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岳+于越+黃帥博+何萬田+李永強
摘 要:智能變電站就是通過與網絡技術相結合,從而將傳統變電站原有的模擬信息轉變為數字信息,完成電力輸送過程中的信息采集、輸送、處理等過程。但是,智能變電技術還處在起步的階段,許多技術還處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在運行維護的過程中問題頻發,直接影響了輸電效率、影響了用戶的生活。本文簡單對智能變電站進行了簡單介紹,并探討了相關的運行管理策略。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管理
在整個電力系統當中,變電站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著市場供電需求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變電站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老式變電站,這使得我國的供電服務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與傳統的變電站相比,智能變電站在功能上有了更大的擴展,且性能明顯增強,不過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做好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維護工作,使智能變電站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這樣才能真正確保供電的效率、安全性與穩定性。伴隨著國家電力系統的快速發展,智能變電站的運用越來越廣,如何加強智能變電站的維護管理已經成為了電力系統日常管理的重點內容。
一、智能變電站簡析
(一)結構分析
在智能變電站結構中,智能組件和一次設備構成過程層,智能組件是由合并單元、智能設備和相關的終端三部分構成,重要任務是完成電力的輸送以及分配,也能夠保護變電站的安全以及對變電站運行狀態進行監控。間隔層一般由測控設備、繼電保護設備及故障錄波設備三部分構成,該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維護通信、輸入和輸出以及進行遠程控制。站控層是由通信設備、控制系統、對時系統等一系列組件構成,承擔著對整個變電站進行測量和監控的任務,同時保護整個變電站運行安全。
(二)技術特點
智能變電站的技術特點分析:一是真正可以從源頭上實現對相關設備狀態、參數信息的實時采集,并通過網絡通信進行高效率、大范圍的共享,為管理與維護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及時、可靠參考依據,整個過程可以說在瞬時即可完成,解決了以往變電站設備獨立分散、監視、量測功能單一、信息難以共享以及人力勞動成本高等難題;二是其結構雖然更加的復雜、精密,但同時也更加的緊湊,隨處可見高度集成的電子技術應用,部分狀態監測與參數信息采集部件直接就嵌入在了設備當中,不需要額外配置,還有就是所有設備都在邏輯層面上連接為了一體,減少了部分設備的重復配置,既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又節省了大量空間;三是運行智能化,智能變電站可以根據電網和相關設備的運行狀態,或是預先的計劃輸入,來自動調整配電、變電、輸電,滿足市場用電需求、保護電力系統安全,不僅效率和準確性高,而且可以減少人力成本。
二、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管理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為了保障智能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要完善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在設備巡視制度上應該完善自動化設備管理條例、在線監測與控制、網絡交換器、光纖接頭盒、智能終端、光纜槽盒以及合并單元等,這是強化巡視效果的重要條件;在設備維護制度上存在很多管理上的不足之處,應該健全變電站自動化設備的維護制度,這包括在原有設備維護制度上增設在線監測、后臺監控、高級應用程序系統、智能設備與組件、輔助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光纜清理維護管理注意事項以及網絡通信管理注意事項等內容,從而保障變電站自動化設備的運行維護水平。
(二)電子互感器的維護管理
電子互感器主要是由光纖傳感技、電子技術以及電子計算機技術來進行電流能測量的一種新型的互感器,它集光、電、機為一體,是高科技產品。電子互感器中的傳感器來具有獲取信號信息的強大功能,而專用屏蔽線是信號的傳輸單元,而采集器能夠對信號進行收集與處理。在日常維護中,主要對查看電子互感器的外觀是否發生損壞,其接線是否正常連接;檢查傳輸光纜的狀態,查看通信線路是否正常連接,判斷其是否有松動和破損情況;要控制儀表的指示值、測量值及保護值,使其數值在合理范圍內;要注重互感器的衛生清理,保證外絕緣清潔,同時查看是否有積灰、裂紋和放電痕跡,如果出現揮發性異味,要立即更換。此外,還要判斷各個接觸點是否出現了外漏、變色、發熱和跳火等情況。
(三)智能組件的巡視維護管理
順序操控是智能變電站運行的基礎,順序操控的關鍵就是確保控制功能能夠在特定條件下實現系統的預訂功能,并且能夠自動完成。順序操控相對于傳統的操控順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與操控的準確性,根據實際的運行經驗,智能組件巡視維護管理順序操控時,主要在于以下五個方面:第一,確保設備運行正常與倒閘操作要求相一致;第二,依照相關標準制定順序操作流程,并且按照該流程對智能變電站進行管理,流程必須要符合相關標準,才能應用于實際生產;第三,進行順序操作過程中,按照相關標準對該操作進行監控,順序操作的每一個步驟都應該逐步顯示,并且與終端要求一致;第四,順序操作完成后,要對設備的狀態進行人工確認,檢查無誤后才能確定此次操作的順利完成;第五,變電站應該安裝臨時接地線,以保證順序操作中的操作安全。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智能變電站的維護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將各種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智能變電站運行的經濟性、穩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證,減少智能變電站因為故障而出現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王強,賀洲強.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管理探討[J].電力安全技術,2012,05:1-5.
[2]劉和志,魏徐,劉釗,徐嘉.淺談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管理[J].中國電業(技術版),2012,11:409-412.
作者簡介:李昊岳,南京郵電大學,在校本科生。