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琴琴+李丹
摘要:目的 研究在外科護理中實施層級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3年1月開始在外科護理中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抽選實施前15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另選取實施后的150例設為觀察組,以護理質量評分、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護理安全質量等為標準對層級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予以評析。結果 在實施后在基礎護理、病房管理、病歷書寫、技術操作、健康宣教以及危重患者護理等各項目評分相比于實施前均顯著提升(P<0.05);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意外事件、護理差錯等發(fā)生率相比之下則明顯更低(P<0.05)。結論 在外科護理中實施層級護理管理可顯著提升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并降低意外事件與護理差錯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推廣價值。
關鍵詞:層級護理管理;外科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4-0161-02
伴隨著醫(y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各個行業(yè)的服務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之中就包括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1]。外科是一個醫(yī)院救治患者的重要場所,相比于其他科室,外科的人流量大,病種復雜,醫(y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負擔較大,因此如何提升外科的護理質量,已逐漸成為各大醫(yī)院關注的焦點問題。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是一種現(xiàn)代管理模式,通過多級分層管理,能更加明確落實責任分工,既能達到理想護理效果,又能減少資源浪費[2]。我院自2013年1月開始以外科為試點,實施層級護理管理,觀察其對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護理安全質量等的影響,成效滿意。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在我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與監(jiān)督下展開,我院自2013年1月開始在外科護理中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抽選實施前15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另選取實施后的150例設為觀察組;入選病例均意識清楚,能夠配合調查。其中男178例,女122例,年齡19~69歲,平均年齡(45.1±13.1)歲。患者均同意參與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的實施步驟如下:①成立層級小組:根據我科護理人員的職稱、工作年限、經驗等,并結合我科工作實際,來將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所分的有三級,第一級為護士長,是由職稱為主管護師,有10年以上的工作年限與豐富臨床經驗的人員擔任;第二級是組長,是由職稱為護師,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單人,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護師則擔任責任護士;第三級是助理護士,是由職稱為護師或護士,有3年以下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3]。②分工職責:護士長的工作是負責協(xié)調管理整個科室的護理工作,包括與其他科室溝通及工作交接、指導護士長與責任護士的工作,監(jiān)督整個科室的護理工作質量,協(xié)助責任護士對患者的宣教工作,同時要協(xié)助主治醫(yī)師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責任護士的工作是具體工作的開展,既要完成原定計劃的護理工作,還要協(xié)助護士長、組長進行護理工作的質量控制[4];助理護士的工作是協(xié)助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同時還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③質量控制:定期對工作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整改,以便能制定出更適合患者的護理方案;建立獎懲機制,定期對護理人員的理論水平、操作技術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相掛鉤,成績好的應給予獎勵[5]。
1.3評定標準[6]
①護理質量評估:參照的是我院護理部制定的相關標準,所評估的項目有基礎護理、病房管理、病歷書寫、技術操作、健康宣教以及危重患者護理等,分值均為100分;②患者滿意度:以我科室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評估,指導患者自 行填寫,量表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即表示滿意度越高;③護理安全質量:根據意外事件、護理差錯的發(fā)生率來評估護理安全質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選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進行數(shù)據分析,其版本為Ver 21.0,計量資料表達格式為(x±s),計量資料以t檢驗進行數(shù)據比較,計數(shù)資料應用[n(%)]表示,其對比檢驗方式為?字2檢驗,P<0.05其差異即為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實施后在基礎護理、病房管理、病歷書寫、技術操作、健康宣教以及危重患者護理等各項目評分相比于實施前均顯著提升(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滿意度及護理安全質量評估比較
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意外事件、護理差錯等發(fā)生率相比之下則明顯更低(P<0.05),見表2。
3討論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現(xiàn)代服務理念,將整個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合理分工,明確職責,這樣能有效調動每位護理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她們能夠更有上進心,進而有利于她們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層級管理還能使得護理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減少醫(yī)療資源的浪費,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能根據護理工作的需要與護理人員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工,使得工作更加細致。層級護理管理在提升了工作質量與效率的同時,也在護患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在實施后我院外科的護理質量獲得明顯提升,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亦明顯更高,而意外事件以及護理差錯的發(fā)生率則降到了最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外科護理中實施層級護理管理可顯著提升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并降低意外事件與護理差錯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黃雪霞,彭麗娟.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對普外科患者手術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04):591-592,593.
[2]李亞飛,沈宇桓.普外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3,26(03):324-325,326.
[3]沈敏玨,蔡紅蓮,章子琴,等.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對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6):69-70.
[4]楊越,張麗萍,劉炳鑠,等.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2,32(09):73-74.
[5]劉運儉,岳增艷.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13):2078-2079.
[6]袁艷亭,徐丹,王媛,等.靜脈穿刺層級管理在外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01):108-109.
編輯/高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