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新潞
(淮北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課在具有高度包容性開放性的自媒體盛行情景下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高中思想政治課在新媒體情景下遇到的新困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初步解決: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課仍需要立足于課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其次,教師要增強媒體敏感度,但同時把握方向,堅定立場;再次,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平等民主對話;最后,學校借助自媒體平臺創辦信息發布平臺,豐富班級校園媒體文化。
關鍵詞: 自媒體 高中思想政治課 困境 有效策略
一、自媒體概述
由于國內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新聞的傳播媒介由傳統的大眾化媒介(如報紙、廣播、電視)過渡為新媒體傳播媒介(如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自媒體由于其高效化的信息傳播方式和平民化的傳播理念等特點,成為青年一代了解世界和社會、展示自己生活狀態、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新的方式和途徑。近年來自媒體平臺極大地豐富、優化和發展,逐漸成為人們生活和交往的重要部分。自媒體(We Media),又名“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平民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大眾或個人傳遞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癢e Media”被謝因波曼和克里斯威里斯兩位作者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雹俑ㄋ讈碇v,自媒體是提供給大眾根據自己的喜好發布自己的所見所聞,參與網絡社會生活的載體或者平臺②。自媒體包括個人微博、播客、個人社交網站、個人主頁等,在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有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平臺、人人網,以及百度貼吧、游戲平臺、直播平臺等。自媒體打破了原有的社會交往方式,實現了話語權的下移,然而,放大了的包容性、平民化互動性的自媒體平臺導致網絡空間的隨意性和無序性,灰色化、娛樂化、隨意性等局限使得自媒體平臺變成戲塘者狂歡的借口、烏合之眾的暢想,導致網絡的傳播魚龍混雜,“曲低和眾”的趨勢不斷盛行。
二、自媒體下高中思想政治課面臨的問題
自媒體是時代的產物,它的出現使人們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我釋放,它的到來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很多與眾不同,也給當今高中生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學習態度、人際交往等造成了深刻影響,使得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不易適應新情況,不論是在教學還是管理上都面臨著挑戰。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困難性
具有影響力、典型性、普遍共識性案例的匱乏是新媒體時代下案例教學面臨的一大問題。有效的案例教學法其核心內容就是有典型的、長效性、引起學生共鳴的案例來實現。通過各種各樣的新媒體,高中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內容都是多元的,信息來源的多極化導致學生注意力被各種持續變更的信息源吸引。具有代表性、時效性、典型性的話題和素材已經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信息流。原有單一的案例在當今思維靈活、視野廣闊的高中生群體中已經失去了一定吸引力。首先,造成案例準備階段案例選擇難度增大,如何選擇一個具有時效性且有一定班級普遍認同的案例在備課過程中成為教師的難題。其次,案例講解的角度、講解方式出現困難。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案例多涉及社會熱點、國家政策,然而自媒體引導的娛樂至上的休閑方式使得學生對傳統的案例講解方式和角度有所質疑,這使得教師在講解案例時不易引起學生興趣和有效關注。
(二)學生群體思想的復雜性
德育教學過程中面對的學生群體思想的復雜性是自媒體情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面臨的又一問題。當今高中生的思想動態的復雜性、多元性讓一些傳統教師不易做到因材施教。首先,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單一繁重的課業生活需要青少年有一個釋放壓力的空間,而自媒體平臺門檻低,對學生的約束極少,對自媒體中的新鮮事物的關注和反饋使得青少年的傾訴欲、表達欲得以滿足。然而,我們同時注意到自媒體中多以輿論話題、搞笑視頻、網絡紅人為主,這些低俗性、娛樂性傾向的內容大多雜亂無章、取向低俗曖昧。所有這一切都給自媒體環境下的青少年的思想觀念、道德觀點、價值選擇帶來困惑,他們的情緒易變,又容易受自媒體輿論引導,這使得教師很難在第一時間抓住一些青少年的所思所想進行針對性教學。
(三)傳統教育者權威地位的喪失
教師所擁有的學歷水平、知識儲備、文化素養是教師權威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大眾傳媒的迅速發展,自媒體的文化創造和傳播,文化資源的迅速豐富,教師所掌握的知識、訊息迅速老化,與瞬息萬變的知識脫軌。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忙于一線教學任務、積極進行教學研究,較少有時間掌握其他學科知識及紛繁復雜的社會信息。教師掌握資訊有限,學生卻成為文化資源的擁有者,自媒體真假難斷的信息使得學生對教師傳統的知識結構、課堂展現、教學理念存在一定質疑。學生與教師對信息興趣的差異,使得學生對教師展現的信息關注度、認可度降低。教師設定的班級規定在落實過程中遭遇各種困境,學校管理的難度、課堂掌控的難度不斷增加,學校、教師的權威地位遭受著挑戰。
