、法、理等學科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進行梳理、整合和再設計,形成了基于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業力為導向的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實現路徑,并予以實施(見表1)。

表1 四力導向四輪驅動四課堂聯動的O2O活動分布
1.2 O2O活動鏈仿真
(1) 市場進課堂。在分層遞進的專業教育不同階段,設置不同類別的創新創業仿真活動,模擬市場主體,虛擬市場資源,仿真市場行為[7-8]。讓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扮演企業的角色,配置虛擬的人、財、物等資源,仿真經營場地設施、管理和服務等軟硬件環境條件,學習按照市場運行的自身規律配置資源、發展經濟、管理運營、創新創業等全過程演練。
(2) 多主體驅動。從創新點子的產生、創業項目的選擇到成功創辦企業的各個環節的多主體參與仿真創新創業。高校的學科專業是第一參與者[11],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點子孵化和項目孕育的思想精髓和智慧火花;科研機構的參與促成了科研成果轉化為創新點子和創業項目;創新創業教育孵化基地和平臺的參與是重要推手——虛實結合幫助創新創業項目落地;校企合作是引路人和投資者,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仿真提供“引子”和“銀子”[9-10]。
(3) 多模式實驗。學創園的“專業公司型”(依托學科專業仿真創新創業的創造力訓練,如旅游專業學生創辦的“驢行夢公社”)、COSMO的“跨境電商型”(利用“互聯網+ ”開展創新創業仿真的市場運作力訓練,如留學法國回國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創辦的“巴黎媽媽”母嬰用品電商平臺)、香樟林的“集團控股型”(利用市場機制開展創新創業投融資交易仿真的領導力訓練,如CTBU大學生實踐經營(集團)公司)等模式。
(4) 多角色演練。在O2O活動鏈仿真的不同階段開展多角色的仿真演練。在播種階段,通過通識課程的學習和創新創業常識的普及活動,讓廣大學子知道創新創業為何物,播下創新創業的種子;在孕育階段,通過專業課程教學、創新創業實訓和學科競賽等活動,讓大學生從專業技能練習者和創新創業學習者做起;在孵化階段,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大學生創業實驗班(訓練營)”等活動,讓大學生從創新創業學習者的角色逐漸演變為點子策劃者、項目研發者和項目籌資人以及項目經理人等[12-13];在成長階段,通過提供場地、啟動資金、政策咨詢等,讓參與者演變成為公司法人、CEO、CFO、CIO等多重角色。
(5) 多板塊對接。包含通識教育專業學習播種創業思想、創新計劃學科競賽孕育創業項目、創業項目孵化模擬公司運營、項目股權交易公司成長治理等四大板塊的仿真訓練。各個板塊內部及其相互之間通過線上與線下、虛擬與實體、指導與操作有機對接,互聯互通,形成全流程仿真活動鏈。
(6) 全過程培育。創建“1學院”—創業學院,統籌、管理和服務創新創業O2O活動鏈仿真的全過程。依托“3基地”—學創園、孵化園和香樟林,形成了分工明確、循序遞進的創新創業活動鏈仿真推進器。利用“2張網”— “在線學習平臺”和“來吧創業商城”,實現了從專業學習、網上開店、交易、融資到網下物流、配送、服務等專業學習和創新創業活動的O2O化。實現“2對接”。一端與專業課程和專業課堂對接,實現學科專業引領創新創業;另一端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對接,將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和創新創業公司輸送到政府管理指導的創新創業孵化園、社區“眾創空間”和企業投資經營的創新創業基地深度孵化和培育成長。
學科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兩張皮”,一方面使學生因創業活動而耽誤了專業學習、偏廢了專業,另一方面又使其創業因缺乏專業支撐而成不了氣候。通過構建實施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15],借助O2O平臺協同校內外資源,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培養具有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人才。
(1) 創新能力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流程創新。以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新創業力培養為導向,創建了通識教育+創新創業播種、專業基礎教育+創新創業孕育、專業綜合教育+創新創業孵化、學科綜合教育+創新創業成長4個層次分層遞進的創新創業教育流程。
(2) 完善的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結合,多學科專業交叉滲透循序漸進,自主研發88門實驗課程、6門核心課程和6大學科綜合實訓課程,建設了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3) 一流的創新創業實訓-仿真-孵化-交流平臺。創建創辦“大學生創業與小微企業成長”實驗班和“開放實驗項目超市”,將科研課題、實務項目、學科專業項目、學科競賽項目、校企合作項目轉化為創新創業項目,建立了創新創業實訓平臺。
構建6+X學科競賽體系,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公司和眾創空間,搭建了創新創業仿真平臺。
構建在線學習平臺和來吧創業商城,打造學創園、香樟林等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和“一路行”等眾創空間,形成線上線下互動,打造了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創辦“經管實驗創新論壇”“CTBU大學生創業論壇”,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總部,建設了創新創業交流學習平臺。
(4) “4化協同、3維互動、4方共享”開放型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依托國家級的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成立創業學院,建設運行“(集成化-云端化-可視化-大數據化)4化協同、(示范中心—虛擬中心——創業學院)3維互動、(國際-校際-校地-校社)4方共享”的開放型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加強了信息技術與學科專業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推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統籌管理和綜合服務。
通過“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運行,優化創新了能力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流程,以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新創業力培養為導向,創建了通識教育+創新創業播種、專業基礎教育+創新創業孕育、專業綜合教育+創新創業孵化、學科綜合教育+創新創業成長四個層次分層遞進的創新創業教育流程。
