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擁平 李超權 鄭吉南

摘 要:針對方坯連鑄機拉矯機的減速機、潤滑供油系統、拉矯輥等生產維護中頻發故障點,采取應對措施,使方坯連鑄機拉矯機整體性能得到提高,降低故障頻次,提高設備穩定性,降低設備維護成本,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方坯連鑄機;拉矯機;減速機;故障率
1 前言
韶鋼煉鋼廠3#方坯連鑄機(以下簡稱3#機)是1機5流生產170×170mm方坯。3#機拉矯機(見圖1)是由電機帶動萬向聯軸器經內、外弧各有1臺立式蝸輪蝸桿減速機驅動拉矯輥,將鑄坯從二冷段拉出并進行三點漸進矯直。近年,鑄機生產以方坯為主,3#機持續的生產不斷增加拉矯機負荷,而拉矯機故障頻發已嚴重制約了持續生產。
2 現狀調查
將拉矯機的更換原因跟蹤統計,得出以下原因:
(1)減速機卡阻;
(2)鑄坯生產過程中走偏。
3 分析原因
經過現場調查與分析確定了造成3#機拉矯機頻繁更換故障的主要原因:
3.1 減速機卡阻
拉矯機出現減速機卡阻是被迫更換下線的最主要的原因,追根求源是因為,蝸輪蝸桿和油料供給問題。
蝸輪磨損銅屑沉積:
對下線拉矯機減速機解體,因減速機內部的蝸輪為銅制器,而蝸桿是合金制品,發現蝸輪蝸桿有明顯的磨損痕跡,內部油料中夾雜許多蝸輪剝落銅屑,兩個部件運行摩擦產生的雜質等幾乎全部積累在蝸桿底部軸承處。
3.2 生產過程中鑄坯走偏
鑄坯通過拉矯機時經常出現鑄坯走偏,磨壞側邊隔熱水冷槽,造成隔熱水冷槽漏水噴射到鑄坯表面,影響到鑄坯的質量;鑄坯走偏,脫離了上、下拉矯輥的控制范圍,導致脫離的鑄坯表面有壓痕,直接影響鑄坯質量,情況嚴重時直接成為廢品。
4 改進措施
4.1 解決減速機卡阻問題:設計減速機排污裝置
針對減速機底部積渣的缺點,將蝸輪蝸桿減速機蝸桿底部端蓋加工出一個直徑100mm的孔,按照該孔的尺寸制作一個配套的直徑100mm,長150mm的雜質沉淀排污裝置,焊在底部端蓋上,見圖1。原來積在底部的雜質就沉淀在排污裝置的底部,不影響蝸桿軸承的運轉。
4.2 解決鑄坯走偏問題:加裝立輥
在拉矯機的鑄坯進口前的兩個下輥側邊各加裝一個立輥(見圖2),使鑄坯拉出時上下左右都均有輥限制其運行走向。通過這一方法的改進,保證了鑄坯進入拉矯機前的方向準確性及鑄坯被拉出拉矯機后的延展直線性,極大的改善了鑄坯的生產質量。
5 效果
5.1 降低了拉矯機故障率,減少維修工作量
2011年3#機拉矯機故障統計減速機卡阻為8次,影響3#機拉矯機非計劃更換的故障主要原因是減速機卡阻。通過設計實施拉矯機減速機排污裝置、制定完善的供油計劃表、提高減速機維修及備件的質量管控等措施后,2012年3#機拉矯機故障的主因雖然仍是減速機卡阻,但故障頻次已由2011年的8次降至4次,證明采取的措施有效,達到了改進的目的。
5.2 節約成本
節約了維修開支,減少了每次故障后減速機軸承損耗;
5.3 改善了潤滑效果
改善了拉矯機減速機的潤滑情況,提高了其使用周期,拉矯機長期工作正常,避免了減速機無油工作的狀況。
5.4 保證了鑄坯質量
確保了鑄坯的質量,為下一工序的生產提供了保障。
5.5 降低勞動強度
降低了維護人員的勞動強度,無論是在線加油還是離線維修均不同程度地縮短工作時間。
6 結束語
拉矯機的運行穩定性較改進前所有提高,但由于其設計的局限性,比如減速機卡阻問題尚無法徹底解決,下一步考慮減速機增加循環水冷系統,確保拉矯機更加穩定、長周期運行,節約設備和生產成本。
參考文獻
[1]關子杰.潤滑油與設備故障診斷技術[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7:12-39.
[2]李新和.機械設備維修工程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49-64.
(作者單位:寶鋼集團廣東省韶關鋼鐵有限公司煉鋼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