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輝
摘要:目的 討論早期護理干預對產褥期產婦康復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96例在本院自然分娩的健康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常規組,對比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兩組產婦在護理后子宮高度及惡露量方面,常規組的產婦子宮高度平均為(11.28±1.47)cm,惡露量為(7.1±1.4)ml;護理組的子宮高度為(6.84±1.02)cm,惡露量為(4.8±0.7)ml。并且在食欲恢復以及乳汁分泌情況方面,護理組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結論 早期對產婦進行康復鍛煉、中藥足療等護理干預,可以促進產婦的身體康復,減少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產褥期產婦;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4-0082-02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uerperal Women
HUANG Yong-hu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Longc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eijiang 64215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partum women rehabilitation.Methods From March 2015~2016 year in January 96 cases of natural childbirth in our hospital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wo groups of women in nursing after the uterine height and the amount of lochia,conventional group maternal uterine height average(11.28±1.47)cm,as the amount of lochia (7.1±1.4)ml;nursing group uterine height (6.84±1.02) cm,as the amount of lochia(4.8±0.7)ml.And in the recovery of appetite and milk secretion,the recovery of the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for pregnant women,Chinese medicine foot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maternal body,reduce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Puerperium;Rehabilitation effect
產褥期是指產婦分娩后至全身器官恢復至未孕狀態時的過程,一般恢復期為6 w。但是由于產婦在懷孕期間飲食等方面以及分娩時會消耗的體力和精力,會導致產婦分娩后其心理發生變化,同時在此期間產婦的身體免疫能力也會下降[1]。而產褥期的產婦不僅要面臨身體變化的影響,還要進行哺乳,所以在此階段的產婦會非常勞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則會引起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嚴重的影響產婦及嬰兒的身體健康。產褥期護理最好在產婦生產后1~3 d內進行。為了研究早期護理對產褥期婦女的影響,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96例產婦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96例在本院自然分娩的健康產婦為研究對象,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8.5±1.5)歲,妊娠38~42 w,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并且生產順利,胎兒的情況良好,產后均未出現任何并發癥。排除傳染病、精神疾病和嚴重產科并發癥者,產婦愿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產婦在產后均予以益母草膠囊進行治療。將這些患者根據護理手法分為護理組和常規組,平均每組各48例產婦,對比兩組產婦的年齡、生產方式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規組 在產婦分娩后2 d內予以常規的護理和產后健康指導。
1.2.2護理組 在產婦分娩后1~2 d內,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實施早期產褥期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2.2.1健康教育及護理 ①環境方面:指導產婦產后的居住環境應冷暖適宜、安靜、整潔。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 ℃左右,濕度應保持在58%左右,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保持開窗通風,但是要避免產婦直吹冷風。指導產婦夏季應注意中暑,冬季應注意防寒。由于產婦在產后出汗較多,應經常用溫水擦洗身體,早晚用溫水刷牙,飯后漱口,保持會陰處的清潔,經常更換會陰墊。②飲食方面:產婦在產后應該多以清淡的流食為主,保持營養均衡,飲食要合理,多吃些高蛋白、高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食物。