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婷++劉慶婕
【摘要】翻譯實踐報告作為獨立學院本科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寫作模式當中的一種,通過對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2017界畢業(yè)生翻譯報告進行調研,總結寫作中出現的并提出相應對策,肯定了翻譯報告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可供參考的畢業(yè)論文模式。
【關鍵詞】英語專業(yè) 畢業(yè)論文 翻譯報告 實踐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105-01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鑒于此,翻譯人才成為了云南與國際合作交流的重要保障。基于云南教育相對沿海地區(qū)較為落后的特點,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也就成為了各類院校英語專業(yè)改革的重要目標。然而,獨立學院受其招生批次所限,學生基礎普遍較為薄弱,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不足。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將翻譯理論的學習和翻譯報告的撰寫作為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的檢測方式,其意義不僅在于完善課程設置體系,也有望促進學生對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二、調研背景
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為獨立學院,在以往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設計(論文)中采用學術論文的寫作方式,結合學生高年級選修方向,可歸納為文學類、教學法、二語習得等方向。該校在2017界畢業(yè)生論文寫作首次引入了作品翻譯(筆譯)+翻譯報告的寫作方式,同時納入為專業(yè)改革的舉措之一。
畢業(yè)論文翻譯報告的寫作前期要求學生對英文源文本進行篩選,符合在國內未公開出版的英文原文這一要求。選取源文本中不少于5000字內容完成英譯漢翻譯,同時撰寫報告不少于2000字的翻譯報告。報告包含對作者、主要內容、文本特征等進行簡要介紹,對翻譯時的難點進行前期分析,同時通過例證分析翻譯方法和技巧的運用,總結翻譯經驗并提出未解決的問題。
筆者對2017屆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翻譯報告的寫作情況進行了調研,2017屆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總人數88人,選擇“作品翻譯(英譯漢)+翻譯報告”寫作的學生人數為39人,占總人數的44%。
三、問題分析
通過對39篇翻譯作品和翻譯報告的調研,存在以下基本問題:
1.源文本選擇失當
我院《翻譯報告寫作規(guī)范》中沒有對原文的文體和題材加以限制,導致學生在進行原文選擇時出現一些體裁局限,如理論教材、詩歌,這類體裁使學生在翻譯時受自身水平和文體特征的限制,無法真正達到運用翻譯技巧完成翻譯。其次是翻譯題材選擇失當,如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方面的源文本,在對文本背景理解有障礙的前提下,完成恰當的翻譯并運用相應翻譯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在完成翻譯報告寫作前,已完成一學期的翻譯理論課學習,在對語言對等的把握上具備一定的翻譯知識,但在不同體裁和題材選擇上的失當,超越了學生自身具備的語言能力,使實踐過程與理論的結合出現斷層,這無疑沒有真正達到翻譯報告在畢業(yè)論文中的寫作目的。
2.翻譯理論與翻譯技巧(方法)判斷有誤
對翻譯報告進行分析時,筆者發(fā)現有近一半的翻譯報告并不能結合理論對問題進行分析。在所調研的翻譯報告中,學生主要通過引入相關翻譯理論,如功能對等理論、目的論、紐曼的翻譯原則等,來進行理論介紹。然而在案例分析部分能夠結合理論的為數不多,結合所引入的理論指導翻譯實踐解決問題的幾乎沒有,大部分同學僅在翻譯報告中完成了理論介紹。而把更大篇幅放在了翻譯方法(如直譯、意譯)、翻譯策略(歸化和異化)和翻譯技巧(增詞、減詞、省譯、詞性轉換)的列舉,這與李燕(2017)在總結翻譯報告撰寫反思時所提出的問題非常相似:學生提出了問題,但并未分析解決,而是變成對翻譯實踐中所使用的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技巧的列舉。其中還包括提出的問題和分析的問題前后不一致、邏輯混亂等問題。
3.參考文獻欠規(guī)范
翻譯報告的寫作模式實際上是翻譯理論的學習+實踐報告,因此在完成報告時閱讀和查找文獻亦是重要步驟。然而筆者注意到,學生在撰寫翻譯報告時大都忽略了這一問題。具體表現為文獻類型單一,大多數學生僅列出了所選用工具書(字典)和較有代表性的幾部翻譯理論著作;其次,參考文獻學術價值不高,部分學生僅通過期刊和網絡電子文獻的檢索,引用隨意,缺乏整理,直接影響到了報告的寫作思路和結構;最后,參考文獻格式混亂,翻譯報告的寫作要求以APA格式作為學術文獻的引用和參考文獻的撰寫,文獻不規(guī)范的現象普遍存在。
四、對策和反思
針對調研中出現的突出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1.基于實踐目標 恰當選擇源文本
在選擇源文本時,學生應在指導教師的協助下選擇恰當的文體和題材,突出翻譯實踐的價值,依據學生語言水平,使翻譯實踐更具可操作性。
2.區(qū)分理論與方法 提高案例分析能力
學生應在寫作前通過翻譯理論課和文獻閱讀,正確區(qū)分翻譯理論與方法。如學生對理論的掌握程度不夠,不如不用理論,僅使用方法進行案例分析。趙巍(2014)在分析實踐報告時針對理論的應用中提到的適度和適用原則非常值得借鑒。
3.規(guī)范參考文獻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要求對相關理論有基本的認識,即便是翻譯報告的寫作,通過文獻檢索和閱讀也包含其中。奠定理論基礎需將前人的分析進行整理,正確和規(guī)范的參考文獻同時也是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寫作的要求。指導教師在把握報告框架結構、例證分析的同時,也應監(jiān)督學生規(guī)范報告中的參考文獻。
通過本屆畢業(yè)論文采用翻譯報告的撰寫,結合實際調研的歸納,筆者認為翻譯報告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可供參考的畢業(yè)論文模式。通過翻譯報告的撰寫,不僅能夠反映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同時也能反映出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對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獨立學院意義尤其重大。
【參考文獻】
[1]劉坤娜.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形式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海外英語,2011,(12).
[2]李燕.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翻譯實踐報告寫作調研與反思[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2).
[3]穆雷. 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模式探討[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
[4]趙巍.MTI實踐報告的問題及對策一基于133篇實踐報告的調查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03).
作者簡介:謝婷 (1984-5),女,云南昆明人, 漢族,本科, 講師 ;劉慶婕 (1983-5),女,云南昆明人, 漢族,本科, 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