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結虎
摘 要:事業單位作為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的公益性機構,通常擁有豐富的社會公共資源,特別是社會信息資源,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信息安全性和透明性是信息系統建設的首要任務。必須重視和加強事業單位信息系統的建設,充分發揮模塊化思想在事業單位信息系統中的作用,探究事業單位信息系統建設對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旨在促進事業單位平穩健康發展。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信息化
事業單位作為一級社會組織,在各項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內容較為多樣,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則會出現混亂,嚴重的還會造成工作失誤,事業單位管理越來越重要,同時,對信息管理系統需求也顯得越加迫切,雖然信息管理能夠為人們提供便利,但通過幾年的摸索與實踐,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只有全面了解自身實際情況,通過與信息管理自動化系統的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出信息管理優勢,實現科學化系統化管理。文章主要通過對信息化管理內容的分析,進一步提出事業單位信息管理應用措施與方法,以此提升單位管理效率,推進信息管理系統不斷進步。
一、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背景
(一)國家對預算管控力度加大,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低,預算管理的信息傳遞和分析結果不及時,無法達到對外部環境和內部能力的有效把握,容易造成整個預算過程管理困難以及最終決策數據失真。
(二)中央基層事業單位預算編制軟件只具備單戶錄入功能,對于有下屬單位的二級預算單位,預算基礎數據的收集計算、預算指標的分解下達、明細預算的編制、審核與匯總等工作通常只能利用excel等傳統手工處理,耗時長且出錯率高。隨著國家對預算管理與財務科目進行同步,數據量已經擴大到手工很難完成的地步。
(三)近年來,財務稽查、內外部審計等經常會發現事業單位存在超預算執行政府采購、重復報銷差旅費等問題,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落實整改。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各種管理辦法的密集發布,政府會計改革的逐步實施,需要預算執行過程的信息化來保證制度執行和改革推進。
二、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
(一)實現數據錄入自動,解決傳統預算編制耗時長,數據管理困難的問題。
(二)實現對預算全過程的支持,縱向環節上,形成預算編制、執行到控制的反饋機制;橫向范圍內,包括業務預算、資本預算和財務預算,并提供組織機構等自定義預算。
(三)建立與預算管理接口的報銷系統,通過支出管理實現預算執行的實時監控,重點關注“三公”經費、會議培訓費、差旅費、勞務費等開支的規范性,確保費用報銷準確完整并實時共享。
(四)為單位各部門、下屬各單位提供預算查詢平臺,實時查詢預算執行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
(五)以預算管理為核心,以資金管理為關鍵,按照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業務層面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在完善單位財務資產管理制度基礎上,為后續進一步完成政府采購、資產、建設項目、合同等管理系統的研發,并實現與單位OA辦公信息系統相銜接,逐步形成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打下基礎。
三、系統開發應用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系統開發初期會遇到交互界面操作感差、業務流程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如界面大小無法調整、錄入步驟不清晰等,這都需要財務人員在試運行期間,通過錄入數千筆費用報銷單據,不斷發現問題,積極地與技術人員溝通,提出完善建議,進行界面、流程優化。比如盡量增加必錄項標識,未完整錄入的將會報錯(如接待費的接待地點,會議費的會議類別、參會人數等);盡量增加費用錄入項的邏輯判斷(如應在勞務費欄目錄入的值班費在其他費用欄目將不能錄入等)。
(二)系統全面推行初期,受到傳統手寫填制報銷單據方式的既定思維以及對新鮮事物的排斥等因素影響,單位職工會對系統的使用產生一些抵觸情緒,因此必須要求財務人員首先熟悉系統的使用,在推行過程中積極幫助并耐心指導費用報銷經辦人員正確完成費用錄入與憑證打印。
(三)系統實際使用過程中,雖然開支科目和范圍受到系統控制,但是因單位職工不了解預算管理制度,加之部門負責人重視程度不夠,常常會出現費用列支內容與預算項目不一致的情況,在后續工作中應加大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培訓力度,加強單位職工特別是各部門負責人的預算管理意識,同時在系統中適當增加預算項目的任務注解或備注,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湯麗.論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信息公開[J].財經界(學術版),2015(20):67-68.
[2]周宇寧.事業單位信息系統建設及模塊化思想[J].榆林學院學報,2014(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