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平+江波
摘 要:水利工程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會給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影響到水利工程建設區域的經濟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快速發展,國家開始越來越重視起水利工程的污染問題。為此,要想推進水利工程項目的落實與建設,就必須要提高其設計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本文主要就生態水利工程在設計方面存在的幾個問題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工程的設計原則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希望通過本文相關的論述,能夠對今后生態水利工程在設計建設方面提供有利的思考與幫助。
關鍵詞:生態 水利工程 設計 問題 措施
1、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工作的基本原則分析
1.1安全性與經濟性
于生態水利工程而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綜合性。在對河流及水域進行治理的過程中,不僅要不斷滿足大眾具體需求,同時,還應當全面保護生態系統,始終貫徹并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原理角度分析,生態水利工程需要與水利工程學和生態學相關要求相吻合。而在實際建設方面,同樣要遵循工程力學與水文學等規律,以確保工程設施更加穩定與安全。另外,在設計工程設施時,一定要處于設計標準的規定范圍內,可以保證對自然載荷進行承受?;诖?,在設計方面需要靈活運行河流地貌學,使得河流斷面與縱斷面設計更加科學合理。
1.2自我設計和自我恢復
對于生態工程設計工作來講,從本質上就是指導性的設計,通常也被稱之為輔助性設計。合理地運用生態系統自組織與自設計功能,可以保證在自然環境中選擇最佳生物的物種,全面優化結構,提升設計效果。根據成功工程案例的調查與研究,自然和人工所占比例是均等的。對于傳統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主要目標就是要合理控制自然界水域以及河流。為此,在設計生態水利工程的時候,設計工作人員不應當將控制自然作為出發點,而是要對全新工程建設的理念進行合理地運用,同時,針對系統自身設計與組織的能力進行靈活運用,可以更好地實現人和自然共生的目標。
2、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2.1設計標準不夠規范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概念在我國的發展比較晚,很多的設計標準并不明確,在進行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很多時候仍然按照傳統的方式來進行,相當的不完善。同時,我國有著豐富的土地資源,各地之間的環境和地理特征都不盡相同,因此在設計方案上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但很多時候在進行水利工程的設計過程中,一些設計人員會存在著僥幸心理,認為兩地之間差異不大,因此采取同樣的設計方案來進行設計施工,導致實際的工程建設與當地的情況之間出現不同。這種問題的出現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財力的投入,同時也難以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甚至會給周邊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給當地的人民身體健康帶來威脅。因此對待這樣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加以重視,進而提升設計的科學性。
2.2生態與原有水利工程銜接不充分
如今生態化的理念更多的運用的水利工程設計當中,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協調與銜接問題還是存在,在傳統水利工程當中融入生態保護的理念還有待提升,在生態水利設計過程當中就會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響,改造中對于防洪標準以及排水標準的內容需要嚴格控制,如果改造過程出現了問題,原有的水利工程就會受到巨大影響,而無法發揮重要的作用。
2.3人員的專業水平問題
生態水利工程不是簡單的工程設計,它需要將生態學和水利工程建設技術兩者完美結合,所以我們的設計人員需要同時掌握好這兩方面的知識。過去,無論是我們的高校教學還是設計研究院,生態學和水利工程學都是沒有交集的,它們分屬于不同的學科,因此,同時具有這兩種知識的人才非常匱乏。所以讓不兼具這兩種知識的人進行工程設計難免出現設計標準不統一和設計方案不妥當的情況。
3、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問題的具體措施
3.1做好技術規范
為了能更好的發展和完善生態水利工程,首先應當重視起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標準規范建設。在進行工程的設計過程中將當中的重要數據和內容進行明確的規定,并在設計完成后進行嚴密的檢查和審核,從而保證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能達到規定的標準,為工程的日后建設提供可靠的保證。在制定技術規范和設計標準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一定要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真正符合我國實際需要的標準規范。此外,還應當編制出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工程設計范本,以此來為日后的工作開展提供參考意見和知道,促進我國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能不斷的向前發展。
3.2做好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銜接
生態水利工程實際的施工效果想要達到,需要設計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相互之間進行更好的溝通和協調,工作人員要進入的施工現場進行實際的指導,避免現場人員不了解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對周圍環境形成污染,例如在建設過程當中將各種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避免發生污染,同時針對設計與施工內容嚴格的管理制度進行落實,完善施工過程當中的各項工藝以及技術,加強每個工作人員自身的責任意識,保障生態水利工程的順利施工。
3.3改善生態水利工程的方法
我們可以通過生態環境及景觀的設計建設一個“以人為本”“生態安全”,并且可以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與周邊景觀環境協調。因此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實現水資源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利用。我們要積極預防生態環境被污染,限制和減少一切水事活動、水事行為和其他生產生活動而可能引發的生態災難,例如水土流失、河道堵塞、水體污染、地面沉降、堤壩潰決等。我們可以改變一下觀念,如果水體得到有效的治理,要充分利用洪水資源,興建必要的水源工程。目前我國的生態水利工程還沒有完善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制度上的缺失是導致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沒有評價標準和參考依據,因此很難落實建設目標。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需要遵循整體性的原則,即從生態結構的主體出發,掌握生態系統與各個生態因素的相互作用出發,可以提出修復河流生態系統的整體、綜合的系統方法,而不是僅僅考慮水文系統的修復問題。但是要知道生態水域系統本身也一直是在變化著的,它會受到降雨、水文、地質變化等很多影響,所以如果我們只考慮修復,而不考慮整個生態大環境,那樣我們的水利工程建設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還是不能從根本上營造出與環境相融合的生態水利工程,也達不到生態水利工程所追求的效果和目標。健身生態水利工程項目,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但是首要的一點就是從整體的角度去出發,先了解本地區水域系統,再考量與本地區水域系統有關聯的水域和環境系統對其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部署和實施我們的工作計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生態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為國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建設中一定要對設計工作加以重視。不僅要發揮出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更要努力的凸顯出社會效益和環保性能。只有達到了全面的發展,才能真正的為國家的水利工程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志丹.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7,03:8-9.
[2]王海龍.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問題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01:219-220.
[3]彭濤,孔凡路.關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相關問題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