三、提升自媒體情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德育的有效性策略
(一)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
正如《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中所言,本課程應當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生活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因此教師在自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更應該審時度勢,加強對自我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反思,積極適應新情況、新問題,對自己備課講課進行適度修改。在選擇案例時,關注學生所感興趣的素材,同時倡導開發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實踐教學中隨機應變,采用小組討論法、情境法、討論法、問答法等創設民主靈活、生態的課堂,更加靈活面對課堂突發事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開放的互動教學。抓住課堂這一德育平臺,爭取贏得當代學生對思想政治這一課程的興趣和關注,實現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升教師媒介素養
教師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通曉自媒體環境與使用,另一方面需要從觀念上改變對自媒體的認知偏差,全面認識自媒體給教學和德育帶來的機遇和困難。首先,作為德育的主力軍,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自身參與自媒體時需要把握好方向和立場,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用專業的視角和嚴謹的調查鑒別自媒體內容。其次,教師需要及時接受信息技術等基本技能培訓,研究自媒體的內容導向,了解青少年對自媒體關注的相關內容,及時組織學生對當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網上討論,在研究學生思想狀態同時,對自我的認知偏差進行反思,主動關注主流媒體的動態,以及國家對媒體的規章制度和發展政策。最后,教師需要與家長做好及時有效的溝通,倡議家長對自媒體中的內容增強辨識度。教師與學生、家長共同學習成長,自覺對自媒體平臺及其傳播的信息進行監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勢利導,取長補短。
(三)選擇適當方法引導學生
自媒體時代下成長起來的高中生,具有鮮明的主體意識,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崇尚自我價值的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更加寬容,以發展性評價、階段性評價評估學生思想觀點,對學生的情緒化的表達不輕易做出診斷性評價,而是用更加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構建平等、互動、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多采用疏導、訪談咨詢等方法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親身走入自媒體、體驗自媒體、了解自媒體的優點及積極影響,了解學生興趣,但同時要注意防微杜漸,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注意觀察學生在生活、課堂上的觀點想法,對沉溺于低俗化自媒體平臺的學生需要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另外可以親自參與到自媒體中,通過自媒體平臺整合德育相關信息資源,以有計劃、有目的性的言論引導網絡輿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引領學生思想動態。
(四)建立透明公開的信息發布平臺
面對當今深受網絡自媒體影響的青少年,作為德育主力軍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不能回避,而應當主動從這些自媒體平臺上了解學生思想觀點、思想動態,并用更加嚴謹科學的態度對自媒體中的內容進行辨別。同時學校應該及時正視這一現象,建立透明公開的信息發布制度,把網絡監管與課堂教育相結合,通過各種自媒體平臺建立自己的自媒體頻道,及時厘清社會謠言,加強對學生德育的滲透,即時掌握青少年思想動態,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時效性。學校應配備專業的網絡維護人員,不斷更新維護自媒體平臺,保證校園文化的純粹性與多樣性,控制學校輿論方向。
注釋:
①[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0.
②[美]E.M.羅杰斯.殷曉蓉,譯.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105-106.
參考文獻:
[1]曾楊.自媒體的發展現狀和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6(11):25-26.
[2]張娜娜.自媒體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3]許艷霞.淺談自媒體對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01):209-212.
[4]劉富娣.自媒體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影響及應對策略[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5]伍沈平.自媒體時代高中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5.
[6]司忠業,陳榮武.自媒體時代與青年文化“快消”現象[J].當代青年研究,2012(05):11-15.
[7]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團隊,新煤沈陽.自媒體發展報告(節選)[J].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