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傳統的膠卷時代,大學生攝影課程中曝光技術環節的教學內容特別抽象,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攝影課程所使用的相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目前普遍使用的相機已全為數碼相機。數碼相機的出現為攝影課程的教與學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且數碼相機還具有方便、穩定和可靠性高等優點。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被廣泛應用到攝影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多年多媒體攝影課程的教學實踐,本文針對大學生攝影課程中曝光技術環節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總結和探討。通過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及豐富的教學課件,對各類曝光形式及其效果進行了詳細的圖解,有效提高了攝影課程曝光技術環節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數碼單反相機 曝光 直方圖 色階 白加黑減
【中圖分類號】G6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113-02
在傳統膠卷時代,攝影課程后拍攝聯系到拿到照片看到效果的周期較長,要及時糾正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攝影課程所存在的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當前使用數碼相機多媒體進行教學解決存在的問題顯得直觀方便。數碼相機都配有LCD顯示屏,攝影結束后可及時查看所拍攝照片的效果,同時還可查看數碼相機相關參數的設置情況。利用數碼相機顯示屏回放拍攝照片功能,可以快捷地發現學生攝影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比如拍攝照片曝光是否正常、拍攝主體物是否清晰、取景是否恰當等等。此外,可利用電教室的投影將學生數碼相機中的照片通過大屏幕展示,講解拍攝照片及時所存在發現的問題。攝影課程中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曝光技術環節,在本文結合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可輕松的解決并熟練的應用。
一、多種曝光的理解
曝光是指相機鏡頭投射到感光原件上產生影像的過程。通過相機LCD顯示屏的回放功能即可看到數碼相機拍攝照片的直觀效果。此外,數碼相機還設計了更為準確細致的直方圖,直方圖也稱柱狀圖(Photoshop等軟件中表述為色階)。圖1是所拍攝照片的信息的一部分,其中,左側主要是照片效果和鏡頭信息,右側即為直方圖信息,右上是RGB彩色直方圖信息,右下為黑白直方圖信息。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應用,LCD顯示屏的回放信息也在不斷地更新和變化。在LCD顯示屏查看照片時,即可調出照片所對應的直方圖,通過對直方圖與曝光效果的關系的講解,學生就能比較容易地理解曝光技術,便于掌握曝光技巧,以便在今后相機的操作中應用自如。
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可將拍攝照片時的曝光情況以直方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圖1右下黑白直方圖信息中,四條豎線把長方形分成5條柱狀。5條柱狀區域就好比素描的明暗五調子,其中,中左一是黑色部分,左二是記錄陰影的部分,中間是記錄中間灰的部分,右二是記錄高光的部分,右一是白色部分。以一張拍攝柳鶯的照片為例進行說明,并用Photoshop調節直方圖(色階)的變化來展示不同的曝光效果,如圖2—圖6所示。圖2—圖6的右下角黑白部分顯示的是調整后直方圖(色階)。
圖2中,直方圖的變化線都位于左一的黑色區域,右側有很寬的空白區,這就是曝光不足。整張照片很黑,暗部細節沒有得到表現,有細節記錄的亮部,也滑到黑色部分,且變化線越高說明記錄的細節就越多。整個畫面黑了,主體柳鶯的基本輪廓也就看不到了,只有胸部的羽毛有一點記錄。圖3中,直方圖的變化線靠右側,左側有很寬的空白區域,這就是曝光過度。整張照片很白,亮部都溢出了,沒有細節的表現,有細節暗部滑到了中間灰區域。整個畫面亮了,柳鶯的輪廓可以看到,但要表現柳鶯羽毛的質感卻是沒有了。圖4中,直方圖的變化線從左到右都有,變化線有多少和高低的變化,這就是恰當的正確曝光,黑色白色都有,從暗到亮也有豐富的層次,同時還有詳盡的細節記錄。從圖4可以看到柳鶯清晰的頭部輪廓,還能看到眼睛、鼻孔、羽毛這些細節和質感,池塘的環境也有很好的體現?,畫面的明暗灰各種層次都有,豐富立體。
圖2~圖4所展示的幾種曝光情況,是拍攝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有時所拍攝照片的直方圖會出現與圖1或圖2相近的情形,但變化線兩端都有少許空白區,這也算正確的曝光,只不過要在Photoshop等相關軟件中稍做調整。
圖5、圖6中的直方圖在拍攝中通常是很少碰到的,除為了滿足拍攝紀實照片的需要之外,通常應主動避免拍攝此種類型的照片。圖5中,直方圖變化線雖然從左到右都有,但變化線的高低變化扁平,黑白反差很大,整體記錄的細節卻很少,這就是反差過大。可明顯看到柳鶯只有暗部和亮部兩部分,缺少很多細節。圖6中,直方圖變化線雖然在中間,但是僅位于中間灰區域,完全損失了黑和白,照片灰灰的就像霧霾天,這就是反差不足。如同隔著一張毛玻璃看景物一樣,柳鶯都幾乎看不出來了,更不用說細節和質感了。
由以上教學實例可以看出,通過多媒體教學,將不同直方圖形狀所對應照片效果進行對比,可以形象清晰地展示各類曝光的差別,便于學生對曝光技術的理解和掌握。拍攝時確保如圖4所示的正確曝光,并在Photoshop等相關軟件中調整色階、曲線、對比度和飽和度可獲得更佳的效果。如用了過高的ISO,則會有噪點產生,過多的噪點將影響畫面的效果,此時還要進行降噪處理,最后才可進行必要的銳化處理。
二、曝光補償
上文結合照片及直方圖講解了五種曝光現象。雖然相機有評價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點測光、局部測光,但是相機曝光的依據都是以中間灰為基準的。只要把中間灰放在直方圖的中間就正常了。但如果拍攝的主體太大,且大面積是黑色或者白色,那么要學會應用曝光補償,即“白加黑減”。否則,黑的是灰色,白色也是灰色,相機測光系統就會默認的把黑或者白放入直方圖的中間灰區域。拍攝大面積白色為主題,增加曝光畫面變亮,白色在直方圖中就自然的靠入了右側的白色區域。拍攝大面積黑色為主題,減少曝光畫面變暗,黑色也就自然的靠入直方圖中左側的黑色區域。“白加黑減”,加多少減多少?一般接近2級左右。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為大學生攝影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方便。通過使用數碼相機和多媒體等技術,能使攝影課程中抽象的曝光技術等內容的教學過程更加直觀和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容易地理解正確的曝光及曝光補償等教學內容,為攝影課程曝光技術環節的學習節省時間,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當然,曝光正確只是在攝影技術方面達到的基本要求,攝影藝術方面的美感等還要不斷的努力和追求。
參考文獻:
[1]陳勤,朱小軍.大學攝影教程(第2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2]黃剛.數碼單反攝影教程[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3]神龍攝影.數碼單反攝影完全自學手冊[S].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周峰(1976.1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北荊門。職稱,講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產品設計、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