在吃肉類、魚類的同時也應多吃些新鮮的水果及蔬菜。促進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③母乳喂養方面:由于初產婦對母乳喂養方面缺少經驗,護理人員應在產婦產后30 min內幫助產婦進行哺乳,盡早的哺乳有利于乳汁的分泌,還減輕產后出血。經常與產婦進行溝通,講解母乳喂養的優點,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哺乳姿勢進行哺乳,鼓勵產婦讓嬰兒多多去吮吸,避免因乳汁淤積而發生不良影響。④生育指導:指導產婦在生產6 w內禁止性生活,6 w后應注意采取適當的避孕措施進行避孕。⑤心理方面:由于產婦在生產后,其身份會發生變化,導致其心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所以護理人員應及時與產婦溝通,了解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對產婦出現的問題有計劃、有針對性進行講解,耐心解答產婦提出的任何問題,談話時要做到態度和藹、語氣誠懇,消除產婦與護理人員的陌生感,讓其情緒穩定,消除產婦的不良情緒,進而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生。⑥檢查方面:指導產婦在50 d左右進行復檢,對產婦的血壓、血尿常規、切口等方面進行檢查,了解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對嬰兒也進行相應兒科檢查,確保產婦和嬰兒的身體健康。
1.2.2.2產后康復措施 ①產后康復治療儀的使用:產婦生產8 h后,應用康復儀進行按摩治療后,并予以護士手法按摩治療,在治療時應讓產婦進行平躺,讓其身體放松、分別在產婦的乳房、骶尾等位置進行按摩。按摩30 min/次,2次/d。這樣可以有利于乳腺管疏通、促進泌乳、子宮復舊、腹部形體恢復、產后疲勞恢復等。此法有助于產婦在產后乳腺分泌暢通、子宮復舊、減少便秘,恢復產后疲勞[2]。②產后形體恢復:產婦在生產后7 h后可下床進行輕微的活動,有利于體力、食欲、排尿等恢復,避免形成靜脈血栓的形成。產后第2 d可隨意行走,但是活動力度不宜過大。可進行產褥期體操鍛煉,有助于腹部及骨盆肌肉恢復,促使體態復原,減輕腹壁松弛,預防子宮脫垂、尿失禁。根據身體的耐受性可逐漸增加運動量,以不引起身體疲勞為原則[3]。③中藥足療:在產婦生產8 h后予以中藥足療治療,將陳皮、柏子仁、火麻仁、蒲公英、癟桃干、益母草、旱蓮草、何首烏等中藥,放置清水內進行熬煮,待熬制30 min后,將藥液放置足療盆內浸泡20 min左右,1次/d,浸泡后不宜下床走動,有利于產婦的恢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在護理后乳汁分泌、子宮高度、食欲恢復 及惡露量等情況。乳汁分泌、食欲恢復分為好、一般、差三種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產婦在護理后子宮高度為惡露量的比較
常規組產婦子宮高度平均(11.28±1.47)cm,惡露量為(7.1±1.4)ml。對比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產婦在食欲恢復以及乳汁分泌的比較
護理組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對比兩組數據,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認知程度的不斷升高,產婦對產后恢復方面的逐漸重視,所以產婦康復訓練也逐漸被應用。隨著大量臨床實踐證明,早期對產婦進行產褥期康復訓練可以促進產婦盆底及腹肌的張力恢復,改善產婦的身體機能,促進產婦的體力恢復,減少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4,7]。
根據本文研究可得出,早期進行康復訓練的護理組所得的各項數據均優于常規組,說明早期康復訓練可以提高產婦產后食欲的恢復,促進乳汁的分泌,保障產婦的身體健康[5,8]。
綜上所述,早期對產婦進行康復鍛煉,中藥足療等護理干預,可以促進產婦的身體康復,盡早的下床活動,做些有氧運動,可最大程度促進產婦身體形態的恢復,增強產婦對新角色的適應能力,避免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產婦在產褥期的生活質量[6],產褥早期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能有效地促進產褥期婦女康復。所以,早期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值得在產婦產褥期恢復的臨床中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宋珍美,徐嘉,陳祖云,等.產后康復操訓練對產褥期婦女康復的效果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5,14(10):960-962.
[2]李利波,李洪雙,梁梅珍.縮宮催乳湯聯合產后康復治療儀促進產后康復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6):699-700.
[3]姜建蘭.早期按摩干預對產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1):1568-1569.
[4]李建莉.早期護理干預在產褥期康復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8):2779-2780.
[5]朱建英,陳錦秀.早期護理干預對產后催乳及康復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2):5259-5260.
[6]徐靈英.護理干預在促進剖宮產產婦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30):145-146.
[7]曾妍芳,李豐,肖春燕.孕期體操對分娩的影響[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4(3):312-313.
[8]韓利,魏紹斌.中藥足浴療法在婦科臨床中的應用[J].湖南中醫雜志,2013,29(11):145-146.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