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桂寶++張文霞


摘 要: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經過多年的課堂探索與實踐,創新了“四門足球”和“連體人足球”的教學比賽方法,以達到將小學足球教學趣味化和游戲化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足球教學;足球比賽;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6-0059-01
一、四門足球
在傳統的足球比賽方法和規則下,進球都比較困難,這嚴重抑制了學生踢球的積極性,降低了對足球的興趣。而四門足球則能增加足球比賽中進球的機會,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比較適合在班級學生多、場地小的情況下,進行足球教學比賽。
1.四門足球的場地尺寸
球門:在長40米、寬25米的小足球場的兩條端線各設置兩個球門,總共四個足球門。四個足球門的尺寸大小相同,寬度為3米,高度為2米(也可以用長2米、高1.2米的移動式小足球門)。同一端線上的兩個球門的相近立柱的內側距離為5米。
球門區:從距同一端線上的兩個球門的遠端立柱內側5.50米處,分別畫兩條垂直于球門線的線,這些線伸向比賽場地內5.50米,與一條平行于球門線的線相連接。由這些線和球門線組成的區域范圍是球門區。
其他:在每個球門的球門線的中點垂直距離10米處各設置一個罰球點(共四個)。其他的場地尺寸與國際標準場地尺寸相似,按一定比例減小即可。
2.四門足球的規則
與國際足球規則不同之處:
(1)每隊增加1個守門員和3個防守隊員,即每隊共15人。如果任何一隊少于10人則比賽不能開始。
(2)在比賽中,射進對方任意球門均可得分。
(3)罰點球可以選擇對方任意罰球點和對應球門,在比賽中和罰點球時,同一隊的兩個守門員可以互換守門位置。
(4)一方將球踢出對方端線,由另一方任意隊員在就近的球門區線上,踢出球門球。
(5)其他規則與足球比賽國際規則相同。
3.四門足球的益處
它增加了上場參與足球比賽的人數,解決了場地少而踢球人數多的問題。提高了進攻戰術的變化,增加了防守的難度,為進球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二、“連體人”足球
“連體人”足球比賽方法能夠減緩足球比賽的節奏,比較適合中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比賽,適用于教學熱身或游戲環節,能解決班級學生多、場地小的困難。可以提高相互合作能力,增強趣味性,提高觀賞性。
1.“連體人”足球比賽規則
與國際足球規則不同之處:
(1)一場比賽應有兩隊參加,每隊上場隊員不得多于17名,其中必須有一名守門員。另外16人必須兩人一組,比賽中至少有一只手互相牽著。如果兩只手同時分開,即判違例。如果被對方隊員沖撞而使兩手分開,則判對方犯規,判罰任意球。
(2)在比賽中,“連體”的兩人可以用除肩部以下手臂及手外的其他身體部位夾球前進。
(3)比賽中,禁止從“連體人”牽著的手臂下穿越,如果出現穿越判犯規。如果故意將牽著的手臂繞過對方隊員頭頂,則不判對方犯規。
(4)罰點球時,可以松開牽著的手,由一名隊員獨立罰點球。
(5)在發生沖撞、快速奔跑等情況下,連體人一名隊員摔倒時,可以松開牽著的手,但在5秒之內必須重新牽手,這兩名隊員在5秒內不得做出防守、進攻等動作,否則判違例。
(6)其他規則與國際足球規則相同。
2.“連體人”足球的益處
(1)增加了趣味性。在比賽中,經常會出現兩人因想法不同而造成牽著的手斷開,也會有默契配合做出漂亮的合作動作,這些都增加了足球比賽的趣味性。
(2)創新技術動作。兩人共同完成每個動作,必定會出現許多創新的技術動作,從而豐富足球技術,增加足球的魅力。
(3)增加參與者。增加了12人參加比賽,解決了人多場地少的困難,提高了場地使用率。
三、實際教學運用中的建議
建議1:建議采用分組輪換的形式進行教學,即將全部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在足球場進行比賽,另一組在其他場地練習一些熟悉球性的基本技術,在指定的時間進行輪換練習內容,在一段時間內,多次進行技術學習與比賽交替。在技術學習時,將比賽中出現的錯誤動作再進行糾正、提高;在比賽中,要求學生有目的地將剛學習過的足球技術運用其中,以鞏固所學技術,達到熟練掌握、運用自如的程度。
建議2:在強調技術運用的同時,要重視指導學生熟悉比賽規則,以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避免同學間因此產生矛盾,降低對比賽的興趣。還能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避免學生對足球比賽產生恐懼心理。
建議3:在“四門足球”比賽中,球門多、比賽學生多,因此,要明確每個人的攻防區域,每個區域安排一個核心成員,以指揮該區域的成員比賽,避免攻防位置混亂。
建議4:在“連體人足球”比賽中,兩人要協調配合,因此,在選擇合作伙伴時,要注意讓奔跑能力接近的學生合作;兩人技術有差距時,要以技術好的為核心,帶領、指揮同伴比賽,以促進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