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旭+李永強
摘 要:自九十年代起,智能電度表逐漸進入市場,目前,已在電能計量儀表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國內外的生產廠家數目日益增多。由于電度表是計費的依據,關系到供電單位和用電者的權益,所以雙方對于計量誤差都很重視,因此加強智能電度表計量誤差的原因分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圍繞智能電度表計量誤差分析了原因和改善措施。
關鍵詞:智能電度表;計量;誤差
近年來,我國電力事業發展十分迅速,電網規模不斷擴建,全國范圍內實行電力城網、農網改造,使得電度表數量迅速增大,抄表的工作量就會越來越大,在電網改造過程中實現自動抄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智能電度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智能電度表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受到供電企業的關注,對于科學合理的用電家庭計劃和保證電力體系的穩定安全運作有直接的影響,所以,為了提升智能電度表產品質量和正常運行工作狀態,供電企業需要定期對智能電度表實行周期性檢測,認真分析和總結電能計量誤差及其產生的原因,為提升電能計量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一、智能電度能表簡介
智能電度表是由檢測、數字信息治理和通訊等等單元組合而成的一種全新電子式電度表,具備電能量測量、數字信息治理、同步監測、自動操控、信息交流等等性能,可以對于不同季節、時區以及節假日為用戶提供多套費率并且記載用電負荷曲線,協助改善客戶用電質量,制定完好的客戶家庭用電計劃。與此同時,具有電量記憶、電價查找、余額報警、智能扣費以及信息遠程傳輸等等高科技化特質性能,防止人工抄表錯誤以及電費賒欠情形的出現,完成了用電客戶了解和誠信指數,對于電力企業更好地做好供電服務有著指導性意義。
二、智能電度表計量誤差的原因
(一)表計使用不正確。采用三相三線二元件電度表計量三相四線系統的有功電能。A、B、C三相都可與零線構成單相回路,由于負荷不平衡,產生了零序電壓,在零線中就有零序電流流過,很難滿足三相電流之和為零的條件。三相四線三元件電度表中性線電阻太大產生的計量誤差。有些計量點雖然采用了三相四線三元件電度表計量,但因某種原因中性線斷開或施工時不注意,使中線電阻和接觸電阻過大,也會造成計量誤差。
(二)電壓、頻率、溫度變化的影響。若電能表電壓線圈所加載的電壓與額定電壓不同,那么電壓工作磁通和有關力矩隨電壓變化的比例也會不同,會使電能的讀數出現電壓的附加誤差。若市電交流電的頻率與額定頻率之間有偏差,各磁通及其相位角都會產生變化,使電能表示數顯示與cos有關的頻率附加誤差。若環境溫度產生變化后,制動磁通和電流、電壓工作磁通及其損耗角要改變,引起與cos有關的溫度附加誤差。
(三)電表位置傾斜。在正常運行條件下,電能表也可能偏離垂直位置,從而產生傾斜誤差,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轉動元件和上、下軸承的聯接不精密,特別是下軸承的聯接不精密,使得轉動元件在軸承中發生了位移,驅動力矩和制動力矩以及轉速都隨之發生了改變。另外,電能表標準規定的容許傾斜誤差只是屬于負載電流大于50%標定電流的情況,這時驅動力矩較大,傾斜引起摩擦力矩的變化可以忽略。
(四)計量點綜合誤差。目前,電力部門只校驗電度表的誤差,對互感器的誤差考核還不注重。如果所有電度表都能滿足要求,但因互感器的誤差,二次壓降過大,也可能使計量精度達不到要求。
三、智能電度表計量誤差改善措施
(一)合理進行電度表選型與使用。要想確保電能計量設備功能的有效發揮,就需要根據規定的規程與標準來科學選型電能表,結合實際的電力需求、供電服務現狀等來科學選配電能表的型號、電壓與電流以及所配置的數目、所采用的計量方法等。例如,月用電量達到100kW·h的高用電客戶,需要選擇0.2級電壓,TA和0.5級有功電能表。相反,電力需求量較小、負荷電流廣泛變化、線路流經電流較小的客戶則適合選擇寬負載電能表,這樣才能控制計量誤差。電能表的選型與實際的計量要相互匹配,例如,三相三線計量設備不適合三相四線制的計量,可能造成更大誤差,而且當三相負荷失衡時,中性點可能喪失電流,Ib=In-Ia-Ic。
(二)調整電能表計量方法。在抑制電能表計量誤差的過程中,對于基波電量與諧波電量的計量是最合理的抑制方法之一,這種方法能夠幫助電能表在運行中達到精確的目的。另外,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供電系統的運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技術人員還可以適當對電能表進行改裝,僅對基波電量進行計量,這樣同樣能夠提高電能計量數據的準確性。另外,通過工作人員對該項技術進行優化之后,增加補償改進負載的特性,減少諧波往供電系統的注入,即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理供電系統中的諧波污染,才是保證和提高電能計量準確度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三)科學選擇計量點位置。在電力計量過程中,計量點位置的選取是一項重要內容,其選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關系著電力計量的精準度。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結合電力系統運行實際特點,合理選擇計量點位置,縮短互感器與表計的引線,減少引線電阻,降低互感器負載。最好將計量點位置選在配電變壓器臺中,從而減小互感器負載,提高電力計量精準度。
四、結語
總而言之,智能電度表是智能電網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在實際的電能計量工作中,智能電度表計量誤差較多,這就需要供電企業定期對智能電度表進行檢測,同時,不定期進行抽測工作,來提升智能電度表管理工作的準則化、規則化,保障智能電度表的正確性和精確度。
參考文獻:
[1]劉金燕.探析智能電度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J].電子制作,2014,20:257.
[2]江靜芳.關于電度表計量誤差的分析與探究[J].電子制作,2014,09: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