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海
摘 要:在科技不斷進步的背景下,配電網自動化逐漸成為可能,而且這也是我國電力行業的大勢所趨。實現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優化供電質量,促進電力企業的高效穩定發展。本文論述了配電網自動化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同時對其前景進行了展望。希望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思路。
關鍵詞: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應用現狀;前景
我國的電力系統應用技術在科學的背景下,通過大量的人力進行研究,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而配電網的自動化技術的實現,讓我過的電力系統又得到了更大的飛躍。該技術的引進與發展,從根本上將電力系統進行了整體的優化。配電網的自動化技術的實現,將我國的電力水平大大提升,通過對其理論的分析與論述,可以為實踐上提供更有利的依據,幫助其更好的發展。
一、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簡介
配電系統是整個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是穩定、安全地為用電戶提供用電服務的重要保證,配電網穩定、可靠地供電是評價電力系統運行的重要指標,也是重要的電力系統組成部分。所謂配電網自動化系統,指的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以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借助先進的信息、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構建集信息化、自動化與互動化為一體的統一電網系統。
相比于傳統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在電網中運行具有諸多的優勢:第一,能夠在電力運行初期階段準確檢測出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校正;第二能夠接收更加龐大的數據信息并積極給予響應;第三,能夠快速恢復電網系統;第四,能夠快速適應電網變化并進行拓撲重構;第五,能夠為運行人員提供更加高級的、可視化的輔助系統。
二、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應用現狀
(一)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應用優勢。在電力系統中應用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有著一定的應用優勢。具體來說,配電網自動化通過對環網供電等方式的有效運用,并借助相應的饋線自動化系統來檢測線路,將故障自動地定位出來,進行故障區域的合理隔離,確保了剩余區域的供電穩定性,實現了整個系統供電可靠性的優化提升;其還能夠針對系統運行展開實時監控與調整,推動用戶側管理水平的優化提升,保障供電以及相應的服務質量,將系統供電能力進一步擴大。配電自動化的有效應用能夠實現網絡結構的合理優化,其經過相關無功配置使得線路的實際損耗被降低了,同時,其還可以針對系統運行方式進行改進與優化,使得設備的利用率獲得提高。
(二)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發展現狀。我國的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發展,主要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進行城網改造的工程時發展比較迅速,一些城市電網也都逐步的建立了配電自動化的系統。進人到新的世紀以來,國家電網的城農配網的改造力度也進一步加強,在故障的快速診斷以及隔離和自動恢復供電等層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二零零四年的時候,供電企業公司在配電自動化的工作上更加的理性,在建設發展的思路上也更加的務實,這就為我國的整體電力系統配電網的自動化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總體來說配網自動化的發展經過了幾個重要階段。如圖1所示:
三、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發展前景
(一)完善功能,奠定框架基礎。在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發
展進程中,可依照相關原則區分具體的用戶功能以及電網功能,以及區分相應的計劃功能與在線功能,區分維修工作功能與運行工作功能,在對配電自動化實施功能劃分以后,可以得出其功能有用戶聯系以及控制、電網運行、維修管理、運行計劃以及其的合理優化等等模塊,然后,在這些主功能的基礎上,又可進行多個功能的再細化分解的,努力實現配電自動化的工程完善,奠定一定的框架基礎。
(二)優化運行,提升可靠性。配電網的優化運行涵蓋了無功補償、提高供電質量、降低線損、設備運行和維護供電質量包括安全性、電壓合格率、頻率合格率、供電可靠性和用戶對停電、收費及服務的意見等多方面內容。實現供電可靠性的優化提升所需采取技術措施包括有:第一,縮短故障停電時間故障自動報警;快速故障定位;自動/人工遙控隔離故障,非故障區段恢復供電;第二,降低事故隱患和影響這重點在于對設備狀態和電網參數進行經常性監測,力求在故障發生前檢測出潛在的事故隱患;第三,系統應對電壓進行連續測量和質量分析,噪聲越限告警;第四,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無功補償方式。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系統是一個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的技術學科,要想其能夠更好的被人們所利用,就需要在理論以及實踐上對其充分的研究。對于其的發展前景有很多,通過對于此的分析,可以為實現電力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偉婷.淺析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現狀及發展前景[J].建材與裝飾,2016,(50):243-244.
[2]夏應婷.配電網自動化主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華東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