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芹
一、問題的提出
2015年9月29日,上海市教委正式公布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兩個重要配套文件——《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評價實施辦法》(簡稱《中職學業水平評價辦法》)和《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簡稱《中職綜合素質評價辦法》)。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根據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要求,探索符合我國中職教育實際、具有職教特色,適應不同地區發展的中職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是迫切需要的。同時為培養國家和區域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職業學校的學生升學、就業和發展搭建了“立交橋”。為此,進行中職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研究,設計出多元化、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二、中職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評價方法的研究
中職學校已經不能再延續普通中學的學業水平評價方法,它不能體現職業教育中職業學校的學生特點和管理機制,我們作為職業教育的工作者要考慮到中職學生的培養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素質為核心,以能力為本位,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可持續發展性,要適應現代的教育體系。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評價原則
評價要堅持客觀、公平、公正原則。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地對學生的學業水平做客觀公平公正的評價,真實準確的反映學生的學業水平。只有客觀公平公正的評價,才能提高評價的權威性。同時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也要采取激勵獎勵原則。對于在學業水平評價中優異者要給予適當的物質、精神獎勵,引導學生自覺自主學習,激勵學生不斷進步,讓學生有動力堅持不斷。
2.評價內容
我認為在中職學校,學生的學業水平評價應包括三大方面的內容:公共課程的學業水平評價、專業課程的考核評價和第三方評價。其中公共課程的評價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信息技術四門課程的成績評價,專業課程的考核評價主要包括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課程評價,比如車工、電焊工、鉗工、數控車、數控銑、維修電工、機床電氣、PLC等課程,第三方評價主要是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踐中的工作成效評價。
3.評價方式
其中公共課程的評價都應貫穿平時成績、課堂表現、出勤情況、階段測試、綜合考核等評價,評價的結果可以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合格。對于評價為不合格的學生給予機會進行補考,若補考還不及格在畢業之前再給予一次機會,讓學生學會把握機會,珍惜學習時間。因為中職學生在最后一年要進行企業實習,引入第三方評價讓企業根據學生在企業的工作成績給予恰當的評價,這樣有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
三、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法的研究
2018年起,上海市在推動高等學校自主招生、學校推薦就業與用人單位錄用等環節開始使用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為保障評價的客觀性,上海市將啟用全市統一的中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可見,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已經迫在眉睫。
1.綜合素質評價的特點
中職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有兩大特點:一是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而不是用一次性考試就決定學生的結果。二是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這些綜合素質恰恰是用紙筆考試無法體現出來的。
2.評價原則
(1)科學、公平、公正、客觀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科學化、要堅持實事求是地評價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經歷和典型事例,對此做出科學、公平、公正、客觀的記錄和描述,真實準確的反映出學生的發展狀況。要堅持公平公正、客觀的進行評價每一位學生。
(2)引導激勵原則
在中職的教育教學中要引導學校和教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學生要不斷發揮自己的特長,發揚學生自身的優點,能夠勇敢正視自己的不足,學會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管理,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3)開拓發展原則
各學校應結合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評價指標和標準,從發展的角度評價學生,處理好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關系。
3.評價內容
中職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是除了學生學業水平評價之外的評價,突出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4.評價結果
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可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也可作為職業學校學生評優推先、推薦實習和就業、升學的重要依據。比如對于中職學生享受的國家助學金,每班按照班級人數的15%來評選,我就可以參照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來評議。
四、保障措施
1.領導重視,完善機制
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是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它的開展與實施涉及面廣,學校要想取得成效,必須要領導高度重視,加強統籌指導,并合理安排資金予以保障和支持。學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善評價制度,要建立與此配套的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2.注重宣傳,加強引導
各職業學校要把學生學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和配套制度納入學生入校教育課程和家長學校課程,通過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家長廣泛宣傳實施學生學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內容和規程,以引起社會的密切關注,營造好良好的輿論氛圍。
總之,中職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研究還在繼續完善中,我們要找尋適合自己學校發展的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