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瑩
摘要:目的 對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要點進行總結,促進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方法 從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接受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手術治療的交通性腦積水患者選取15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臨床護理要點三者之間的關系。結果 發現少數患者發生分流管堵塞和挾制疼痛現象,未發生嚴重并發癥,同時患者的總體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結論 針對交通性腦積水患者,應不斷完善圍手術期護理,可有效不僅腰大池腹腔分流術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交通性腦積水;腰大池-腹腔分流術;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4-0146-02
腦積水是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顱內病灶誘發腦脊液量分泌異常造成腦積水產生,顱腦損傷、顱內感染等多種疾病常導致患者出現腦積水[1]。目前,臨床治療中常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進行治療,但并發癥較多。隨著醫療技術和治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近年腰大池-腹腔分流術逐漸被應用,其創傷小的特點得到關注。本文就我院15例交通性腦積水圍手術期患者進行研究,觀察期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接受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手術治療的交通性腦積水15例患者,男8例,女7例,年齡31~75歲,平均(53.0±7.3)歲。其中2例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后患者,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5例顱腦損傷后腦積水患者, 4例動脈瘤夾閉術后腦積水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過CT、MIR等影像學檢查未出現腦萎縮,但發現腦室或蛛網膜下腔存在擴大現象。所有患者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3例伴尿失禁患者,5例反應遲鈍患者,2例伴發癲癰患者,5例淺昏迷患者。患者術前顱內壓力150~250 mm H2O,且經過常規生化檢查腦脊液結果正常。
1.2方法
1.2.1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腦積水常以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和吸收不良較為多見,患者常表現出頭痛、惡心等臨床癥狀,加上自家庭經濟以及外界的壓力,使患者出現擔心、害怕等不良心理。根據患者文化程度的差異性給予針對性護理,并采取非技巧性語言與患者主動溝通,以便適當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同時可將以往成功治愈的病例詳細介紹給患者,樹立信心,能夠積極配合治療;②常規術前檢查:指導患者遵照醫囑完成各項常規檢查,如頭顱CT、 MRl等影像學檢查。進行常規備皮,備皮區域包括腰背部、會陰部及下腹部,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完成手術區皮膚消毒;術前8 h禁食、水,并于術前晚進行清潔灌腸。此外做好腰穿檢查準備,以便醫生了解行腰大池穿刺、置管的難易程度以及顱內與椎管內蛛網膜下隙可有阻塞。同時指導患者選擇分流管壓力;并行腦脊液引流測壓,確定分流效果以及對腦脊液實施常規生化檢查,預防顱內感染[2]。
1.2.2術中護理 手術室護士嚴格交接患者病例相關信息,并保持溫度為20~24 ℃,相對濕度維持在50%~60%,在對患者手術區域進行常規消毒時,注意保暖和保護患者隱私。祝患者取合適手術體位,并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在操作前,洗手護士認真檢查手術藥物和器械數量冰河巡回護士進行核對,并熟練手術操作流程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手術[3]。
1.2.3術后護理 ①一般護理:安返病房取平臥位,頭偏一側,觀察患者血壓、瞳孔以及顱內壓等指標變化情況,待血壓穩定后可抬高床頭15~30 cm。給予低流量低濃度氧氣支持,維持通氣功能正常。針對意識清醒者,指導其有效咳嗽;針對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進行吸痰,定時翻身、扣背和按摩,預防發生墜積性肺炎。按壓閥門2 次/d,避免分流管受阻;②感染護理:針對顱內感染患者,加強體溫監測,給予患者物理降溫的同時行腦脊液培養,查明原因給予針對性抗感染治療,必要情況下,配合醫生行腰穿鞘內注射敏感抗生素。針對嚴重感染者拔除引流管;③引流過度或不足:對于患有頭暈、惡心以及坐時低顱壓者,提示引流過度導致低顱壓;術前分流管選擇,術后取平臥,并結合患者病情取適體位,針對重者,應予以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輸注;④顱內血腫:針對顱內血腫者,其發生原因是由于過度引流而導致腦組織塌陷,撕裂導靜脈。對此密切觀察術后患者神志、瞳孔變化,若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并配合處理;⑤分流管堵塞:對分流泵進行按壓彈起,若難以按壓或彈起困難,表示分流管受阻,匯報醫生且配合處理,必要情況下可重新置管。對于術后患者時常協助體位更換,利于腸蠕動作用,使分流管自由伸直;⑥神經損傷:對于下肢功能障礙和大小便失禁者,考慮馬尾神經或神經根損傷,應予以營養神經藥物治療,而嚴重者通過手術將分流管拔除[4]。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2 結果
本文共15例患者,其中13例意識障礙均改善情況較術前明顯,GCS評分均提高,且2例患者GCS評分未出現改變。對患者復查CT檢查,顯示13例患者Evans指數降低顯著,1例未發生變化;其中1例出現下肢疼痛,2例引流管堵塞,1例傷口滲血。
3 討論
交通性腦積水是神經外科腦積水疾病中常見的一種,是指由于第四腦室出口以后的正常腦脊液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礙所致的腦積水,常表現出頭痛、嘔吐以及視神經乳頭水腫等臨床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5]。臨床治療常選用腦室-腹腔分流術作為治療手段,但其并發癥較多,臨床癥狀改善較不明顯。近年來,腰大池-腹腔分流術得到諸多醫院應用,與以往手術方式比較,此術具有以下優勢:①行徑短,縮短手術時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以往傳統手術方式需從腹壁皮下至頭端,易誤傷周圍組織,特別是身體瘦弱且長期臥床者,當經過肺尖部時易刺破肺尖引發氣胸,同時腦室端穿刺造成顱內出血、硬膜外血腫等產生,繼而誘發患者癲癰,且行徑長,極易發生術后感染。腰大池-腹腔分流手術創傷小,使得術后并發癥減少;②腰大池-腹腔分流手術的實施,可維持患者腦脊液生理循環正常運作,從而減少分流管堵塞;③腰大池-腹腔分流管可選擇壓力范圍,滿足患者需求。本文就我院15例行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患者進行研究,表明對患者從術前加強心理護理、完善術前常規檢查及準備,術后密切觀察病情以及加強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等內容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疾病早日恢復。
綜上所述,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患者過程中,加強護理,可獲得顯著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董利英,施曉紅.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4):1329-1331.
[2]張云鶴,常莉莎,付愛軍,等.可調壓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顱內動脈瘤術后交通性腦積水[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3,16(7):1101-1103.
[3]魏夢妮.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10例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8):913-914.
[4]鄺群笑.綜合護理干預在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中的護理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8):230-231.
[5]萬艷慧,趙樂,顧小花,等.微創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28):3151-3152.
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