近5年,學生參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我校榮獲省級以上獎勵100余項;獲“2013全國大學生管理決策模擬大賽總決賽”總冠軍;獲“2014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移動互聯網專項賽”金獎等國家級獎項20余項。吸納20項大學生創業實踐經營項目入住大學生實踐經營集團(公司),學生創辦了“夏眾傳媒”“大地國際旅行社”等21家有限責任公司;學生注冊運營 “驢行公社”“巴黎媽媽”等近20家大學生創業微型企業;孵化培育“金橋調查” “遠線傳媒”“大學生實踐經營集團公司”等20余家大學生創業仿真實訓公司。2014年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1] 魏順平. 學習分析技術:挖掘大數據時代下教育數據的價值[J]. 現代教育技術,2013(2):25-28.
[2] 王 利. 經管類實驗教學中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應用探討[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1):121-124.
[3] 楊廣發. “O2O”模式”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以電信學院學生競賽信息化實踐為例 [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6):18-21.
[4] 李 虹. 經管類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6):35-39
[5] 韓 瑛,李 斌.虛擬現實技術在網絡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06(1):29-31.
[6] 陳意軍.智能網絡化實驗教學平臺的構建與實現[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8(12):96-98.
[7] 勞本信. ERP實驗教學平臺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8):309-311.
[8] 曾明星.基于云計算的軟件工程專業校企合作實訓平臺構建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1):107-111.
[9] 趙建華.整體推進實驗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6(12):22-25.
[10] 易 紅.構建整體優化的實驗教學與創新實踐平臺[J].中國高等教育,2005(18):19-21.
[11] 李 虹.高校經管類專業開放·自主型實驗整體方案設計與研究 [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2(2):19-21.
[12] 李 虹. 高校實踐背景下創業型人才教育梯形設計與研究 [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0(10):22-24.
[13] 郭馨梅.國家級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經驗借鑒[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11):23-29.
[14] 吳 涓.東南大學機電綜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規劃思路與進展[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10):34-37.
[15] 鄒家柱.高校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總結[J].中國電力教育,2014(7):23-25.
Exploration on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Education by Four-wheel Driven O2O Chain Simulation for Management Specialty
LIHong
(The Experiment Practice Centre,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re in Chongqing Industry and Commerce University has the national grade. It runs with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 "coordination with integration, cloud-construction, visualization, and big data", "cooperation with demonstration centre, virtualization centre, suppositional centre" sharing with "foreign universities, domestic universities, local government, and society", and implements open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education consists of four levels: general + sowing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foundational + cultivating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 growing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takes flexible chain of four forces and four-wheel driven O2O simulation. With the help of O2O platform, and inside and outside resources, the centre promotes the 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education, and cultivates talents with specialty knowledge.
four force guiding; four-wheel driven; flexible chain of O2O simulation;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education
2016-10-15
2016年重慶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63080)
李 虹(1984-),女,重慶人,碩士,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經濟學實驗教學與管理。
Tel.:13594070747; E-mail:lihong19841983@126.com
G 642.0
A
1006-7167(2017)06-01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